否定与否看教科书就知道没有了。进化论,一个错误的信仰 转贴者按:多少年来,人们习惯于在一种模式下思维,这种习惯本身大大地约束了人们的探索和发现精神,特别是某些集团处于维护自身的利益,利用其权利把人们极富活力的思想搞成了死水一潭。多少个优秀思想的萌芽被扼杀了。他们强迫人们只站在一个定点上去观察和理解事物。久而久之,人们思想变的僵化,变的死板,只知道模仿、解释,不知道开掘、创造。须知道任何伟大学说的创立,任何伟大科学的发现,首先是从对既有原则的怀疑开始的。怀疑是新知的前导,勇敢的探索者,应该敢于怀疑,敢于向既有的原则挑战。转贴者无意涉及进化论本身存在的正确与否。仅以此文,希望能够启动人们求知的本能。对既有的和未来的任何事物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进化论,一个错误的信仰 1859年,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学说,他认为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经过漫长的岁月从简单到复杂进化来的。严格地说,进化论至今都只是一种假说,当年达尔文希望将来能发现确凿的证据,可是禁得起检验的证据至今也没有找到,而且进化论的理论与事实也出入太大,论证模棱两可,结论也无法重复。后来的学者是把进化论当作一种科学的信仰继承下来的。也正是因为信仰,才把它当成真理介绍给学术界和公众,这种新奇的假说很快形成了一个流行的信仰,人云亦云,被人们当成了真理。 然而,严谨的学者清楚:接受的人多并不能把一个假说上升为真理,真理需要严密的推理和无可辩驳的证据,这正是进化论所缺乏的。 笔者多年来热衷于进化论的研究,也一度在感情上强烈地维护着它的尊严。但是面对越来越多的事实,严谨的思考使我看到了进化论的错误所在。在此,笔者希望用通俗的语言,把进化论的问题和一些鲜为人知的事实公诸于世。希望改变这一百多年来,进化论者代替公众在思考,甚至代替其它领域的科学家在认识真理的局面--在事实面前,在严谨的推理面前,把理智思考的机会留给每一个人。一、 暴露的问题被掩盖了 188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太波山下出土了许多精巧的石器工具,鉴定后确认这是5500万年前的遗迹,完全打破了进化论里人类进化的体系。然而,这个惊人的发现很快被莫名其妙地“淡忘”了。当盛行的理论受到冲击时,人们总是不愿意怀疑自己的信仰,即便面对事实也要怀疑或者不愿理睬。 1966年,墨西哥的霍亚勒克出土了一批铁矛,美国地质学家麦金泰尔博士奉命去鉴定。她用了两种方法测定了铁矛的年代,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距今25万年。这个违背进化论的结果实在让科学界无法接受。一个欧洲学者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改成了人们愿意接受的年代。而麦金泰尔,这位在国际上有一定声望的教授,却从此失去了在相关领域里工作的一切机会。 已故的考古学家阿曼塔也遭遇了类似的命运。他在墨西哥的普瑞拉瓦城发现了一个史前动物的颌骨,里面有一块残破的铁矛的矛头,鉴定发现是26万年前的武器,一些刊物公布了这个不寻常的发现,但很快招来了权威们不做任何调查的批判,阿曼塔的事业也从此被扼杀了。 这类故事还有不少。好象一些人总在维护着过去的东西,他们可以凭经验否定事实。少数人的权威言论,代替了公众的思考。权威们造成的科学舆论,成了先入为主的思维框框,公众很难了解实际情况,只有无条件接受权威的观点--科学在这里成了一种信仰。 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化论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一些进化论学者开始反戈一击,他们根据事实对进化论谨慎地提出了疑问,自然毫无例外地招来了经验性的批判。但是,事实毕竟是事实,理论的困惑,永远吸引着每一个探求真理的人。二、进化论的三大证据相继破灭 进化论有三大经典证据: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和胚胎发育的重演律,可是近年来的研究使得它们相继瓦解了。 比较解剖学,暴露了进化论的逻辑错误--循环论证。 科学上,如果一个理论的证明违背逻辑,这个理论就不能成立,但是人们对进化论的逻辑错误却没有深纠,也是因为深纠起来,就没有证据可言了。例如用比较解剖学来论证进化,形象地说就是:“如果人是猿进化来的,人和猿就会有许多相近的特征;因为人和猿有许多近似之处,所以人就是猿进化来的。”懂逻辑的人都知道这种循环论证毫无意义。这种似是而非的“证明”贯穿于进化论所有的证据之中。人云亦云,人们盲从地接受了它。 胚胎发育重演律,逻辑上不能立足,理论上禁不起推敲,事实上是一个观察错误。 19世纪,德国的海克尔提出了重演律学说,认为高等生物胚胎发育会重现该物种进化的过程。其实重演律本身就是假说,这个假设就成了进化论的重要证据:如果进化存在,胚胎发育的“重演现象”很象在反映进化的过程;因为有重演现象,进化就是存在的。这不但运用无意义的循环论证,而且掩盖了最关键的一点:谁也不明白“重演现象”和进化有什么关系,硬说成是因果关系。 其实,重演律是在生物学还很不发达的时候提出的假说,随着遗传学的出现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特别是对基因的深入研究,重演论失去了理论依据。既然过去的基因已经突变成新基因了,怎么还重现过去的特征呢?就重演律本身,古生物学家古尔德也指出了该理论的致命缺陷,这些已是共识了。 现在,很多学者证明了重演律是一个观察错误。德国人类胚胎学家布莱赫施密特(Erich Blechschmidt)所著的《人的生命之始》(TheBeginnings ofHuman Life)一书中,以详尽的资料证明人的胎儿开始就都是人的结构,例如以前认为胎儿早期出现的象鱼一样的“鳃裂”,实际是胎儿脸上的皱褶,完全是人脸的结构,被硬说成“鳃裂”。胎儿在9毫米左右,身体下端的突起好象是尾巴,其实没有任何尾巴的结构特征,那是一条中空的神经管,它发育较快,向阻力小的方向生长,暂时向末端突出,很快就平复了。而且它是有重要作用的,根本就不是残迹器官。 对罕见的畸形病:毛孩和长尾巴的小孩,进化论认为那是人祖先的特征;要按这么推理,没有大脑的畸形更多,那人的祖先就没有大脑了?先天肢体残缺的、多长手指、脚趾的也常见,那么人的肢体就是从各种畸形进化来的?跳出进化论的思想框框一想,就会发现所谓的“返祖现象”只是畸形或缺陷而已,是基因畸变的反映,和人类祖先联系在一起毫无道理。 古生物学上,至今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进化中的过渡类型 如果进化存在,必然存在进化过程中物种之间的过渡类型,否则就进化就是谬论。在逻辑上,过渡类型的化石也就成了进化论的三大证据之一;而事实上,这方面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可用,达尔文等人猜想20世纪会找到明确的证据,也就是当时用“猜想”作了证据--这又是极不严肃的。事实又是怎样呢?直到现在,发掘出的化石不计其数,禁得起推敲和鉴定的证据还没有一例。 在从猿到人的问题上,寻找过渡物种“类猿人”,早就列入了科学的“十大悬案”。数次宣布的人类始祖,很快就被否定了。例如1892年发现的人和猿之间的过渡化石“嘉伯人”,是一块猿的头骨和相距40英尺的一根人的腿骨拼凑出来的,学术界否定了“嘉伯人”,科教方面却还在宣传。直到1984年“嘉伯人”才被新发现的猿人化石“露茜”代替。但后来的鉴定中,露茜也被大部分学者否定了,科学家已经确定了露茜是一种绝种的猿,和人无关。 6具“始祖鸟化石”的相继问世,轰动了世界,成为鸟类和爬行动物之间过渡物种的典范。后来鉴定出5具是人造的,剩下的1具坚决拒绝任何鉴定。最初的“发现者”坦白了造假的原因之一:太信仰进化论了,就造出了最有力的证据。而教科书中,对始祖鸟和露茜还是不予更正,公众也就不知真相了。 假如进化存在,过渡类型化石就应该很容易找到,为什么没有呢?大家沿用达尔文的解释:化石记录不完全。深入一想:化石的形成是普遍和随机的,为什么单单漏掉了过渡类型呢?《审判达尔文》一书的作者约翰逊(PhilipJohnson)做了这样的总结:“化石向我们展示的都是突然出现的某种有机体,没有逐步进化的任何痕迹……这些有机体一旦出现,基本上就不再变了,哪怕过了几百万年,不管气候和环境如何变化。如果达尔文的理论成立,这些条件本应该引起物种的巨大变化。” 古生物学家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和埃尔德里奇曾根据地质历史的事实,提出了一个“间断平衡”假说,来说明过渡类型形成化石机率较小,并但不能解释为什么过渡类型根本不存在,而且该假说的进化机制在基因水平上看,是绝对不可能的。三、 现代进化论在理论上的致命错误 如果一个理论是正确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都能证实其真理性,而且不同方面的证明互为补充。相对论的证明和证明基因是DNA分子正是这样。而进化论却相反:各个学说之间有着根本的对立,分歧之大是绝无仅有的。 可能古尔德举的这个例子能很形象地揭示原因:“布林顿()1890年的研究指出:黑人是低等的,因为他们保留着幼年的特征;博克(L. Bolk)1926年的研究宣称:黑人是低等的,因为他们的发育超越了白种人保留的幼年的特征。”为什么矛盾的论据会支持同样的观点呢?因为他们在为一种错误的信仰找根据,而不是根据事实得出科学的结论。这里暴露的也正是进化论的问题。 再从一般的角度讲,如果一个理论在根本上有自相矛盾的地方,而且与某些已被验证的定理矛盾,科学的严谨性是不能容忍它立足的。下面的几点致命问题,足以否定进化论了: 概率计算表明,生物进化的可能性小到了绝对不可能的程度 现代进化论从基因水平解释进化,这是达尔文时代无法想象的。基因不发生根本的改变,一切表面的变化对进化都没有意义。也就是说,进化必须以基因进化为基础。现代进化论用基因随机突变假说解释进化的根本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学公式和模型普遍应用与生物学领域的今天,进化论者从来没有提出公式,计算基因突变机制实现进化的机率,因为任何一个合理的公式都会否定进化。 许多学者从概率上证明了现代进化论的错误,贝希(Behe, .)的《达尔文的黑匣子》( Darwin`s Black Box )一书,多处从生命结构的复杂精密性否定了进化的可能。 这里提出一个宽松的公式,根据突变机率计算进化产生新物种的概率: P=(M· C·L·B·S)&&N 通俗地说,就是一个物种的某个体发生了突变(机率只有10&&-3),并且突变后的基因与自身其它基因在不同层次的产物上可以相容(宽松估计10&&-2),而且在生存竞争中该个体能够存活,有繁殖的机会(10&&-1),而且突变恰好好有纵向进化的意义(这种情况至今没有发现,权且估计为10&&-3),而且突变基因在种群中不被丢失、稳定、扩大,一旦丢失就又得重来(宽松的估计为10&&-2);因为新物种的形成需要一系列新基因的出现,假设要10个(幂指数N=10,实际物种间绝对没有这么小的基因差异)那么进化出一个新物种的概率 P=(10&&-3 × 10&&-2 × 10&&-1 × 10&&-3× 10&&-2 )&&10 = 10&&-110 按照一年繁殖10代,种群个体数为1000,相应的进化所需要的时间极为宽松的计算也需要10&&106年。目前科学认为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总数只有10&&70个,宇宙年龄只有200亿(2×10&&10 年),进化一个新物种的时间,是宇宙的年龄的自乘10亿次,足见进化是绝不可能的。 无数实践证明:品种的变化和新物种的产生是两回事 达尔文把一个物种内部的变化推广到所有生物物种的进化,比如狗可以培养出许多品种,那么猴子也能这样进化成人。这种推测本身就大有问题。实践的结果都在否定达尔文的这个猜想。育种专家都知道,一个物种的变化范围是有限的。最终,培育出的品种不是不育,就是又变成原来的亲本。 现代进化论对于进化的速度问题,理论和事实自相矛盾 生物从低等到高等,在纵向上、整体上看,基因突变发生的速度越来越慢,突变个体的自然存活能力越来越低,那么进化速度就应该越来越慢;而进化论领域公认:在地质历史上,纵向上看,新生物出现的速度越来越快,呈现明显的加速进化趋势。 “进化时间表”掩盖了大量反面事例,化石展示了周期性灾变的历史 生物进化时间表是在化石资料很有限的情况下,为证明进化论而编成的,本身错误很多,如鸟类出现的时间是根据造假的始祖鸟来的。随着后来化石出土得越来越多,大量与进化论相背的事例不断出现,但是因为这些发现不可理解就给压制住了。 如果按时间顺序排列古生物学的全部发现,得到的结果足以否定进化论了。考古学家克莱默和汤姆森(Michael A. Cremo & RichardThompson)的《考古学禁区》( Forbidden Archeolgy ) 一书,列举了500个确凿的与进化论相背的事例,那是几万、几十万、百万、几万甚至几亿年前的人类文明遗迹。 考古学家朱伊特(Y. Druet)在法国的一块石灰岩层中发现了一些不同型号的金属管,岩层的年龄是6500万年。 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拉克西河岸的岩层中,在恐龙脚印化石旁边发现了12具人的脚印化石。同一地层中又发现了人的手指化石和一把铁锤,锤柄已经变成了煤,足见其年代的古老。锤头含有的铁,的硫,的氯,这是一种现在都不可能造出来的合金。 最远可追溯到的28亿年前的几百个精巧的金属球,20亿年前的大型核反应堆,其结构也比今天还先进。许多学者猜测那个反应堆是外星人的遗迹,那么2万年前的古代神庙显然是地球人的建筑,它体现的天文学知识和冶金技术也超出了现代人;而发现的25万年前的铁制武器又展示出一个不太发达的人类文明,著名的美国Science杂志98年(282卷1453~1459)刊登了一系列考古发现:万年前的人像,万年前的人像、3万年前用猛犸象牙雕刻的马,9万年前带倒钩的矛。我们知道,我们人类的文明从蒙昧时期发展到今天的辉煌,只用了5千年左右,这些间隔久远古迹的,不正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明吗?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事实告诉人们:人类的文明也遵循着这样一条规律:“出生--发展--灭亡”。 跳出进化论的框框,就会发现化石实际对进化论反戈一击。化石不是一般条件下能形成的,生物在腐烂风化前必须埋在地下很深,在强大的压力下才能渐渐变成化石。只有大灾变才能提供这样的条件,化石也就成了灾难的见证。地层中化石的研究恰恰告诉人们:物种的发展是很短时间内大面积突然出现的,发展繁荣,再到大毁灭,残留的和新出现的物种再这样发展,周而复始。 地球周期性灾变的直接证明非常多。在西伯利压的冻土中,发现了冰冻的成千上万的哺乳动物的遗骸。有的很完整,有的被扯碎和树干绞在一起。检测它们胃里的食物,发现了还没来得及消化的毛茛草。活生生的事实告诉人们,那里曾是温和地带的草原,极短时间内,发生这场毁灭性的灾难。哈普古德(Charles H. Hapgood)认为:极短的时间内,大陆板块发生了几千英里的移动,把西伯利压带到了今天的位置。当然,还可能是其它大灾变的原因。 哈普古德教授发现了费纳乌斯(Oronteus Finaeus)在1532年根据史料绘制的世界地图,它显示了冰层以下的南极洲,当把它与现代测到的南极洲冰层以下的面貌叠在一起的时候,惊人地相似。在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还发现了1513年皮瑞· 雷斯(A. PiriReis)综合史料绘制的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地图及南极洲地图,精确到半个经度,这比在人类能够在海上确定位置早250年。显然,这是上一期人类文明的遗迹。而且,那个文明时期,南极洲没有冰雪覆盖。四、人类忘记了过去 至此,谁还要维护进化论的信仰呢?其实现在,很多理智的科学家也承认进化论是一个不能证明的信仰,没有新理论,只能用它,而反对它就会弄得身败名裂,这样引火烧身的例子也不少。许多科学家为进化论奋斗几十年,越研究越发现进化的飘渺,有人象牛顿、爱因斯坦一样,最终醒悟,去宗教中寻找答案。 新西兰遗传学家但顿(Michael Denton)在《出现危机的理论:进化论》一书中坦白地说:“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二十世纪最大的谎言。” 进化论不仅误导了整个生物学,而且误导了心理学、伦理学和哲学等许多领域,误导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它给人类文明造成的潜在的祸害,是触目惊心的: 它让人把宗教和道德善恶视为欺,败坏精神寄托和道德制约;它告诉人们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在竞争中采取各种手段发展自己;让人们相信反传统、反潮流的畸变可能出现更进化的、更好的结果;它让人相信人是动物的后裔,让人相信人的本性来源于动物;西方心理学进一步发展认为:人的欲望是人最本质的本性,甚至是进化出来的最好的本性,为物欲横流和伦理的败坏从科学上解除了约束,这种宣传已经充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种种这类败坏的因素渗透进现代常人社会的一切,潜在地推动了人类道德的滑坡。 人们一心进化自己,一面放纵地发展着自己,一面在紧张的竞争和顾虑中生存,越来越自私,当自私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各种不道德的行为和犯罪愈演愈烈了。人们失去了理解和信任,在社会上失去了安全感。短暂的享受和荣耀,换取着无可挽回的一切:道德滑坡、心理畸变、利欲膨胀、两极分化、怪病丛生、无休止的竞争、社会的畸形发展、资源的耗竭、环境的污染、惨列的战争等等。 失去了道德的约束,人们失控发展私欲,造成了无可挽回的一切。如今恐怕到了必须破除进化论的迷信的时候了。 我们应该正视那些被进化论掩盖了的真实的历史。 无数辉煌的文明消失了,能看到的只是零星的残迹,在我们的记忆中,只记得柏拉图时代留下的传说:发达的亚特兰帝斯文明葬身海底。 迄今可见的史前人类文明,埃及的金字塔、玻利维亚的古城帝华纳科(Tiahuaracu)、秘鲁萨克塞华曼(Sacsayhuaman)城堡也许是杰出的代表了。这些巨石建筑体现了一个天文、建筑、冶金等技术超过现代人的文明。他们留下的遥远的传说,以及世界各地的传说,为什么在文明毁灭的原因上惊人的一致?今天的人们却忘记了古人的启示,甚至凭借进化论自居,认为古人愚昧。 复活节岛的巨石人像,默默凝望着东方,那时的人,没有忘记给雕像刻上眼泪。
如果不允许教师父母给孩子补课,那么,其他家长是不是也不能教导孩子如何做人?总不能说,父母给自己孩子讲知识不行,其它方面就没问题吧!从全国来看,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教过孩子知识,或多或少、或深或浅而已。高中不一定教过,初中和小学大概率都教过,起码幼儿院数数的时候都教过。有的还没上幼儿院就开始教数数,这绝对是违规抢跑,应该从重处罚!只要教过,都是违规,都应该全部禁止。总不能说,非教师的父母可以教,当教师的父母不能教吧!从这点上讲,你去投诉教师给自己子女补课,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纯属扯淡!网络写手编啥故事不好,非要去编这样的故事,这是不需要争论的问题。争论这样问题,纯属吃饱了没事干。从国家规定来看,教育部每年都会出台关于有偿补课的文件。这些文件都强调 “有偿”这个关键字眼。原来强调的是“在职教师”,也就是说不在职的教师就可以补课。那几年,校外辅导机构像野草般地生长,直接祸乱了整个教育秩序。今年开始,国家开始严查校外辅导机构和民办学校。应该说,这找准了问题的所在,直接下死手。强调“在职教师”只是限制了有编制教师获得灰色收入,补课对教育的危害一点也没少。这也导致教育内卷更为严重。“有偿补课”这是一直强调的,也就是无偿补课就可以。只要教师不是靠补课获得不正当收益,就不是违规违纪,而且好像还是应该表扬和鼓励的。假期牺牲休息时间,给孩子们上课,还不收取任何费用,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师德典范。当然,教师假期不给学生义务补课,这也是无可厚非的。谁也不可能用道德绑架的方式剥夺别人的正当休息时间。教师假期不给其他孩子补课,给自己孩子补补课,好像不能从道德层面去评价,也不能定性为师德有亏!这是当教师的父母正当权益。当教师的父母给自己子女补课,好像没法收费!就是收费,也是左手交给右手,好像家庭收入没有什么增加。当然,父母可以逼着孩子写个欠条什么的,等将来再还。然而,这好像跟“有偿”还是没啥关系。只要扣不上“有偿”的帽子,好像谁也无法认定违规违纪。当教师的父母闲着没事教教孩子,这既不是违规违纪,也不是道德有瑕疵。这应该是正常的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属于合法、合理、合情的事情。如果谁去禁止这事,真能造就一个天底下最大的笑话!教委确有明令禁止在职教师进行的有偿补课。但是,老师给自己的孩子补课,不存在钱财交易的情况,有偿补课无从谈起,就并不违规。再者说,教师也只是一个职业,老师在学校为人师表,回到家也是父母。父母辅导孩子写作业,有什么问题呢?“老师就不能给自己的孩子补课了?”面对家长的投诉,老师很无语家长的无理取闹,会加重教育的困境其实,也能理解部分家长的心情,想要孩子获得“公平”的教育资源。但是,这样的公平实在可笑。要求老师不能辅导自己的孩子,还不如让老师都别生孩,也不用花费时间监督他们,制定一大堆相关的规定了。可是,真的这样做了,还有人性吗?真心希望像这样“把自家孩子当宝贝,把别人不当人”的家长少一点,再少一点。否则,家长仅仅凭着臆想就能随随便便举报老师,只会对老师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带来干扰,也会让整个社会的教育焦虑变得火上浇油,无端加重教育的困境,最终受损失的还是孩子。
[1] 宋健,王容燕,杜立新等. 铜绿丽金龟和黄褐丽金龟幼虫感染Bt HBF-1菌株后的病症及中肠组织病理变化 [J]. 昆虫学报, 2008, 51 (10) _6 . [2] 李耀发,高占林,党志红等. 18种杀虫剂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的毒力比较 [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 (3) _4 . [3] 杨子祥,袁理春,段曰汤等. 铜绿丽金龟对云南干热河谷区莲雾的为害及防治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5) . [4] 宋健,王金耀,王容燕等. 苏云金芽孢杆菌HBF-1菌株对铜绿丽金龟和黄褐丽金龟幼虫生长发育及取食的影响 [J]. 农药学学报, 2006, 8 (2) _5 . [5] 王容燕,王金耀,宋健等. 铜绿丽金龟的室内人工饲养 [J]. 昆虫学报, 2007, 50 (1) _5 . [6] 李奕震,郑柱龙,谢治芳等. 背沟彩丽金龟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的研究 [J].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 (3) _5 . [7] 孙瑞红,李爱华,王涛等. 不同食料对两种金龟甲繁殖力的影响 [J]. 环境昆虫学报, 2010, 32 (4) . DOI:. [8] 姚永生,原国辉,罗梅浩等. 铜绿丽金龟成虫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观察 [J]. 华北农学报, 2004, 19 (3) _4 . [9] 刘锦乾. 粗绿彩丽金龟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J]. 植物保护, 2007, 33 (4) _3 . [10] 陈红印,陈长风,王树英等. 春臀钩土蜂两个地理种和日本丽金龟臀钩土蜂搜索能力的比较 [J]. 中国生物防治, 2006, 22 (1) _6 . [11] 胡晓婷,宋健,王容燕等. 对铜绿丽金龟幼虫有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的分离及鉴定 [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 (6) _3 . [12] 林平. 弧丽金龟属一新种(鞘翅目:丽金龟科) [J]. 昆虫分类学报, 2003, 25 (3) _2 . [13] 黄华,苏宝玲,张媛等. 丹东地区越橘园铜绿丽金龟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 [J]. 北方园艺, 2010, (17) . [14] 宋健,王容燕,张海剑等. 感染Bt的铜绿丽金龟幼虫对化学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及相关酶活性测定 [J]. 中国生物防治, 2006, 22 (2) _5 . [15] 徐金叶. 福建省丽金龟科形态分类、区系分析和种群动态研究 [D]. 2007. [16] 熊集瑞,李元文,林莉等. 日本金龟臀钩土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J]. 广东农业科学, 2005, (5) _2 . [17] 林平. 中国异丽金龟属一新种(鞘翅目:丽金龟科) [J]. 昆虫分类学报, 2000, 22 (2) _3 . [18] 程辉彩,刘丽云,张丽萍等. 绿僵菌防治铜绿丽金龟蛴螬药效试验 [J]. 现代农药, 2007, 6 (5) _3 . [19] 赵文琴,樊美珍,蔡守平等. 不同绿僵菌、白僵菌菌株对铜绿丽金龟幼虫的毒力生物测定 [J]. 生物学杂志, 2005, 22 (5) _3 . [20] 王文,甄伟玲. 四种药剂防治李园四纹丽金龟比较试验 [J]. 北方园艺, 2006, (6) _2 . [21] 林平. 中国蓝盾异丽金龟种组及其分类问题讨论(鞘翅目:丽金龟科) [J]. 昆虫分类学报, 2000, 22 (1) _5 . [22] 贾春生. 利用绿僵菌防治舍恩菲尔德异丽金龟研究 [D]. 2002. [23] 曾凡梅,刘义. 草坪铜绿丽金龟幼虫空间分布型研究 [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0) . [24] 铜绿丽金龟的生活习性及其防治技术 [J]. 吉林林业科技, 2009, 38 (5) _2 . [25] 杨生丰,祁如雄. 铜绿丽金龟在玉树人工林的蔓延与防治对策 [J]. 青海农林科技, 2009, (1) _3 . [26] 汪洪江,胡淼,吴文龙等. 南京地区常见金龟子种类及防治方法 [J]. 林业科技开发, 2008, 22 (3) _5 . [27] 杨海燕. 庭院丽金龟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对策 [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4) _1 . [28] 李龙臣,曹磊,李连忠等. 四纹丽金龟对冷季型草坪的危害及防治 [J]. 中国园林, 2001, 17 (4) _3 . [29] 田方文,彭彦明,张伟华等. 山东省无棣县农田金龟子种类调查及发生规律研究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28) _2 . [30] 罗英,罗明华. 危害川麦冬蛴螬的田间鉴别与分布特征 [J].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6 (4) _3 . [31] 王天喜,和泉勇,刘敏等. 铜绿丽金龟成虫对吴茱萸花序的为害及防治措施 [J]. 中国植保导刊, 2006, 26 (2) _2 . [32] 冯书亮,王容燕,王金耀等. 苏云金芽孢杆菌HBF-1菌株防治金龟科幼虫的效果评价 [J]. 植物保护学报, 2006, 33 (4) _6 . [33] O,张倩. 铜绿丽金龟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J]. 现代农村科技, 2010, (2) _1 . [34] 张亚坤,盖新敏. 福建松针金龟概述 [J]. 林业勘察设计, 2002, (1) _3 . [35] 陈松笔,杨怀文,崔景岳等. 诱剂对食花金龟诱捕效果的初步观察 [J]. 中国生物防治, 2001, 17 (3) _3 . [36] 刘树森,李克斌,刘春琴等. 河北异小杆线虫一品系的分类鉴定及其对蛴螬致病力的测定 [J]. 昆虫学报, 2009, 52 (9) _8 . [37] 袁莹华. 金龟甲对不同植物叶片的趋向反应和引诱剂的筛选 [D]. 2006. [38] 冯书亮,王容燕,范秀华等. 一株对金龟子类幼虫具有杀虫活性的苏云金杆菌新分离株 [J]. 中国生物防治, 2000, 16 (2) _2 . [39] 汪荣灶,胡勇. 如何识别与防治茶园的2种丽金龟 [J]. 中国农技推广, 2006, 22 (8) _1 . [40] 张继敏,高九思,张玉洁等. 河南省苹果园丽金龟科害虫发生种类记述 [A]. 华中昆虫研究——华中三省(湖南、湖北、河南)昆虫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及全国第四届资源昆虫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
dddfjhgujfsdgkjfdkjghdfbvhvbfxdgb
论文的内容摘要怎么写? 摘要(Abstract)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 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 例如,对于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 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化学结构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价。撰写论文摘要的常见毛病,一是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二是内容不浓缩、不概括,文字篇幅过长。 摘要主要写什么? 1.摘要的作用 摘要也就是内容提要,是论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论文摘要是一篇具有独立性的短文,有其特别的地方。它是建立在对论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之上,用简单、明确、易懂、精辟的语言对全文内容加以概括,留主干去枝叶,提取论文的主要信息。 作者的观点、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成果、独到的见解,这些都应该在摘要中体现出来。好的摘要便于索引与查找,易于收录到大型资料库中并为他人提供信息。 因此摘要在资料交流方面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书写摘要的基本规范和原则 (1)论文摘要分为中文摘要和外文(一般为英文)摘要。 摘要在篇幅方面的限定,不同的学校和机构有不同的要求,通常中文摘要不超过300字,英文摘要不超过250个实词,中英文摘要应一致。毕业论文摘要可适当增加篇幅。 (2)多向指导教师请教,并根据提供的意见及时修改,以期达到更高水平。 (3)摘要是完整的短文,具有独立性,可以单独使用。 即使不看论文全文的内容,仍然可以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新观点和想法、课题所要实现的目的、采取的方法、研究的结果与结论。 (4)叙述完整,突出逻辑性,短文结构要合理。 (5)要求文字简明扼要,不容赘言,提取重要内容,不含前言、背景等细节部分,去掉旧结论、原始数据,不加评论和注释。采用直接表述的方法,删除不必要的文学修饰。 摘要中不应包括作者将来的计划以及与此课题无关的内容,做到用最少的文字提供最大的信息量。 (6)摘要中不使用特殊字符,也不使用图表和化学结构式,以及由特殊字符组成的数学表达式,不列举例证。 3.摘要的四要素 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称为摘要的四要素。 (1)目的:指出研究的范围、目的、重要性、任务和前提条件,不是主题的简单重复。 (2)方法:简述课题的工作流程,研究了哪些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都做了哪些工作,包括对象、原理、条件、程序、手段等。 (3)结果:陈述研究之后重要的新发现、新成果及价值,包括通过调研、实验、观察取得的数据和结果,并剖析其不理想的局限部分。 (4)结论: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所得出的重要结论,包括从中取得证实的正确观点,进行分析研究,比较预测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价值。 4.撰写步骤 摘要作为一种特殊的陈述性短文,书写的步骤也与普通类型的文章有所不同。 摘要的写作时间通常在论文的完成之后,但也可以采用提早写的方式,然后再边写论文边修改摘要。首先,从摘要的四要素出发,通读论文全文,仔细将文中的重要内容一一列出,特别是每段的主题句和论文结尾的归纳总结,保留梗概与精华部分,提取用于编写摘要的关键信息。 然后,看这些信息能否完全、准确的回答摘要的四要素所涉及的问题,并要求语句精炼。若不足以回答这些问题,则重新阅读论文,摘录相应的内容进行补充。 最后,将这些零散信息,组成符合语法规则和逻辑规则的完整句子,再进一步组成通畅的短文,通读此短文,反复修改,达到摘要的要求。 5.关于英文摘要 (1)英文摘要的写作方法要依据公认的写作规范。 (2)尽量使用简单句,避免句型单调,表达要求准确完整。 (3)正确使用冠词。 (4)使用标准英语书写,避免使用口语,应使用易于理解的常用词,不用生僻词汇。 (5)作者所做工作用过去时,结论用现在时。 (6)多使用主动语态。 6.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目的单词术语。 每篇报告、论文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方。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为了国际交流,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关键词是主题词中的一类。 主题词是一种新型检索词汇,多用于计算机网络检索。 关键词分为中文关键词和与之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分别置于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之下。 为便于他人的检索,不能使用过于宽泛的词语。选择关键词既可以从论文的各级标题入手,也可以从论文本身的内容选取,将选出的关键词按照所涉及领域的范围从大到小顺序列出。 毕业论文的内容提要如何写 【编者按】:对大学毕业生来说,论文的写作相当重要,写好论文会给大学生活一个完美的句号。 精品学习网我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论文的写作指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摘要即论文的内容提要,它概括论文的中心论点、研究角度及研究方法,还可以对研究成果作一简单的价值评估,字数一般应控制在300字以内。如夏传才的《国外 研究方法论得失》一文的摘要:“文章从传统阐释学、现代接受美学、文学本体论、语言学研究、精神分析理论及文化人类学等方面评述国外《诗经》研究方法论,并论述其得失。” 摘要中对论文内容的评述不能用“本文”这个词,要用“文章”这个词进行第三人称评价。再如敏泽的《钱钟书先生谈意象》一文的摘要:“钱钟书先生指出,诗文不必一定有‘象’,而至少需有‘意’;文学语言的基本功能是达‘意’,造‘象’是加工的结果;明以前人如刘鳃等所用的‘意象’即‘意’,只是‘象’的偶词,不比image广义的多。 因此,‘意象’=‘意’--‘意象’=‘意’+‘象’的发展可以明代为分界线。”写得简明扼要。 关键词可以看做是一组以词语形式表达的论文摘要。它比摘要更为简明,所摘出来的关键词必须能真正起到关键作用,一般是论文中反复出现的、起到点明和强调论文题旨作用的关键概念、术语等。 一篇论文的关键词一般应控制在7个以内。关键词一般和摘要一起出现,写在摘要下。 如莫砺锋的《论朱熹关于作家人品的观点》一文中的关键词为“朱熹;作家论;人品;文品”。关键词之间不能用空格,要用分号分隔,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加标点符号。 关键词一般和摘要一起出现,写在摘要下。前言又称导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 论文的开头很短,一般都是直接标举论文研究的对象、意义以及自己预期的目的,有时也概述研究的前提,提出自己的基本观点。试看吴敏的‘反叛与K依—丁玲创作论》一文的前言:“人们对丁玲的研究心态是驳杂的:一面以为她在文学史上不可漠视,一面又对其作品的价值持犹疑态度;一面认为丁玲是有鲜明个性的作家,一面又觉得她浮躁轻急,思想缺乏体系和持续性。 因此,对丁玲的研究已出现了相当大的分歧。分歧也许还将延伸。 这些溢于言表或尚因种种禁锢未能明言的冲突性研究成果已不是一般文学研究见仁见智的通常现象,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显示着丁玲创作本身的复杂性。文章试图从丁玲对政治化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世俗文化的‘弃’与‘从’论述丁玲创作的得失,并尽力梳理丁玲 *** 大折的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一篇文章的"文章摘要"应该写什么内容】 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 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 3) 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 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5) 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6) 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7) 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 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目前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
88 浏览 5 回答
249 浏览 3 回答
201 浏览 2 回答
115 浏览 4 回答
228 浏览 3 回答
119 浏览 3 回答
326 浏览 3 回答
117 浏览 5 回答
345 浏览 6 回答
265 浏览 6 回答
266 浏览 5 回答
191 浏览 4 回答
191 浏览 7 回答
105 浏览 5 回答
330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