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瑞春. 论泻心汤类方[J]. 中医药通报,2008,02:19-22.[2]陈瑞春. 当归芍药散新用[J]. 江西中医药,1998,04:56-57.[3]陈瑞春. 桂枝汤新用[J]. 江西中医药,1999,01:37-39.[4]陈瑞春. 谈小柴胡汤方的临床运用[J]. 中医杂志,1999,05:315-316.[5]陈瑞春. 经方临床运用的几个问题[J]. 山西中医,2004,06:1-5.[6]陈瑞春,刘英锋,胡正刚,周建虹. 胸痹论治6法[J]. 中医杂志,2004,04:304-306.[7]陈瑞春. 经方临床运用举隅[J]. 江西中医药,2001,01:1-3.[8]陈瑞春. 肝病治疗的误区[J]. 中医杂志,2001,08:507-508.[9]陈瑞春. 精辨病机 规范法度 深究方规 活用经方[J]. 中医药通报,2007,01:20-22.[10]陈瑞春. 论伤寒的救阴法[J]. 中医药通报,2007,04:18-20.[11]陈瑞春. 《伤寒论》治肝法[J]. 中医药通报,2007,05:24-25.[12]陈瑞春. 从临床看《伤寒论》用药[J]. 中医药通报,2007,06:19-21.[13]陈瑞春. 伤寒八大厥证[J]. 河南中医,1983,06:44-46.[14]陈瑞春. 泻心汤类方的探讨[J]. 新医药学杂志,1977,06:35-38.[15]陈瑞春. 麻黄汤及其类方[J]. 陕西新医药,1978,06:50-53.[16]岳美中,陈瑞春,金鸿猷. 谈谈补益法的运用[J]. 新医药学杂志,1978,03:14-17.[17]陈瑞春. 略论胃痛从肝论治[J]. 新中医,1979,03:20-22.[18]陈瑞春. 运用当归芍药散的初步体会[J]. 陕西新医药,1979,07:29+28.[19]陈瑞春. 桂枝汤类方探讨[J]. 江西医药,1980,05:18-21+17+64.[20]陈瑞春. 国内运用《伤寒论》方药的概况[J]. 江西中医药,1980,04:19-23.[21]陈瑞春. 《伤寒论》治肝法的运用[J]. 中医杂志,1980,09:57-58+26.[22]陈瑞春. 试论《伤寒论》中的辩证法思想[J]. 新中医,1981,02:23-26.[23]陈瑞春. 国内运用《伤寒论》方药的概况(二)[J]. 江西中医药,1981,02:49-53.[24]陈瑞春. 国内运用《伤寒论》方药概况(三)[J]. 江西中医药,1981,04:55-58.[25]陈瑞春. 《伤寒论》脉学初探[J]. 中医杂志,1981,05:59-61.[26]陈瑞春. 六经小议[J]. 新中医,1982,07:51-52.[27]陈瑞春. 国内运用《伤寒论》方药的概况(四)[J]. 江西中医药,1982,02:39-42.[28]陈瑞春. 国内运用《伤寒论》方药的概况[J]. 江西中医药,1982,04:41-45.[29]陈瑞春. 乌梅丸的临床运用(综述)[J]. 云南中医杂志,1982,05:39-42.[30]陈瑞春. 略谈《伤寒论》的救阴法[J]. 中医杂志,1982,11:59-61.[31]陈瑞春. 三仁汤治阳痿[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05:6.[32]黄海龙,伍炳彩,万兰清,陈瑞春,张崇,王鱼门,邓必隆,肖德发,匡奕璜. 中医经典著作问题解答(一)[J]. 江西中医药,1983,01:62-66+56.[33]陈瑞春. 论治伤寒之学[J]. 湖北中医杂志,1983,06:4-7.[34]陈瑞春 ,周志娟 ,钟新渊 ,黄海龙 ,傅幼荣 ,万友生 ,王立 ,邓必隆 ,张崇 ,杨扶国. 校注《喻嘉言医学三书》的体会[J]. 新中医,1984,06:53-54+57.[35]陈瑞春. 从临床看温胆汤的多种功用[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03:29-30.[36]陈瑞春. 喻嘉言论秋燥[J]. 云南中医杂志,1984,05:10-14.[37]陈瑞春. 四逆散新用[J]. 江西中医药,1996,03:25-27.[38]刘敏,刘英锋,陈瑞春. 经方与时方合用的体会[J]. 中医杂志,1996,08:466-467.[39]陈瑞春. 常见肝病的证治思考[J]. 新中医,1997,01:12-14.[40]刘英锋,刘敏,陈瑞春. 柴胡桂枝汤在外感杂症中的运用[J]. 新中医,1997,12:45+47.[41]陈瑞春. 《伤寒论》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思考[J]. 江西中医药,1997,01:47-49.[42]陈瑞春. 真武汤新用[J]. 江西中医药,1997,06:17-18.[43]陈瑞春. 经方临床运用的体会[J]. 中医杂志,1997,12:715-718.[44]李明方,陈瑞春. 经方临床运用举隅[J]. 江西中医药,2006,01:50-51.[45]陈瑞春. 读伤寒写伤寒用伤寒─—谈我的治学之路[J]. 江西中医药,1994,01:2-5.[46]陈瑞春. 1例风心病治疗记实[J]. 江西中医药,1994,06:20-21.[47]陈瑞春. 五苓散新用2则[J]. 中医杂志,1994,05:287.[48]陈瑞春. 中医治疑难病的思路与方法[J]. 江西中医药,1995,06:16-19.[49]陈瑞春. 麻杏甘石汤的临床运用[J]. 江西中医药,1985,04:59-61.[50]陈瑞春. 《伤寒论》用桂枝纵横观[J]. 云南中医杂志,1985,03:35-37.[51]陈瑞春. 《伤寒论》中常用的逻辑方法[J]. 湖北中医杂志,1985,06:4-7.[52]陈瑞春. 谈叶天士用附子[J]. 天津中医,1985,01:30-32.[53]陈瑞春. 运用《伤寒论》方的几个问题[J]. 天津中医,1985,04:34-36.[54]陈瑞春. 国内近年研究仲景学术的概况——成都仲景学术讨论会论文综述[J]. 江西中医药,1986,02:55-58.[55]陈瑞春. 《伤寒论》脾胃治法的临床运用[J]. 江西中医药,1986,05:3-5.[56]陈瑞春. 浅谈桂枝汤治杂病[J]. 天津中医,1987,02:40-41.[57]陈瑞春. 经方运用数则[J]. 天津中医,1988,06:42-43.[58]陈瑞春. 肝硬化证治思考[J]. 江西中医药,2000,02:1-2.[59]陈瑞春. 弘扬伤寒学术 发展经方运用——谈伤寒方的临床体会[J]. 江西中医药,1991,02:29-32.[60]陈瑞春. 运用经方的思路与方法[J]. 江西中医药,1992,06:23-25.
刘渡舟中医学家。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强调六经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提出《伤寒论》398条条文之间的组织排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临床辨证善抓主证,并擅长用经方治病。从事中医教育30多年,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贡献。中文名:刘渡舟别名:刘荣先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辽宁省营口市出生日期:逝世日期:职业:中医学家毕业院校:北京中医进修学校代表作品:《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诠解》《伤寒契要》简介刘渡舟(1917年10月9日-2001年2月3日),原名刘荣先,1917年10月9日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幼年时,因体弱多病,常年请中医大夫治疗,亲身感受到了中医药的疗效,逐渐对中医药产生了兴趣。由于他体质虚弱的原因,他的父亲在择业时给他选择了中医这条道路。16岁时在营口正式拜当地名医王志远先生为师,矢志学习中医,从而迈出了此后漫长中医生涯的第一步。求学1931—1932年,在营口德育堂随王志远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系统地学习中医经典著作,以及《药性赋》、《方歌括》等基础知识。1933—1936年,在大连市志远药房跟随老师学习临床知识及临床技能。六年的学习结束后,他又在大连寿民药房跟随谢泗泉学习中医临床一年。谢先生曾告诉他:“学中医临床,莫过于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学外感病必须读张仲景的《伤寒论》,而学内伤杂病则应该读《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因而,这一年他主要在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与《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二书上下了功夫。这对于他此后的治学道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1938年,刘渡舟在大连志远药房坐堂行医。为了让他铭记行医的职业道德,努力救治患者,使患者从疾病的苦海中得以解脱,他的父亲正式给他取字为渡舟。1945年5月,刘渡舟随家迁居北京。1946年冬在北京参加并通过了“中医师特种考试”。1947年5月至1950年底,在北京东四钱粮胡同挂牌行医。期间,曾受华北国医学院之聘担任教授,讲授中医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参加了卫生部组织举办的“中医进修学校”学习西医基础知识,学期一年,于1951年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北京天坛华北人民医院中医内科工作。此后又先后任北京永定门联合诊所中医科主任,北京南苑区大红门联合诊所主任。成就1956年,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了振兴中医事业,决定在北京、广州、成都、上海四市建立中医学院。这是医疗卫生系统的一件大事,各级部门对筹建北京中医学院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千方百计为中医学院的教师队伍寻找人才。经人推荐,刘渡舟来到北京中医学院参加中医教学工作。先后任伤寒教研组副主任、主任,兼任金匮教研组主任。1978年任北京中医学院教授,并开始培养中医硕士研究生。1985年又成为全国第一批招收中医博士研究生的指导老师。他还任北京中医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以及《北京中医学院学报》总编等职。在教学中,他辛勤工作,获得群众的拥戴。1983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985年又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86年,响应祝谌予教授号召,协助薛钜夫院长,参与筹建全国第一个中西医结合门诊部——顺义国医院(现名北京杏园金方国医医院)。从1978年至今,他历任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85年2001年,任国务院学位评议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医学)成员,1987年以来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1991年更名为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刘渡舟于1956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1984年以来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术刘渡舟注重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特别是对《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研究。刘渡舟认为,研习《伤寒论》,一定要结合《内经》、《神农本草经》和《金匮要略》诸书,这不但有利于全面地正确理解六经辨证理论体系,而且,在学习后世医家论著时,也就有源可寻,有本可依。他潜心研究数十年,撷古采今,旁涉诸家,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著有《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诠解》、《伤寒契要》、《新编伤寒论类方》等书,有理论、有临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尤其是《伤寒论通俗讲话》与《伤寒论十四讲》二书,在国内多次重印,并被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发行。同时,他还任主编,组织编写了自研究《伤寒论》以来的第一部专门工具书——《伤寒论辞典》。《伤寒论》的核心是六经辨证。但长期以来,对于“六经”实质的理解,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针对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特别是针对有人提出的“六经非经络”的观点,刘渡舟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强调了六经的实质是经络。他认为,《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思想是在《内经·热论》六经分证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六经辨证是以三阴三阳的六经经络及其相互络属的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物质基础的。离开六经经络及其相互络属的脏腑组织,则六经辨证就成了空中楼阁。六经辨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辨阴与阳,以三阴三阳的阴阳两纲统摄六经,然后进一步探求病位之表里,病情之寒热,病势之虚实。但是,如果辨证只辨到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那还是很不够的。因为它还没有具体地与人体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联系起来,仍然不能明确而深刻地阐明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所以,六经辨证必须要以经络为基础,通过经络而落实到具体的脏腑组织,使辨证言而有物,从而达到辨证以论治的目的。他认为能否正确地理解六经实质,关系到能否正确地运用六经辨证理论以指导临床治疗,这是学习、研究《伤寒论》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六经病刘渡舟还十分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伤寒论》六经病证,各有提纲证一条。提纲证是指能够反映出每一经络及其相关脏腑之生理、病理基本特点的证候群,对于某一经的辨证具有比较普遍的意义。例如太阳病提纲证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脉浮”,是邪气客于肌表,人体正气抗邪于外的反映;“头项强痛”,是太阳经脉受邪,而经脉气血不利的反映;因为太阳经脉络脑下项,头项是太阳经脉所主之专位,故头项强痛是太阳经受邪独有的证候;“恶寒”与“脉浮”并见,是卫阳被伤,不能温煦肌表的反映。此一脉二证反映了太阳经病变的基本脉证特点,揭示了太阳主病在表的病变规律,因而,临床辨证只要掌握了提纲证,就能做到纲举目张,心中了然。此外,刘渡舟还认为六经辨证方法,原为邪气伤人而立论,并非只针对伤寒之一病。应该看到,辨证之法是从六经之体而求证,由于六经之体各异,与六经相互络属的各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各不相同,所以每一经的证候特点也就随之不同。六经病提纲证反映了六经各自证候的共同特点,因此,掌握了六经病提纲证,不仅能够掌握其在伤寒病中的辨证规律,而且还可以将其扩大至杂病的辨证范围。正如清代医学家柯韵伯所说:“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对于《伤寒论》398条条文排列意义,刘渡舟认为《伤寒论》398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条文之间,或隐或现,或前或后,彼此间都有联系。作者在写法上,充分发挥了虚实反正,含蓄吐纳,对比互明,言简义永的文法与布局,从而把辨证论治方法表达无遗。研究《伤寒论》,首先要领会条文的组织排列意义,要在每一内容中,看出作者的布局和写作目的,能学到条文以外的东西,要与作者的思想共鸣,才能体验出书中的精神实质。例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30条:从第1条到第11条的内容是全书的纲领,具有指导全书,统领辨证的意义;从第12条到第28条,以穿插交叙的方法阐述了桂枝汤方的临床适应证、禁忌证以及加减变化诸证,并引出麻黄桂枝合方的3个小汗法,作为其后论述麻黄汤证之先序;第29条与第30条,以误治救逆的形式具体地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作了示范。可见《伤寒论》之398条有经有纬,发生着纵横的联系,以尽其辨证论治之能事。著作丰富,推动伤寒学普及与提高校定原文,其《伤寒论校注》被认为当代最具权威性的校注本。顺文解释,如《伤寒论诠解》。归类编注,如以证分类之《伤寒挈要》,以方类证之《新编伤寒论类方》。专题发挥,如《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临证指要》普及读本,如《伤寒论通俗讲话》、《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白话解》。编撰教材,如《伤寒论选读》、《伤寒论讲义》。主编辞书,如《伤寒论辞典》。大事记1917年9月10日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1931—1937年在营口、大连等地跟随王志远、谢泗泉学习中医。1938—1945年在大连挂牌行医。1947—1950年在北京挂牌行医。1948年2月—1948年9月任华北国医学院教授。1951年在北京毕业于由卫生部举办的“中医进修学校”。1951—1954年任北京永定门联合诊所中医内科主任。1954—1955年任北京南苑区大红门联合诊所主任。1956年—2001年任北京中医学院伤寒教研组副主任、主任、教授。著作1刘渡舟.伤寒论通俗讲话.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2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3刘渡舟,傅士垣等.伤寒论诠解.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4刘渡舟,聂惠民,傅世垣.伤寒契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5刘渡舟.中国伤寒论解说.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1983第1版;1985年第2版;1988年第3版.6刘渡舟,苏宝刚,庞鹤.金匮要略诠解.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7刘渡舟.新编伤寒论类方.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8刘渡舟,程昭寰.肝病证治概要.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9李培生,刘渡舟.伤寒论讲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刘渡舟,白永波等.伤寒论讲解.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11刘渡舟,李宪法,秦克枫等.伤寒论辞典.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12刘渡舟,杨波,侯钦丰等.肝病源流论.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3刘渡舟.我对甘温除大热的体会.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60,(1):59.14刘渡舟.我对“战汗”证的一点体会.中医杂志,1961,(5):4.15刘渡舟.阴火与阳火的证治.中医杂志,1962,(4):11.16刘渡舟.试论水气上冲证治.浙江中医药,1976,(6):209.17刘渡舟.阴虚性的肝胃不和证治.新中医,1978,(1):16.18刘渡舟.对《伤寒论》一书几个问题探讨.新医药学杂志,1978,(2):18.19刘渡舟.谈谈温胆汤证及加减运用的体会.新医药学杂志,1978,(4):17.20刘渡舟.试论《伤寒论》条文排列组织的意义.陕西中医,1980,(1):4.21刘渡舟.《伤寒论》刍言.新中医,1980,(4):12.22刘渡舟.运用经方的关键在于抓主证.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0,(2):17.23刘渡舟.谈谈成无己对《伤寒论》的贡献.湖北中医杂志,1980,(3):23.24刘渡舟.谈谈人体的津液链.陕西中医,1980,(4):1.25刘渡舟.谈谈《金匮》泽泻汤证.中医杂志,1980,(9):17.26刘渡舟.谈温经汤的方义.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0,(3):12.27刘渡舟.清阳下陷的病机和证治.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1,(1):23.28刘渡舟.学习中医的点滴体会.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1,(1):12.29刘渡舟.桂枝汤加减方证的应用.陕西中医,1981,(1):7.30刘渡舟.论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新中医,1981,(9):11.31刘渡舟.《伤寒论》方证概述.辽宁中医杂志,1981,(9):28.32刘渡舟.分析《伤寒论》几种载药上浮的方法.陕西中医,1981,(6):1.33刘渡舟.谈谈“水证”的证治.北京中医,1982,(1):18.34刘渡舟.怎样正确使用小青龙汤.北京中医,1983,(4):8.35刘渡舟.“六经”析疑.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4,(4):9.36刘渡舟.小柴胡汤解郁功效例举.中医杂志,1985,(5):12.37刘渡舟.试论《伤寒论》之水火痰郁证治.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5,(4):23.38刘渡舟.使用“经方”应灵活变通.光明中医,1989,(2):9.
中医药患恶性肿瘤有望治愈您好:赵妈患恶性肿瘤后期转移 ,大医院医治无效,经我治疗服药3个月,明显从X片检测数据看出肿瘤痿缩,服药3天舌色变,脉变,随后天天向好转变,一直从脉实,脉细弱,沉弱等一直往脉浮粗转变;目前治疗恶性肿瘤后期患者5位,都向好转变,都同步从各医学检测数据,看出病好,只要根据中医标本兼治,扶正祛邪综合治疗方针,只要用药得当,此病不难治愈,无论何种肿瘤,都无需手术,经本人多年终结,任何肿瘤随循环走,在人体免疫下降后,停留任何位置,将成肿瘤的原发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边布全身.尽管被当今医科药界认为无治愈良药, (那怕肿瘤后期转移),照样在药物作用下肿瘤痿缩,,随着法律不断完善,不久将发辉中医本来面目,过去几年几千年的不可能,很快,不但将都成为可能,而且都将变成事实,随着中医振兴时机到来,治愈此类病特效药物,不久将服务与患者,不但造福我们民族, 也服务与全人类; 个人简历典型病例介绍
分类: 医疗健康 >> 中医 问题描述: 去国医看病时老听说名医刘渡舟,谁知道他的情况? 解析: 刘渡舟,中医学家。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强调六经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提出《伤寒论》398条条文之间的组织排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临床辨证善抓主证,并擅长用经方治病。从事中医教育30多年,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贡献。 刘渡舟,原名刘荣先,1917年10月9日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幼年时,因体弱多病,常延请中医大夫治疗,亲身感受到了中医药的疗效,逐渐对中医药产生了兴趣。由于他体质虚弱的原因,他的父亲在择业时给他选择了中医这条道路。16岁时在营口正式拜当地名医王志远先生为师,矢志学习中医,从而迈出了此后漫长中医生涯的第一步。 1931—1932年,在营口德育堂随王志远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系统地学习中医经典著作,以及《药性赋》、《方歌括》等基础知识。1933—1936年,在大连市志远药房跟随老师学习临床知识及临床技能。6年的学习结束后,他又在大连寿民药房跟随谢泗泉学习中医临床一年。谢先生曾告诉他:“学中医临床,莫过于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学外感病必须读张仲景的《伤寒论》,而学内伤杂病则应该读《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因而,这一年他主要在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与《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二书上下了功夫。这对于他此后的治学道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938年,刘渡舟在大连志远药房坐堂行医。为了让他铭记行医的职业道德,努力救治患者,使患者从疾病的苦海中得以解脱,他的父亲正式给他取字为渡舟。 1945年5月,刘渡舟随家迁居北京。1946年冬在北京参加并通过了“中医师特种考试”。1947年5月至1950年底,在北京东四钱粮胡同挂牌行医。期间,曾受华北国医学院之聘担任教授,讲授中医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参加了卫生部组织举办的“中医进修学校”学习西医基础知识,学期一年,于1951年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北京天坛华北人民医院中医内科工作。此后又先后任北京永定门联合诊所中医科主任,北京南苑区大红门联合诊所主任。 1956年,中国 *** 和人民 *** 为了振兴中医事业,决定在北京、广州、成都、上海四市建立中医学院。这是医疗卫生系统的一件大事,各级部门对筹建北京中医学院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千方百计为中医学院的教师队伍寻找人才。经人推荐,刘渡舟来到北京中医学院参加中医教学工作。先后任伤寒教研组副主任、主任,兼任金匮教研组主任。1978年任北京中医学院教授,并开始培养中医硕士研究生。1985年又成为全国第一批招收中医博士研究生的指导老师。他还任北京中医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以及《北京中医学院学报》总编等职。在教学中,他辛勤工作,获得群众的拥戴。1983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985年又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从1978年至今,他历任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85年至今,任国务院学位评议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医学)成员,1987年以来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1991年更名为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刘渡舟于1956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1984年以来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 刘渡舟注重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特别对《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研究。刘渡舟认为,研习《伤寒论》,一定要结合《内经》、《神农本草经》和《金匮要略》诸书,这不但有利于全面地正确理解六经辨证理论体系,而且,在学习后世医家论著时,也就有源可寻,有本可依。他潜心研究数十年,撷古采今,旁涉诸家,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著有《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诠解》、《伤寒契要》、《新编伤寒论类方》等书,有理论、有临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尤其是《伤寒论通俗讲话》与《伤寒论十四讲》二书,在国内多次重印,并被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发行。同时,他还任主编,组织编写了自研究《伤寒论》以来的第一部专门工具书——《伤寒论辞典》。 《伤寒论》的核心是六经辨证。但长期以来,对于“六经”实质的理解,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针对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特别是针对有人提出的“六经非经络”的观点,刘渡舟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强调了六经的实质是经络。他认为,《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思想是在《内经·热论》六经分证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六经辨证是以三阴三阳的六经经络及其相互络属的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物质基础的。离开六经经络及其相互络属的脏腑组织,则六经辨证就成了空中楼阁。六经辨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辨阴与阳,以三阴三阳的阴阳两纲统摄六经,然后进一步探求病位之表里,病情之寒热,病势之虚实。但是,如果辨证只辨到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那还是很不够的。因为它还没有具体地与人体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联系起来,仍然不能明确而深刻地阐明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所以,六经辨证必须要以经络为基础,通过经络而落实到具体的脏腑组织,使辨证言而有物,从而达到辨证以论治的目的。他认为能否正确地理解六经实质,关系到能否正确地运用六经辨证理论以指导临床治疗,这是学习、研究《伤寒论》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刘渡舟还十分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伤寒论》六经病证,各有提纲证一条。提纲证是指能够反映出每一经络及其相关脏腑之生理、病理基本特点的证候群,对于某一经的辨证具有比较普遍的意义。例如太阳病提纲证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脉浮”,是邪气客于肌表,人体正气抗邪于外的反映;“头项强痛”,是太阳经脉受邪,而经脉气血不利的反映;因为太阳经脉络脑下项,头项是太阳经脉所主之专位,故头项强痛是太阳经受邪独有的证候;“恶寒”与“脉浮”并见,是卫阳被伤,不能温煦肌表的反映。此一脉二证反映了太阳经病变的基本脉证特点,揭示了太阳主病在表的病变规律,因而,临床辨证只要掌握了提纲证,就能做到纲举目张,心中了然。此外,刘渡舟还认为六经辨证方法,原为邪气伤人而立论,并非只针对伤寒之一病。应该看到,辨证之法是从六经之体而求证,由于六经之体各异,与六经相互络属的各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各不相同,所以每一经的证候特点也就随之不同。六经病提纲证反映了六经各自证候的共同特点,因此,掌握了六经病提纲证,不仅能够掌握其在伤寒病中的辨证规律,而且还可以将其扩大至杂病的辨证范围。正如清代医学家柯韵伯所说:“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 对于《伤寒论》398条条文排列意义,刘渡舟认为《伤寒论》398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条文之间,或隐或现,或前或后,彼此间都有联系。作者在写法上,充分发挥了虚实反正,含蓄吐纳,对比互明,言简义永的文法与布局,从而把辨证论治方法表达无遗。研究《伤寒论》,首先要领会条文的组织排列意义,要在每一内容中,看出作者的布局和写作目的,能学到条文以外的东西,要与作者的思想共鸣,才能体验出书中的精神实质。例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30条:从第1条到第11条的内容是全书的纲领,具有指导全书,统领辨证的意义;从第12条到第28条,以穿插交叙的方法阐述了桂枝汤方的临床适应证、禁忌证以及加减变化诸证,并引出麻黄桂枝合方的3个小汗法,作为其后论述麻黄汤证之先序;第29条与第30条,以误治救逆的形式具体地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作了示范。可见《伤寒论》之398条有经有纬,发生着纵横的联系,以尽其辨证论治之能事。 临床善抓主证 擅用经方 刘渡舟还有着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辨证时抓主证是他临床上的一大特色。他认为,主证是决定全局而占主导地位的证候,直接反映了疾病的基本性质及规律,所以是最可靠的临床依据。抓住主证,不但是辨证的关键,而且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具有带动全局的作用。如有一次,为一崔姓产妇治疗,患者因产后腹泻,被误认为是脾虚,多次服用补益剂无效;又因其舌绛,苔薄黄,脉沉滑,下利而口渴,按厥阴热利证,投白头翁汤亦无效。后详审其证,知有小便不利、下肢浮肿,寐差,咳嗽等水气表现,因而抓住小便不利及“渴呕心烦咳不眠”之主证,参以舌绛脉沉,乃知此属少阴阴虚,水热互结之证,与猪苓汤5剂,小便得利而腹泻诸症皆除。 擅长用经方治疗疾病,是刘渡舟临床上的又一大特色。仲景之方谓之经方。他认为,仲景制方,不拘病名为何,但求脉证切当,病机合宜,有其证则用其方,故不论外感、内伤,随手拈来,因证而施治。他还认为,经方治病有两大优势,一是组方精简,配伍严密,药少量轻而功捷;二是方证结合紧密,观脉证而定病情,随证施治,不拘一格。他在临床上运用柴胡剂治疗肝胆疾病,泻心剂治疗脾胃疾病,苓桂剂治疗水气病变等,都取得很好的效果。他还从临床实践出发,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师仲景之意而广仲景之法,创制了不少疗效很好的新方。如柴胡解毒汤、柴胡三石解毒汤、柴胡活络汤、柴胡鳖甲汤等治疗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变的系列方剂,疗效显著。 水气病,是中医特有的病证概念。但自仲景之后,还没有哪位医家对水气病证治疗进行过系统的论述,致使水气的概念不清,证治不明。通过长期临床观察与治疗,刘渡舟发现水气为病在临床上既常见又多发,涉及面很广,特别是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常常表现为水气病变,临床上不得其法,常难取效。因此,他刻意对水气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表了《试论水气上冲证治》、《谈谈人体的津液链》、《谈谈“水证”的证治》等专题学术论文。他认为:“水气”的概念,应该是既有水饮,又有寒气。其发病的机理与心、脾、肾三脏的阳气虚衰有关。心为阳中之阳,上居于胸中,能行阳令而制阴于下;脾为中土,能行津液而制水于中;肾为水脏而主宰水液的气化作用。若心、脾、肾三脏阳气虚衰,则水阴之邪无制而汪溢为害。其中,尤是以心阳虚不能降伏下阴而为二:一是由“心下”部位气往上冲,主要责之于心脾阳虚;二是由“脐下”部位气往上冲,主要责之于心肾阳虚。水气病的辨证,典型者可出现明显的气由下往上冲逆的感觉。不典的辨证,典型者可出现明显的气由下往上冲逆的感觉。不典型者,虽不见明显的气冲之感,但从下往上依次出现的或胀、或满,或悸等证也十分明显,故临床不难辨认。甚者水气上冒清阳之位,还可以出现头目眩晕,或眼、耳、鼻、舌诸窍因之不利,亦当注意。此外,色诊,脉诊对诊断水气病也很有意义。水气之色上于头面,其人面带虚浮,其色黧黑,或出现水斑(额、颊、鼻柱、口角等处,皮里肉外,出现黑斑,类似色素沉着),谓之水色;舌淡嫩而苔水滑,甚者舌面津津然欲滴,谓之水舌;脉沉而弦,谓之水脉。色脉相应,便可辨为水气病而无疑。治疗水气病,法当温阳降冲,化饮利水为主。获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是治疗水气病的基本方。方中以获苓、桂枝为主药,获苓之用有四:甘淡利水而消阴其一;宁心安神而定悸其二;行肺治节之令而通利之焦其三;补脾固堤而防水汪其四。桂枝之用有三:通阳消阴其一;下气降冲其二;补心制水其三。此方若有获苓而无桂枝,则不能化气以行津液;如有桂枝而无获苓,则不能利水以伐阳。故苓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余如苓桂姜甘汤、苓桂枣甘汤、苓桂杏甘汤、苓桂味甘汤等苓桂剂,皆可视作在此基础上的加减化裁。除了将经方有效的用治于水气病外,刘渡舟还创制了苓桂茜红汤、苓桂杏苡汤、苓桂龙牡汤、三参救心汤等治疗水气病的有效方剂,丰富并发展了中医治疗水气病的内容。 热心教育 诲人不倦 刘渡舟在中医教育这块园地上辛勤耕耘了30多年,深知教书育人、培养中医接班人的重要性。在长期的中医教学中,他积累了两点非常宝贵的经验:一是读书须要背书;二是理论必须结合临床实践。 他认为,背书有两大好处:第一,背书有益于明理识证。《医宗金鉴·凡例》中说:“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他指出“背”是为了“书熟”,“书熟”是为了“理明”,“理明”是为了“识清”,而“识清”最终是为了临床上能够准确地辨证用药。第二,背书有益于日后进一步理解中医理论。由于经典著作文字简要,理论深奥,初学者难以一下子弄懂其全部义理,如果能够先将书中的内容熟记于心中,日久以后,随着所学知识的广泛与深入,尤其是随着临床知识的提高,对某些疑难问题就逐渐地有触类旁通之功,这可能就是人们通常所谓的“悟性”吧,这种“悟性”越多,其中医水平也就越高。刘渡舟曾说:“巧者人皆受之,若平时不下苦功先熟书于心中,则临证之时又有何巧之可言”?这对初学中医者来说,尤为重要。 在扎扎实实的理论基础上,他十分重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他常常跟学生们说:“中医之所以能几千年而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它在临床上能解决很多问题。在课堂上学习基础理论,就是为了能在临床上正确地运用它。如果一个中医不会中医临床,那他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中医。通过临床实践,不但可以验证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可以激发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在实践中求发展。 刘渡舟对青年中医总是予以极大的关怀与支持。在他门诊时,周围总是围着一大群本科学生跟他抄方学习。对于学生的提问,从来都给予耐心细致的指点与教诲。在刘渡舟家里他的书案的玻璃台片下压着河南中医学院学生小杨的一篇散文,从中可以看出他为人师表的崇高品德。标题为《不曾见面的老师》。文中写道:“1982年,我还是个中医盲,考入河南中医学院之后,听高年级的同学说,在北京有一个著名的中医专家对《伤寒论》颇有研究。我怀着渴望知识和仰慕名人的心情,给在远方的老专家发出了第一封信。信中写道:‘敬爱的老师,我是多么渴望成为您的学生啊!’没想到,7天后就接到了回信。信中说:‘你的精神很使我感动,我认为,中医要发展,老年人就应该授业于年轻人,因此,我愿与你交个朋友,共研医道’。信是用正楷写的,苍劲有力。虽然我没见过他的手迹,但我相信,这封信是老专家亲自书写和发出的”。 “一个青年,能与闻名于世的医学家交朋友,真绝了,我失眠了”。 “随着学习进行,大脑里的问号愈来愈多了,我们的通信也就愈加频繁了。3年,到底通了多少封信,我告诉您,没统计过”。 “时间越长,我和他相见的心情愈急迫。我想,将来,或许能成为他的亲授弟子。我终究是他的学生,我一定要见到他,我最尊敬的老师,刘渡舟教授”。 除繁忙的教学,临床工作及大量的日常事务外,刘渡舟还承担着多项部级科研任务。如《中医古籍整理研究——伤寒论》、《柴胡鳖甲汤治疗慢性迁延肝炎,早期肝硬变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老中医电脑程序——苓桂术甘汤加减的临床运用》等。其中,《中医古籍整理研究——伤寒论》的科研工作,历经5年,经过反复的研究和专家论证,已经通过鉴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今刘渡舟虽年逾古稀,但仍精神抖擞,坚持工作在教学、科研和临床的第一线,决心为弘扬中医事业,培养新一代的中医人才,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作者:姜元安) 简历 1917年9月10日 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 1931—1937年 在营口、大连等地跟随王志远、谢泗泉学习中医。 1938—1945年 在大连挂牌行医。 1947—1950年 在北京挂牌行医。 1948年2月—1948年9月 任华北国医学院教授。 1951年 在北京毕业于由卫生部举办的“中医进修学校”。 1951—1954年 任北京永定门联合诊所中医内科主任。 1954—1955年 任北京南苑区大红门联合诊所主任。 1956年—至今 任北京中医学院伤寒教研组副主任、主任、教授。 主要论著 1 刘渡舟.伤寒论通俗讲话.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2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3 刘渡舟,傅士垣等.伤寒论诠解.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4 刘渡舟,聂惠民,傅世垣.伤寒契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5 刘渡舟.中国伤寒论解说.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1983第1版;1985年第2版;1988年第3版. 6 刘渡舟,苏宝刚,庞鹤.金匮要略诠解.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7 刘渡舟.新编伤寒论类方.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 8 刘渡舟,程昭寰.肝病证治概要.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9 李培生,刘渡舟.伤寒论讲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0 刘渡舟,白永波等.伤寒论讲解.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11 刘渡舟,李宪法,秦克枫等.伤寒论辞典.北京: *** 出版社,1988. 12 刘渡舟,杨波,侯钦丰等.肝病源流论.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13 刘渡舟.我对甘温除大热的体会.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60,(1):59. 14 刘渡舟.我对“战汗”证的一点体会.中医杂志,1961,(5):4. 15 刘渡舟.阴火与阳火的证治.中医杂志,1962,(4):11. 16 刘渡舟.试论水气上冲证治.浙江中医药,1976,(6):209. 17 刘渡舟.阴虚性的肝胃不和证治.新中医,1978,(1):16. 18 刘渡舟.对《伤寒论》一书几个问题探讨.新医药学杂志,1978,(2):18. 19 刘渡舟.谈谈温胆汤证及加减运用的体会.新医药学杂志,1978,(4):17. 20 刘渡舟.试论《伤寒论》条文排列组织的意义.陕西中医,1980,(1):4. 21 刘渡舟.《伤寒论》刍言.新中医,1980,(4):12. 22 刘渡舟.运用经方的关键在于抓主证.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0,(2):17. 23 刘渡舟.谈谈成无己对《伤寒论》的贡献.湖北中医杂志,1980,(3):23. 24 刘渡舟.谈谈人体的津液链.陕西中医,1980,(4):1. 25 刘渡舟.谈谈《金匮》泽泻汤证.中医杂志,1980,(9):17. 26 刘渡舟.谈温经汤的方义.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0,(3):12. 27 刘渡舟.清阳下陷的病机和证治.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1,(1): 23. 28 刘渡舟.学习中医的点滴体会.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1,(1):12. 29 刘渡舟.桂枝汤加减方证的应用.陕西中医,1981,(1):7. 30 刘渡舟.论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新中医,1981,(9):11. 31 刘渡舟.《伤寒论》方证概述.辽宁中医杂志,1981,(9):28. 32 刘渡舟.分析《伤寒论》几种载药上浮的方法.陕西中医,1981,(6):1. 33 刘渡舟.谈谈“水证”的证治.北京中医,1982,(1):18. 34 刘渡舟.怎样正确使用小青龙汤.北京中医,1983,(4):8. 35 刘渡舟.“六经”析疑.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4,(4):9. 36 刘渡舟.小柴胡汤解郁功效例举.中医杂志,1985,(5):12. 37 刘渡舟.试论《伤寒论》之水火痰郁证治.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5,(4):23. 38 刘渡舟.使用“经方”应灵活变通.光明中医,1989,(2):9.
肝 癌 肝痛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肝区痛、纳差腹胀、上腹部有肿块、黄疸、腹水肿胀,以及脾肿大等。临床上常用的偏方、验方主要的如下所述。 [方一] 鸡骨草30克,田螺250克。先用清水养田螺24——28小时,勤换水以去除污泥,取田螺肉洗净,与鸡骨草一起作汤,佐餐食用。 本方清热利湿,舒肝止痛,民间常用于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和早期肝癌的防治。 [方二] 干燥鼠妇60克。加水适量,水煎2次,混合后分4次口服,每日1剂。 本方为姚善业方,功能破血利水,解毒止痛,适有于肝癌剧痛。 [方三] 活蟾蜍3只,大蒜1枚。将其剥去皮,把大蒜捣烂涂在蟾蜍皮上,外敷于痛处。 本方为中医苏宝根方,功能解毒止痛,适用于肝癌疼痛。 [方四] 八月札、石燕、马鞭草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日用抗癌药物手册》,功能疏肝理气,活血解毒,适用于肝痛。 [方五] 木鳖子去壳3克,独头蒜、雄黄各克。杵为膏,入醋少许,蜡纸贴患处。 本方源于《普济方》,功能散血清热,除痈消痞,适用于肝癌疼痛。 [方六] 半枝莲、半边莲各30克,玉簪根9克,薏苡仁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台湾抗癌中药》,功能清热解毒,化湿消肿,适用于肝癌。 [方七] 龙葵60克,十大功能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新编中医入门》,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痞,适用于肝痼。 [方八] 预知子、石燕,马鞭草各30克。每日l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抗癌药物手册》,功能清热除痰,解毒散结,适用于肝癌。 [方九] 雄黄、朱砂、五倍子、山慈菇各等分。共研极细粉,吸入疗法,每次少量。 本方源于《全国中草药汇编》,功能解毒化瘀,消瘙散结,适用于肝痼。 [方十] 活螗蜍3只,黄酒1斤。将蟾蜍用黄酒共煮沸后半小时,去蟾蜍取酒,贮藏备用,每日3次,每次10毫升,连服30天,休息30天后再服,3月为1疗程。 本方源于《中医杂志》期,功能清热解毒,化瘀消枳,适用于肝癌。 [方十一] 冰片15克,白酒适量。将冰片溶水白酒中,装瓶备用,需要时用棉棒蘸此药酒擦涂疼痛部位,约10——15分钟见效。 本方源于《山东中医》杂志期,功能活血散结止痛。 [方十二] 活癞蛤蟆1只(去内脏),雄黄30克。将雄黄放入蛤蟆腹内,加温水少许捣成糊状,敷在肝区最痛处,夏天敷6——8小时换1次,冬天可24小时换1次。 本方来源于《新中医》期,功能解毒化瘀,散结止痛,适用于肝癌疼痛。 [方十三] 斑蝥500个,陈皮500克,糯米5000克。 将糯米洗净干净,沥干,加入斑蝥后置锅内用微火炒至焦黄,拣去斑蝥,糯米研碎,另将陈皮研粉,混合均匀。口服首用量每次10——15克,每日3次,维持量每次5——6克,每日3次,于饭后温开水冲服。 本方为江苏启东县医院方,功能肤正益气,活血散结,适用于肝癌。 [方十四] 蟾蜍、天龙、儿茶、龙葵、藤梨根、山豆根、夏枯草无剂量。各药共研细末,加人辅料后,压制成片剂,口服,每日3次。 本方为上海市启东县肿瘤防治小组治疗肝痛验方,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方十五] 水蛭、虻虫、地鳖虫、壁虎、蟾皮。炼蜜为丸,每丸克,每服9克,每日2次。 本方为上海市人民医院治疗肝癌验方,功能益气活血,清热化浊。 [方十六] 天性草根、野荠菜根各90克。分别水煎,上午服天性草根,下午服野荠菜根。 本方为安徽安庆专区卫生组方,功能清热解毒,化浊行瘀,适用于肝癌。 [方十七] 半枝莲、半边莲、黄毛耳黄各30克,元胡荽60克,薏仁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为江西南昌第二医院治疗肝癌验方。功能清热解毒,化浊行瘀。 [方十八] 龙葵、白英、遍地香各50克,蛇莓25克,半枝莲15克,徐长卿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为上海市群力草药店治疗肝癌方,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浊。 [方十九] 茵陈30克,黄柏、栀子各10克,猪苓30克,泽泻12克,水红花子、丹参各30克,莪术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来源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功能清热化湿,解毒化瘀,适用于湿热瘀毒型肝癌。 [方二十] 半枝莲、独脚莲、蚤体各30克,丹参、三棱、莪术各10克,土茯苓9克,白花蛇舌草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来源于《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6年3期,功能清热解毒,活血逐瘀,适用于晚期原发性肝癌。 [方二十一] 丹参10——30克,赤芍15—30克,三棱、莪术、桃仁、地鳖虫、广郁金各10克,车前子8克,泽泻、半边莲各30克,茯苓15克。 本方源于《中医药研究》期,功能活血行瘀,利水化浊,适用于原发性肝癌合并腹水,使用方法是水煎服,日一剂 [方二十二] 白芍、扁豆、薏苡仁各30克,白术15克,防风、陈皮各10克,柴胡、川芎、香附各6克,甘草、川芎各9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天津中医》期,功能调和肝脾,理气化浊,适用于肝癌化疗后胃肠道反应。 [方二十三] 川石斛、竹茹、佛手各9克,绿萼梅6克,生熟谷芽、北沙参各12克,芦根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浙江中医杂志》,期,功能育阴和胃,降逆止呕,适用于肝癌,阴虚呕逆。 [方二十四] 制鳖甲30克,炮山甲、桃仁、广木香、青皮、郁金、白芍各12克,红花6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抗癌中草药制剂》,功能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适用于肝癌。 [方二十五] 藤梨根、白花蛇舌草、生牡蛎各30克,党参、白术、白芍、茯苓、郁金、炮山甲各9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上海中医药杂志》期,功能益气健脾,活血软坚,适用于肝癌。 [方二十六] 接骨木30克,半边莲、金丝线各15克,三棱、莪术各10克,青陈皮、车前子各9克,三七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湖南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功能清热解毒,理气化瘀,适用于肝癌。 [方二十七] 黄芪、龟板、鳖甲各15克,泽泻、党参、白术、茯苓各10克,当归20克,白花蛇舌草45克,半枝莲15克。 本方源于《肿瘤要略》,功能益气养阴,清热活血,适用于原发性肝癌,使用方法是水煎服,每日1剂。 [方二十八] 半枝莲、七叶一枝花、山慈菇、蜈蚣、莪术、田七、牛黄各150克。每次6片,每天3次口服,连服5天,停药2天,2个月为1疗程,服完1疗程后休息1——2周再继续用。 本方源于《新中医》期,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适用于中、晚期肝癌。 [方二十九] 党参、白术、炙黄芪、茯苓、炒扁豆各9克,薏苡仁15——30克,橘皮6克,炙甘草3克。每日1煎,水煎服。 本方源于《新医药学杂志》期,功能健脾益气,扶正抗,蘸,适用于肝痛属脾气虚型。 [方三十] 天仙藤30克,乳香、没药、醋元胡、吴萸、干姜各6克,小茴香15克。共研细末,每服9克,好酒股。 本方源于《本草汇言》功能散寒,活血止痛,适用于肝癌及腹腔肝瘤。 [方三十一] 马尾莲9克,金锦香12克,七叶一枝花15克,一枝黄花20克,四季菜30克,老鸦柿根60克。水煎服,日1剂。 本方源于《肿瘤要略》,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痞,适用于原发性肝癌。 [方三十二] 麝香、牛黄各3克,乳香、没药各30克,熊胆3克,三七粉、人参各30克。共研细末,黄米浆为丸,绿豆大,每次1克,每日3次。 本方源于《肿瘤病》,功能行气豁痰,化瘀散结,适用于肝癌。 [方三十三] 全蝎、蜈蚣、水蛭、僵蚕、蜣螂、守宫、五灵脂各等分。共研细末,每次3次,每日2次。 本方源于《肿瘤病》,功能活血化痰,行瘀散结。 [方三十四] 太子参、黄芪、丹参、郁金、凌屑花、桃仁、八月札、制香附各9克,炙鳖甲12克,全虫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为中医庞冲地方,功能益气扶正,祛瘀消瘙。 [方三十五] 鹅血200克,蘑菇适量,调料适量。蘑菇洗净,放锅内加水适量煮熟,加鹅血、调料,煮至鹅血成豆腐块状。 本方抗癌,适用于肝癌等。
325 浏览 4 回答
155 浏览 7 回答
112 浏览 5 回答
119 浏览 4 回答
241 浏览 2 回答
88 浏览 3 回答
272 浏览 5 回答
105 浏览 3 回答
161 浏览 3 回答
270 浏览 3 回答
188 浏览 8 回答
226 浏览 8 回答
176 浏览 8 回答
260 浏览 2 回答
214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