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男人提倡女人“柔弱顺从”,士大夫盛行“精致细腻”的审美意识。脸部好看比身材好看要重要,“柔弱细腻”的女人被奉为美女。唐代丰满的女性被视为性感的象征,这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审美有相似之处。中国最早描绘女性的图像据说是唐朝的《簪花仕女图》,从中看出唐代喜欢身材丰腴、面如满月的女性。现代人讲求A4腰、八块腹肌加上“人鱼线”,这样的身材在中国古代很难有市场。
宋代缠足之风则遍及民间,“三寸金莲”成了对女性美的基本要求。中国女性以瘦为美的审美趋势在此定下了基调。
但纵观中国近现代史,并非骨感才是美,中国人追求的美是内外兼修的,是刚柔并济的,是健康的。譬如现在的央视主持人董卿,她的美便是由内而外的,她并不骨感,但没有人否认她的美;再有现在流行的审美趋势,是丰腴而非丰满或骨感,过于骨感会让人看上去没有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