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肺炎的临床表现为喉咙肿胀发烧四肢酸疼,可能味觉和嗅觉有一定的影响,也可能存在一些后遗症,每个人的表现都不太一样,可以从知网里查询文献
[1] 俞文兰,孙道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一线女护士心理健康风险及干预对策[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20,30(6):200-217. [2] 程家国,谭晓东,张玲,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及隔离留观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2020, 20(1):1–5. [3] 马楷轩,张燚德,侯田雅,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隔离人员生理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医学, 2020, 27(1):36–40. [4] 马良坤,段艳平,郑睿敏,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孕产妇心理调整专家建议[J].协和医学杂志, –. [5] 李少闻,王悦,杨媛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居家隔离期间儿童青少年焦虑性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34(2):135-142 . [6] 董人齐,周霞,焦小楠,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隔离人员心理状况调查研究[J].康复学报, 2020, 30(1):1–4. [7] 徐东。复盘思考迎接大考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物流启示[N/OL]. [2020-02-24]. [8] 董炜疆,宫惠琳,刘文彬,等。新冠疫情下留学生医学基础课网上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2):125-128 [9] 吕海侠,王渊,张莉,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学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2):135-142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二版)[EB/OL].[2020-0123].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EB/OL].[2020-01-22].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EB/OL].[2020-02-06]. [1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四川省实施细则(第一版)[S].成都,2020. [14] 姚宏武,索继江,杜明梅,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医院感染防控难点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6):200-217.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 368-2012[EB/OL].[2012-08-01]. [16]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国卫办医函[2020]75号[EB/OL].[2020-01-26]. [17服装设计毕业论文 陈明壮,查静茹,鲁超,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综合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实践[EB/OL].[2020-03-21]. [18] 孙晨,江亚南,赵继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和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21(3):47-52. [19] 徐燕,刘洪生,胡克,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肺癌患者临床管理[J].中国肺癌杂志,2020,23(3),136-141. [20] 杜娜雯,白日兰,崔久嵬。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及治疗策略[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9,26(4):454-462.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EB/OL].(2020-01-23)[2020-03-1]. [22] 黄耿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实施普通外科手术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0,29(2):127-130.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EB/OL].(2020-03-07)[2020-03-09]. [24] 王玲玲,杨丽,王彩虹,等。“6S”融合目视化管理在援鄂医疗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区管理中的应用[J/OL].护理学杂志,2020,35.(2020-03-19)[2020-03-22]. [25] 李宝金,邬子林,胡波涌,等。疑似及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手术管理指引[J].广东医学,2020,41(5):1-4.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与预防指南[EB/OL].(2020-01-27)[2020-03-06]. [27] 周志强,孙星星,李世勇,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剖宫产术的麻醉管理[J/OL].中华麻醉学杂志,2020,40.(2020-02-25)[2020-03-08]. [28] 李太生,曹炜,翁利,等。北京协和医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建议方案()[J/OL].协和医学杂志,2020,11.(2020-01-30)[2020-03-03]. [29] 操静,温敏,石义容,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抑郁及影响因素调查[J/OL].护理学杂志,2020,35.(2020-03-20)[2020-03-22]. [30]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母胎医师专业委员会。妊娠期与产褥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建议[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20,23(2):73-79.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S].2012. [32] 孟凡慧,范红艳,闻智。SARS疑似患者急诊手术管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8):9-10.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EB/OL].(2020-01-20)[2020-02-26]. [34] 韩光,韩景田。方舱医院在遂行多样化卫勤保障任务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8):117-118.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S].2016.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S].2009. [37] 刘俊峰,翟晓辉,向准,等。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方舱医院建设管理探讨[J/OL].中国医院管理,2020,40.(2020-03-02)[2020-03-04]. [38] 左惠敏,王冬。发热门诊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标本采集与转运管理[J].护理学杂志,2020,35(6):62-64. [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S].2012.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EB/OL].(2020-02-04)[2020-03-01]. [41] 孙润康,张晓祥,徐进,等。基于5G技术的COVID-19方舱医院网络基础设施快速部署和应用探索[J/OL].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0,15.(2020-03-19)[2020-03-22]. [42] 郑喜灿,王志敏,赵丽,等。高原环境下方舱医院护理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6,31(19):65-67. [43]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J].网信军民融合,2020(2):9-15. [44] 白莉,杨达伟,王洵,等。物联网辅助新冠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OL].复旦学报(医学版),2020(1):2-10+1[2020-04-09]. [45]王志心,刘治,刘兆军。基于机器学习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分析及预测[J/OL].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20(1):1-9[2020-02-21]. [4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2):145-151. [47] 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S].(2020-1-26)[2020-1-27]. [48]韩博学,张睢扬,韩永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33(9):1129-1133. [49]李硕,尹红波,刘杰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中医诊疗特点[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32(3):67-69. [50] 倪力强,陶宏武,杨小林,等。中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策略与分析[J/OL].中华中医药学刊:1-18[2020-03-06].
文 | 观心居士 本次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据媒体用西医口吻所作表述 ,其一般症状是 : “ 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严重者出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 “脓毒症休克”、 “ 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 ” 、 “ 出凝血功能障碍 ”。 从以上表述来看,现代医疗体系,中医已被彻底排除在外。没有任何一个大型中医医院发布中医式的疫情通报。 上述西医式的表述,很显然,它应当表述到的方面,很多都没有表述到。作为疫情通报,它在述证上显得既不充分也不够合理。 科学而规范的疫情通报,不但应警醒全民,其目的更应为了迅速厘清病理而服务。这就要求必须在疫情公开通报中清晰注明哪些是初诊未服药时的症状、哪些是入院治疗后的症状以及应用过什么药。 疫情症状通报,如不分清楚医疗干预后和干预前症状,就无法为整个社会医疗界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 因为必须正视: 任何医疗机构的干预方案,都有可能偏离正确的医疗方向。只有将重型疫情的干预过程置于全社会医疗界的了解之下,才是最佳处置方案。 无论西医,或者中医负有疫情防控责任的机构,都应按照预前、预后的咨文规范去发布疫情,出具详细的疫情咨文。才能迅速使社会充分了解疫情的真实情况,从而激活社会全体医疗系统智慧之力。 重型疫情,除由西医系统对社会作出疫情通报外,也应当由国家指定大型中医院或由参与申报的大型中医院,参与发布疫情通报咨文。 中西两套医疗系统,应根据自身医学特点而各作表述。以其不同理念,各自充分参与防控。由患者自行选择应用中医或者西医预防和治疗。国家应当通过立法来规范重型疫情发布流程。 如本次疫情通报中,只靠上述西医口吻的简陋表述,中医是无法看懂的。 如果像目前这样,只由西医参与疫情防控,我们国家只能是空守一座辉煌中医宝库,而完全不能使它发挥应有的真实作用,实是对整个社会力量的巨大浪费。 对于中医来说,本次西医式口吻的疫情通报,最明显的问题是在基本的预前、预后症状表述上,极不清晰,无法给广大中医提供基本的、有效的参考依据。 不但如此,而且对于最重要的,患者本身的冷热感受,完全没有表述。这就失去了中医病理学上最重要的判断依据。 中医伤寒科(伤寒病与温热病的统称)疾病,患者本身的冷热感受,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寒症、热症的判断依据。 从目前媒体所载文章来看,本次疫情通报,或是南方医疗机构所发布。譬如通报中所用“发热”一词。 南方医生口中的发热,用北方话来说,实际上是或许是指发烧。但北方医生从来不说发热,也理解不了发热的具体意思。 发热到底是患者自感体内有热而不怕冷, 还是自感体内无热而怕冷?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寒热概念。 古代南北交流不发达的情况下,南北语境的差异,会使古代医学家在医书中有发热这种表述。 但在资讯如此发达的现代,南北用语交流互通的时代背景下,仍作“发热”这种表述,就很容易造成中医学概念上的混淆了。 每个人都很有感受 ,人在发烧的时候身体反而感觉很冷。那这很显然是寒病。 现代医疗如果仍以歧义显著的“发热”这种词汇去述症,就很容易面临伤寒病在应当散寒或温补的情况下,反被施以寒凉药物去“清热”就可怕了。反向治疗大概率会对患者生命构成重大威胁。 南方人不一定对“发烧”体会很深刻。因为事实上南方以前确实桂枝汤证多,而北方是麻黄汤证多,桂枝汤证极罕见。这一点是众多南方医生无法理解的。 这二种汤证在发烧程度轻重上有显著不同,所以南方人与北方人在发烧感受上是很有差异的。但在资讯发达而南北互交互通的今天。实不应再混淆发热与发烧之别。 本次疫情之所能流行,鄙人的看法: 一是医学界长期以来的一些用药法度有待商榷。二是北病南渐、东病西渐的问题。 在当今空调冰箱普遍应用、饮食东西互通的时代背景下,原先在北方的一些病症渐移到南方,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病症渐移西陆,使地区性的原先即使有用的某些治疗经验现在也不管用了。 比如南方原先桂枝汤证绝多,麻黄汤证绝少。西部内陆人原先不太食用海鲜,而现在也大量食用了。 当人们生活环境、饮食情况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病征必然随之变化。环境、饮食对人的影响,远远超过人们的一般观念所认为的。 而现在有的医生就难以适应这种时代性的病征变化了。比如,原先南方医生惯用桂枝汤,认为它是天下第一汤方,认为南方绝大多数伤寒科患者永远都是桂枝汤证。 但现在因为空调冰箱的广泛使用,海鲜、冷饮的普遍食用,使南方人实际上很多人出现了麻黄汤证。原先擅长桂枝汤证的某些医生,似乎就对此并无什么经验了。 这就很容易造成治疗上的失当。因为麻黄汤证,被误用桂枝汤证,对于重症患者来说,很容易造成强烈反面影响。 对于三阴积寒患者来说,桂枝汤中的白芍足以对此类患者造成重大伤害,不但使其痰饮骤增,咳嗽加重,对于少阴与厥阴积寒特别重的患者,尤其是冬季,少量白芍也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现代南方人生活环境与饮食改变的大背景下,三阴积寒患者变得极多。麻黄汤虽主治太阴寒病,它对少阴寒病、厥阴寒病也都功效卓著。若加以变化,其药理最散一切寒邪。 本次武汉流行病疫情,如果有充分的判断依据,知悉患者自身感觉是冷还是热,知悉初诊未预患者的中医式问证症状。那就能准确判断出它的病理及病的成因,也能制订出准确的中药治疗方案。 但现在并不知道患者的冷热感觉情况,就仅仅只能做常理化推断了: 一、 推断为狭义上的伤寒证。(广义伤寒既包括伤寒也包括温病。)本次疫情病源很有可能不是来自于其他的野生动物。而是来自于海鲜。因海鲜在百食之中,最能寒人三阴,致人阳气萎顿,其发烧症状才最能讲通。 之所以推断为食用海鲜产生初始病源,是因疫情通报中有发烧这一项症状。从中医病理学来讲,凡伤寒科(包括伤寒与温病)发烧证,阳气衰者决多。 “逐渐出现呼吸困难”,极大可能不是原发性呼吸困难,而是治疗用药不当,寒症作热症治,使患者阳气本虚的情况下,又阳气骤失所致呼吸困难。当然有可能是患者自行用药失当所致。 “严重者出现脓毒症和出凝血障碍”,也有可能是后发药源性反应。本次疫情通报中,并未言明此到底是初诊原发患者,还是用药干预治疗后的患者,更未注明出凝血障碍是在预后哪个阶段产生、用过何种药物后产生。在如此混乱的治疗状态下,只能推断为药源性反应了。 我们如果按照阳虚寒症以断,对于初诊原发患者,未应用过任何药物的,如果确有怕冷的反应,我在此给出的治疗方案是: 以麻黄汤方合剂驱散三阴伏寒。 此合剂有中成药“风寒感冒颗粒”,成分有麻黄、葛根、紫苏叶、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辅料为蔗糖。 该药根据不同生产厂家的药力药效之不同,可一次服用一袋或者两袋,一天两次,一共服用服用二次即可。北方任何药店均有售。 其药理,乃在开散,故切不可多次服用。因人身不可开散无度。患者服药后两天内应在室内,勿受风寒。 注意: 此药只应当使用于寒症初诊患者,未受到错误治疗者。若已受到错误治疗,寒热交杂、气机失调,则不宜使用。因其药性,乃是开散之中存有温性。 患者使用此药如果退烧了,休息两天即可。病即愈。不必另服药物。 如患者原有发烧反复,不耐风寒。重者有头疼恶心、或周身骨疼之症状,是其身有伏寒,或阳气本虚之因。在服用一次风寒感冒颗粒后,未有效缓解的情况下,应改施四逆汤。 应以制附子35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 ,煎汤服用。症状重者,制附子应增至55克。七碗水煎成三碗水。不必全服,服用一碗即可。 注意: 不可多次服用。南方人尤其西南人普遍视附子为毒物,实际上制附子若所制合格,并无甚毒。又因制附子(炮附子)之制作过程,乃已蒸制其药性,其药气实低。 附子于白药中乃唯一真火正药。人舍此而不能得真火正阳。但此药终归是阳火之性,若病愈而继多次服用,必致刑人真阴。反失阴阳调和之道。 注意: 以上治疗方法,是必须确定此次流行病的患者是寒症的情况下,方可实施。 确定寒症、热症的依据标准,是患者自身的感觉冷热,如怕冷,是寒症。如怕热,是热症。初诊患者未经治疗的,应当照此判断。如已经用药干预、且治疗不恰当的,不应再照此法用药。 二、 除寒病外,此次疫情属于温热病的判断依据,在我看来更加不足。故暂不作温热病之推论。我仍倾向于认为“严重者出现脓毒症和出凝血障碍”是治疗不当所产生的药源性病症。 因我上面说过,医学界长期以来的一些用药法度有待商榷。此乃客气之言,实际上长期以来无论是在医疗界基于错误的医理认知、错误的药学认知实多。以前在我的文章中多有论述。 当代无论是在非处方药的药物普及上,还是在医疗用药制度上,都存在极大问题。药店和医院,非处方药及处方药的种种严重问题,是社会难以抵抗疫情或疫情发生变异的根本原因。 现代社会的医药应用,无论是继承古方,还是今方,都存在极大的药理问题。在医理和药理上几乎都是不通的。 例如药店中最流行的 “感冒清热颗粒”,其成分为: 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 全中国任何城市、任何药店里都能找到它。这就问题非常大了。至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此类药物的普及程度如此之高,细思极恐。类此“四不像”药物于市面大肆流行。对于国民健康之破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我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此药无论是伤寒病、还是温热病,都决不可服用。 如果是伤寒病,薄荷、柴胡、苦地丁、芦根都是绝不可用的。若是北方的伤寒病患者,用了此药只能使伤寒病加重、缠绵不愈。 如果是温热病,其方中荆芥穗、紫苏叶、防风、白芷亦绝不可用。此成药若用之于温热病,必使患者寒热错杂。 一切寒热错杂之症,莫不由人用药失当所成。故很多本应迅速治愈之病,常由人为治疗失当故而成久医不愈之症。若真明医,必常感叹医界观念、手段之混乱,用药之不求精纯,常使世人之病不得其治。 中医无论从固有俗成之观念,还是从人才教育体系,方方面面都存在极大问题。例如中华自古以来,中医除了分为跌打外科和内科大夫以外,从未有其他分科问题。但现时代之实际情况决定中医必须再分科了。 中医从学系上来分,必须分为伤寒(含温病)与慢病二门。中国的中医教育体系如果要成功,使中医真正变为有用之术,就必须这样来分。 之所以必须这样来分,是因为从现实来看,相当多的学《伤寒论》的中医并不懂慢性疾病调养的医理和药理。 许多治疗伤寒(广义)急症的方药,例如柴胡,被套用到慢病上,其医理和用药都很不正确。当代中医临床实践中有大量这样的现象。 但是,如果医术学到高境界,伤寒与慢病二门又是完全可以相通的。高境界是理通与药通的境界。 医术若达到理通与药通之境界,对于任何病,一切急慢之症,只要知其具体症状,就会马上知道它的发病机理和相应的治疗方法。 习医者如不能达此境界,想要悬壶济世,则终不免祸世。故古来医家皆叹习医之难,皆开示医才须达通神境界方可。 当下中医犹如中华武术之境遇,论及理通与药通,均相去甚远而失真义。我并非对大众说中医学本身不行,实是对当下中医之政策环境、人才制度等根子问题恨铁不成钢罢了。 观心居士,中医病理学家、中药学家。所著《观心庐医话》义理精深,体系宏大,被誉为“小内经”,深受各大医院医师、医科大学师生、民间医生推崇学习。此文章是复制微信公众号真友文化上观心居士1月23日发布文章。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和医护 人员闻令而行, 放弃春节公休假,奋战疫情第一线。推出专题栏目,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方案、 工作总结 汇报、 心得体会 、先进事迹、优秀作文等,供广大网友学习参考。
“感谢领导、同事、朋友的关心,看见你们一条条千叮咛万嘱咐的暖心话,让我感到强有力的后盾力量,害怕、紧张瞬间被你们的温暖击碎了,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我深感荣幸能代表景德镇出征,我一定健康、平安的归来。”2月4日,作为江西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新婚不到半年的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护士熊红,肩负着无数的期盼和使命,逆向前行,奔赴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最前线——武汉。
据了解,作为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熊红和队友们将入驻由武汉洪山体育馆改成的临时医疗点——方舱医院,在接受全面系统的培训后,与各地医务工作者共同合作,为即将收治的800位患者服务。
一夜之间,所有美女都变成了“汉子”
作为医务人员,熊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特别关注,熊红至今还记着,在写请战书的前一天,她还跟丈夫打趣,说如果武汉需要她去,她肯定要报名。那时候丈夫还笑骂她说到时候一定要拉着她不让去。当接到市卫健委要求医院抽调医务人员援助湖北的紧急通知后,熊红果断写下请战书毅然要求出征。
2月6日上午9时许,笔者刚连线熊红时,在电话另一端就传来了几句催促声,她连忙回复,“好的,我马上过来!”原来,为了方便工作,护士姐妹提出了剪短发的建议,熊红因昨晚排队到12点没剪成,所有一早又在排队了。“一头飘逸的青丝说剪就剪,没有犹豫,就像我们出发时的心情,来到武汉我们也是毅然决然。剪刀咔擦一声,虽有不舍,但想到师傅帮大家设计的‘抗疫头’对工作有利,为了大家的健康安全,我必须这样。”一夜之间,所有美女都变成了“汉子”。
当自己走上“战场”,能把更多时间留给患者
“生活上我们都能很快适应,主要是工作上,虽然大家还没上岗,但自身防护很重要。”熊红称,他们在武汉的第二天,一早就收到了一份来自老乡们的惊喜。担心大家刚来不适,江西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和领队带了许多的物资,有贴身穿的衣物、营养品、中药、水果等,此外,还在现场跟大家耐心地讲解了许多防护经验,虽然隔着口罩,但仍能感觉到大家满满的喜悦和对接下来工作的激情。“来到这里大家都是一体的,保护自己,就是保护整个团队。”为尽早适应,投入前线战“疫”,趁着还未开始培训,熊红和其他小伙伴们往往会利用一些空余的休息时间,在酒店对着视频先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等操作,因为大家都希望当自己走上“战场”,能把更多时间留给患者。
“凡事不能慌、不能乱,谨记专家及老师教导给我们的防护措施和各方面细节,有不懂就多请教,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正如熊红所言,身处这样的环境下,说不害怕是假的,现在最需要克服的就是自己的心理压力,身为一名“白衣战士”,战场救护,她准备好了……
第2篇:医院医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感人事迹材料★
目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已经全面打响,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此刻医务工作者绝对不能缺席,这注定是个“不一样”的春节,为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在院领导的带领号召下全体党员干部职工都在为战胜疫情,用尽全力奔跑,也谱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为抗击肺炎,她延迟婚礼
全科护士李志芳,原定大年初七结婚,但为了坚守一线,支援骨一科,她主动延迟婚期,投入紧张的工作中,跟“战友们”并肩作战。“我的家人也很理解我,既然组织需要我,定当不辱使命、坚守岗位,和家人共同商量把婚期延迟,等这场战役结束,再来准备做最美的新娘”姑娘腼腆着说到。
主动申请支援,与双胞胎女儿分离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重,1月22日接到医院指令,要增加一批护理人员到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去支援,门诊部主管护师阮炜和口腔科副护士长蔡芳芳主动请缨,她们第二天即到感染性疾病科报到上班。由于病情严重,想着一门心思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阮炜当天立马叫爱人把五岁的双胞胎女儿送去乡下爷爷奶奶家照顾,双胞胎女儿从小由阮炜自己一手带大,没有离开过她一天,更何况是家人团圆的春节,每天晚上看着视频里哭闹的女儿们,她心如刀割,但是阮炜表示没有大家,哪里来的小家,牺牲短暂的分离,是为了将来平安相聚。
临危受命,退机票“拒团圆”
全科护士叶胜男本来决定今年在深圳过年,机票1月初已买好,父母和姐姐也早于12月底到达,为了参与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力量当中,毅然决然的退掉了机票,推掉了与家人的团聚,主动申请到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支援,并要求坚持到疫情结束。
感冒隔离观察期间,护士长“隔空”开展工作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产科护理负责人梁晶是第一批被抽调到疫情防控一线的护理人员之一,安排在医院发热门诊分诊台,负责对所有的发热患者进行预检分诊。由于市民对疫情的防范意识增强,导致大量类似疫情症状的患者前来医院就诊,发热分诊台的工作时间12小时一班,为了减少防护服的使用浪费,她减少了喝水量,同时因为长时间的工作劳累,呼吸道也出现了症状,梁晶马上将自己的症状上报了护理部,并主动申请居家隔离观察。在隔离观察期间,她心系工作,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时刻关注医院疫情工作进展,同时针对疫情防控,安排产科护士对在院产妇及家属做好思想工作,减少人员出入及亲友探视,并对进入病区的所有人员进行体温监测防范等措施。
第3篇:医院医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感人事迹材料★
2020年春节是个别样的春节,一场血与火的考验、生与死的抉择摆在扬州市中医院医务人员面前,他们日以继夜坚守岗位,与危害人民健康的顽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进行了一场殊死的大搏斗,用生命和热血,奏响了“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重要思想的凯歌。
党员干部 防疫战斗走在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斗争一开始,扬州市中医院立即成立了抢救突发性疾病领导小组和医疗小组。党委书记、院长沈雨春担任总指挥,副院长孙卫东、蒋红心、徐益祥、高卫国、党委副书记张辉任副总指挥,院办、医务处、护理部、感染科、后勤保障处、设备处、临床各科等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并且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统一部署,协同作战。1月19日,孙卫东副院长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和防控知识培训,1月21日,党委书记、院长沈雨春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工作,规范发热门诊,制定发热病人就诊流程。1月23日,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特征,医院组织专家组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预防治疗方案》。党员干部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春节期间,沈雨春院长每日亲临一线,督查布置救治工作,嘱咐医务人员在救治的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从大年二十九至大年初四,孙卫东副院长、张辉副书记几乎每天24小时值守在医院,指挥抗疫战斗。徐仁斌,设备处处长,从疫情开始的那一刻,他的电话就经常占线,因为他在为时时处在紧缺状态的口罩、防护服、洗手液用尽浑身解数。可当他得知好不容易联系到的一万只口罩,要被紧急调往武汉时,他的回答只有一个“好”。所幸他对家人到没有太多的牵挂,因为爱人魏金荣就在他办公室对面的护理部忙碌着。作为护理部的两位主任,魏金荣、谢薄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争中,需要承担的太多。预诊分检的人员调配怎么办?援鄂人员的岗位空缺怎么办?防控方案的培训怎么办?一桩桩、一件件让她们脚步一刻也不得停歇。医务处副处长王德礼,从年二十九开始,就一直忙碌,调派人员、制定方案、落实发热门诊工作,三岁女儿的电话是她片刻空闲的最大慰藉。每天,她还要和她的伙伴陆叶一起,等着凌晨零点后上报当天相关的疫情数据。作为后勤保障部主任的李海燕,场地布置、物资筹措、保障安排都是她要考虑的事,人到中年的她每天不停地忙碌,冬日的寒风也遏不住额头的汗珠。院办主任周宇,本就是个从初一忙到三十的大忙人,这个春节,会议、通知、电话、车辆、文件、材料、报表将他的时间填得满满当当,陪伴他的只有一罐不断堆高的烟蒂。他们说,疫情来临,职工都停止了休假,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以赴做好疫情救治工作。 冲锋陷阵 党员是一面旗帜 “到前线去,那里需要我们,那里的病人在召唤我们!”当疫情拉响战斗警报,一个共同的声音从全院共产党员心中发出。43岁的肺病科主任张传名是入党积极分子,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小儿子今年刚满15个月,本来张传名已带着妻儿于大年二十九晚上回到山东老家过年,除夕晚上,张主任接到通知,准备去支援武汉,二话没说,张传名立即于大年初一赶回扬州待命,随时准备出发。张传名说“国家有需要,作为一名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员的积极分子,我愿意去支援前线。”肺病科陈静主治医师,31岁的她有一个1岁多的女儿。陈静说:“我擅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也是一名党员,职业使命,有招必应!”。陈静于1月28日,作为第二批江苏省支援湖北医疗队人员奔赴武汉前线。今年六十多岁的老院长许运明,当他得知援武汉的消息,热血请缨“我身体健康,家庭没有负担,作为有37年从医经历的医生,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也有一定的中医学临床研究。我热切盼望去前方和同事们共同战胜瘟疫。至于危险,我没任何顾虑,我是共产党员也是志愿者,生死自己负责,不用组织承担任何责任。”在抗击新型肺炎战斗的过程中,在最困难的时刻,在最危险的地方,处处可以看到医院共产党员的身影,他们把危险带给了自己,把安全留给了别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期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情怀。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是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鼓励着广大医务人员奋勇前行。 抗疫前线 一切听从党的召唤1月27号上午8点,农历大年初四,清晨的咧咧寒风提醒着人们,冬天,还没有过去。扬州市中医院陈静、赵静、汤佳美、姜晽、黄国赟五名医护人员,站在了扬州市第二批29名援鄂人员的队伍中,她们面对记者的镜头,握紧右拳:“武汉!我们来了!”一如往常她们在医院工作时那样的从容镇定。面对肆虐的病毒,扬州市中医院医务人员听从党的召唤,奔赴抗疫前线,投入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支队伍中,有一位最年轻的医务人员,她就是扬州市中医院重症病房黄国赟护士,过了春节,黄国赟刚满23岁,是家里的独生女,她说“感谢党对我的信任,在我们的队伍中有很多党员,我要向他们学习,与他们并肩作战,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主管护师汤佳美也说:“我老公是党员,他支持我走向抗疫前线。”32岁的姜晽主管护师,将她年迈的老妈妈托付给亲戚照料,奔赴战场。面对没有硝烟的战场,医务人员已充分估量战争的凶险,但面对死神,他们不会有半点退缩,他们已做好准备,时刻听从党的召唤,他们坚信,在共产党的带领下,他们会经受住任何严峻考验,打赢这场防疫战。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扬州市中医院党委在当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严峻斗争中,号召全院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一致,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第4篇:医院医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感人 事迹材料 范文★
庚子冬春跨年,一场突如其来、态势凶猛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阴影,笼罩荆楚大地,蔓延波及全国。经历过抗击禽流感、非典等疫情严峻考验的复兴人,此刻又迎来了一场新的战役。
人民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疫情来临的时候,勇敢的白衣天使不顾个人安危、不需要任何理由冲在最前头!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诊断、医疗救助和院感防控等工作,进一步加强规范化诊疗,确保医疗救治工作始终平稳有序,院领导高度重视,结合我院实际,在全院多次组织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培训讲座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检分诊演练。并每日进行会商,多次修订我院工作流程及预案,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我院感染科共计26名职工,节前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已有2名职工倒班离京看望家人,腊月二十九晚接到全员在岗的通知后,立即购买返京车票返岗。李晓鹏、王芳等同志都退掉了原本出行的车票,加入到一线的工作中。在京的同志们都加班加点在岗值守,自觉为其他班次同志分担工作,在主任、护士长的劝说下才回去休息。一个个感人的瞬间,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大家用行动互相支持、鼓励着。
全员战“疫”,众多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奔赴一线:
护士马奇志给护理部主任写了一段请战书:我在得知武汉疫情不断扩散,北京出现五例病人的时候,作为在防治传染病战线上工作多年的一名共产党员,曾经经历过非典、h1n1、h5n9疫情的老护士,深感这次疫情的严重性。在今后的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中,我将积极听从院领导的部署,配合科室领导的工作,利用自身优势,发挥临床防控经验,为防控工作做自己的应尽的工作。在未来的日子里,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共产党员,想到人民群众受到疫情的折磨,我感到心如刀割,心急如焚。我强烈要求到疫情第一线参加医疗救援工作,以实际行动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不怕牺牲舍己救人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履行一个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请领导能够批准我的请求。
大夫赵振山身体一直不好,原来从事科室简单的外围工作。这次新型病毒疫情,科室人员工作量增加,科室把每天上报的大报表以及为科室同志发放餐饭的工作给了他。他认认真真应对每项工作,任劳任怨。大家纷纷表示:老赵变了!
科室护士长韩华,不仅是科室的好管家,同志们的知心大姐,长期的院感工作经历,早已经成为西城区院感专家组成员。不管疫情什么样,她始终按照传染病管理流程按部就班的进行消毒隔离,不会减少任何步骤。大年三十,科室已经住进疑似病人,同志们轮流进入隔离病房,她加完班回家给全科在岗人员包饺子并连夜送到医院,陪伴大家度过这个难忘的除夕之夜。
科室主任叶寰,不顾家中生病的孩子,时刻用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冲在诊疗的第一线,默默奉献着……科室里这样的默默奉献者比比皆是,他们诠释着希波克拉底、南丁格尔的誓言,诠释着“精诚博爱”的复兴精神。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患难时刻,更见“复兴人”坚守的力量。
第5篇:医院医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感人事迹材料范本★
在赴鄂支援的征途上,一对夫妻牵手相约: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第一线一起战斗。他们是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急诊创伤外科主管护师李明慧和她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的丈夫。2020年春节前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然袭来,形势日趋严峻。作为一名普通的医护人员,李明慧主动请战,要求作为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赴湖北参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申请驰援湖北时,李明慧没有考虑到家中未满3岁的孩子,没有考虑同为医护人员的丈夫,没有考虑家里的父母,心中牵挂的是湖北疫区,牵挂的是每一位亟待救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进入湖北,李明慧按照安排到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到达受援医院,李明慧与同事们首先前往各个相关部门进行专业培训,学习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观看了吴安华教授、蒋荣猛教授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相关培训视频,并熟悉掌握防护流程,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认真落实“培训到位、再进病房”。穿起战袍,白衣战士们立即投入到战“疫”工作中。脱下防护衣后的白衣战士的脸上被护目镜、防护口罩、隔离衣勒出了深深红色痕迹,布满了“美美的”印记。面对脸上横七竖八的印记,她们却用歌词“你笑起来真好看”来互相赞美,面对困难,她们毫不退缩,面对疫情,她们勇敢微笑。在湖北的第4天,李明慧始终没有告诉父母自己已经奔赴湖北支援疫区,中午休息时,她接到家人的视频通话,看着父母苍老的容颜,李明慧强忍泪水,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爸爸、妈妈,不用担心女儿,作为一名白衣战士,面对疫情时,女儿会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践行南丁格尔精神!”
湖北咸宁这座安静祥和的小城并没有逃脱疫情蔓延的魔咒,截至2月5日18:00,咸宁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人384例,李明慧共为病人做雾化吸入治疗64次,体温监测64人,输液64人,健康教育64人,浅静脉置管9人。伴随确诊病人数量的增长,咸宁市人民医院紧急装修投入使用的十个病区已全部开放,李明慧和她的同伴们护理工作也日益加重。在病区里,面对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这些爱美的女孩们为了节约使用防护物品,一天都不敢喝水,不敢上卫生间,因为每上一次卫生间就意味着又要消耗一套防护用品。每次从病区里出来,因为长时间的工作,护目镜上已经蒙上一层水珠,防护服下的衣服也早已被汗水浸透,鼻梁骨和颧骨被口罩箍得生疼,手上的皮肤也常常泡脱了皮。她们一身疲倦,却目光坚毅,因为她们深信今日的负重前行,终会换来明日的大众安康!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李明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医护人员的责任和当担,诠释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大爱精神。
329 浏览 3 回答
117 浏览 4 回答
196 浏览 3 回答
116 浏览 3 回答
260 浏览 2 回答
81 浏览 3 回答
300 浏览 3 回答
306 浏览 2 回答
313 浏览 2 回答
228 浏览 3 回答
322 浏览 2 回答
152 浏览 4 回答
87 浏览 3 回答
201 浏览 3 回答
107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