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茎腐病通过田间的病株、残枝、落叶等越冬,借助风、雨、浇水、农具、动物粪便、种子等传染发病,在23-25度的温度和60-80%的湿度环境中,最有利发病。在重茬种植、土壤湿度大、土质黏性重、苗株黄弱、基肥不足、带病种播种、播种前未浸拌种、播种期较晚等地块上发病多、发病重,水肥充足、温湿度适宜的6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是花生茎腐病发病的两个高峰期。
花生茎腐病是属于真菌性枯萎病,在花生幼苗期病菌首先侵染子叶,使两片子叶发生黑褐色腐烂,然后侵染接近地面的茎基部或者地下根茎部,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展成大型斑块,呈黑褐色,并围绕茎四周扩展成一环形病斑。花生茎腐病危害大,分布广泛,在我国南北花生种植区都有发生,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花生生长阶段的中后期,造成花生果荚腐烂,或者不饱满。
花生茎腐病在我家乡叫做倒秧病,这个病害可以说只要种植有花生的地区就会出现,并且一年当中就有两次发生病害高峰期,第一次发病高峰期在五月中下旬至六月下旬;七月下旬到八月上中旬进入第二次发病高峰期。
花生是我国种植面积比较大的油料作物之一,尤其是在北方为夏季的主要农作物。化生管理相对简单,但是有几种病害如白绢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却需要提前做好预防,一旦防范不及时就可能会造成产量损失。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讲一讲花生茎基腐病的防治方法。花生茎腐病,在我这里被称作倒秧病,对花生生产危害性极大,防控不当,会造成减产甚至绝收,通常村里人种植花生,都会做出相对应的预防措施,尽可能的减少此病害的发生。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此病的病原体是什么?根据其发病原因、传播途经,发病症状,我们采取相对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减少此病菌对种植花生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