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煌主任(中)、陈欣湄主任(左)与台湾髓缘之友协会理事长郑贞源(右)提醒民众,应对骨髓纤维化症状提高警觉。
骨髓纤维化(Myelofibrosis, 简称MF)是一种罕见疾病,常引发腹部不适、吃东西容易饱、疲劳等症状,但这些疾病常被当成老化、遭轻忽。在「别把一切正常化,小心可能是骨髓纤维化」巡回卫教展开跑仪式中,台北荣民总医院内科部血液科主任刘俊煌表示,骨髓纤维化常发生于60岁以上年长者,患者平均年龄67岁,由于骨髓造血细胞产生基因突变,导致种种连锁反应、症状,患者若及时接受治疗、控制症状,就有机会延长寿命、增加存活机率。
骨髓纤维化容易合并产生脾脏肿大 刘俊煌主任分析,根据国外统计,每10万人就有人出现骨髓纤维化。由于骨髓造血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导致造血细胞不受控制增生,此时,不只骨髓细胞大量增生、纤维化,脾脏、肝脏也容易因造血组织、血球异常增生而肿大,以脾脏来说,正常脾脏约10公分大小,发病时,脾脏可能肿大成20公分,进而压迫其他消化器官。
骨髓纤维化及时治疗有助延长寿命 骨髓纤维化症状包括疲劳、体重下降、夜间盗汗、腹部不适、活动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搔痒、骨头疼痛、发烧、吃东西容易饱、贫血、血球增加、减少等。刘俊煌主任指出,骨髓纤维化患者如果没有接受治疗,平均存活期只有6、7年,治疗方法以骨髓移殖为主,但年长者若接受骨髓移殖,治疗风险较高,若以标靶药物治疗,可帮助减轻症状、延长寿命,并维持患者生活品质。
骨髓纤维化卫教展开跑! 为了让民众多了解骨纤维化十大症状,社团法人台湾髓缘之友协会与台湾诺华特别举办「别把一切正常化,小心可能是骨髓纤维化」巡回卫教展,这次活动与台北中山医院家庭医学科医师、知名插画家陈欣湄合作,将十大症状以可爱插画形式呈现,并设计成明信片格式。这次卫教展于6月8日至6月21日于台北荣民总医院开跑,民众可于触控萤幕亲手写下对家人的关心,并上传至社团法人台湾髓缘之友协会粉丝专页,或下载后传给亲友,透过文字的力量,表达对亲友的关心。
对骨髓纤维化症状应提高警觉! 「别把一切正常化,小心可能是骨髓纤维化」卫教展也将于8月在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9月在亚东纪念医院、10月在高雄荣民总医院陆续登场,民众可至现场亲身体验。陈欣湄医师表示,透过这样的卫教宣导活动,希望民众对这种疾病多一层认识,出现相关症状时,也可以提高警觉、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