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瘘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痔瘘的主要症状有便血、疼痛、脱出、局部分泌物增多和排便困难等。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加之外感风、热、燥、湿之邪, 内伤六淫七情等因素所致。按照解剖部位不同,痔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临床流脓:肛旁有一溃口,时流脓水是肛瘘的典型症状。流脓可时多时少,外口可时封时溃。过于疲劳时,脓水增多,严重者可有粪便流出。疼痛:肛瘘一般无明显疼痛,当外口封闭后,或脓水流出不畅时,瘘管内压力增大,可出现疼痛、坠胀感,多于脓水流出后迅速减轻或消失。也可因内口较大,粪便流入瘘道而疼痛,排便时尤其明显。瘙痒:因脓水不断刺激肛门周围皮肤所致,严重者可出现肛周湿疹。全身症状:高位肛瘘脓出不畅时,可有发热、发冷、食欲减退、便秘、小便黄赤或排出困难、脉滑数等表现。反复发作者可见贫血、消瘦,结核性肛瘘可有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表现。诊断化脓性肛瘘的外口较小、凸起,脓水黄稠,急性期可见局部肿痛,高位肛瘘可伴全身症状。结核性肛瘘的外口较大、凹陷,周围皮肤暗紫色,脓水稀薄,夹有败絮样组织,并可伴有结核病的全身表现。低位肛瘘可在皮下触到硬条索状瘘道,高位或结核性肛瘘一般触及不到明显的条索状瘘道。肛门指诊可在相应内口处触及凸起的小硬块,中央有凹陷及压痛。肛门镜检查可在齿线处见到感染的肛窦,可有脓性分泌物溢出,于外口注入美蓝后可帮助寻找内口。探针由外口进入可探寻到瘘道及内口,但忌用强力,以免造成假道。病理诊断可明确瘘道的性质,有报道病史超过十年者,10%的瘘道可发生癌变。鉴别1.化脓性汗腺炎:也称为大汗腺炎,多发于大汗腺的分布区,如会阴区、腹股沟、腋窝处,有多个溃口,瘘道走行于皮下,涉及范围广,不与直肠相通。2.骶尾部结核:发病缓慢,破溃后流清稀脓液,溃口凹陷,经久不收,可见食欲不振、低热、盗汗、咳嗽等结核病症状。X光片可见骶尾部骨质损害和结核病灶。
痔瘘其实是中医上对肛瘘的一种称法,事实上是传统口中所指的肛瘘,肛瘘由于肛周脓肿,因为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导致后遗症,主要特点在肛周皮肤有外口,在直肠肛隐窝处有内口,外口与内口之间有肛瘘的瘘管.痔疮由于肛周皮下,跟直肠黏膜下静脉病理性曲张,导致的静脉团块.
大家都知道,人体内有丰富的血管网,血液在不停地流动着,保持着人体的健康,而一旦哪个地方的血液循环出现了问题,人体就会出现相应症状。 人是直立行走动物,肛门位置较低(动物不得痔疮),由于重力作用肛门周围血管承受张力较大,再加上久坐久立、天气变化以及过食辛辣食物、生活不规律、年迈体虚等都可致肛门周围血管流通不畅、血液发生瘀结,致血管屈曲扩张形成血管团,这个血管团或者肿块就叫痔疮。 痔疮,此语来自希腊语,痔疮是一种容易出血的疾病。 痔疮的狭义概念是直肠下端、肛管和肛门部位动静脉血管丛瘀血、屈曲和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瘤。这些血管瘤柔软而富有弹性。 肛门周围皮肤的发炎、水肿或皮下血栓,甚至结缔组织性皮垂或皮瓣也均列入痔疮的范畴。 痔疮是人体的正常部件,无需诊治;只有当它们出现症状或长得太大时,才被认为是一种病理状态,即痔疮病,这时才需要诊断和治疗。 在痔疮病人中, %的病人有症状,而的病人却没有症状,这说明无症状的痔疮病人是大量存在。 我们所提到的痔疮,实际上是指痔疮病,即那些有症状和给身体带来危害和痛苦的痔疮病人。
华夏五千年,历史文化渊源流长,中医医学博大精深,而肛肠疾病更是从中国古代医学史上就已被历代医学家所重视。据历史记载,传统中医对肛肠疾病的治疗方法对现代在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医学家就提出了“痔”、“瘘”的病名,后为世界医学所采用,沿用至今。《庄子·列御寇》有:“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提出痔疮病名,后被医学界采用。《淮南子》有“鸡头已瘘。 ”提出肛瘘。《内经》对肛肠解剖、生理、病理等有详细论述,还对便血、泄泻、肠覃等肛肠疾病作了论述。《难经》最早记录了肠息肉病,肠道癌。 《灵枢肠胃篇》记述了结肠、直肠的长度、大小、行走。《灵枢·水脏篇》最早提出肠道息肉的病名。《灵枢·刺节真邪篇》最早描述了肠道肿瘤。《五十二病方》最早记录痔结扎术、切除术等。 《神农本草经》首载了脱肛病名,提出五痔病。 《伤寒论》张仲景首创了肛门栓剂和灌肠术,《伤寒杂病论》发明肛门栓剂蜜煎导、灌肠术。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记述了针灸治疗脱肛、痔、下痢等肛肠的方法。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详列痢候四十种,对肠道病进行了较全面记述,对一些病认识比较深入。唐·孙思邈 《千金药方》、《千金翼方》首载了用鲤鱼肠、刺猬皮等治痔的脏器疗法。王焘《外台秘要》引许仁则论痔:“此病有内痔、有外痔、便时即有血,外无异。 ”首创了利用竹筒作为灌肠器的盐水灌肠术。宋、元、明三代,我国肛肠专业有了很大发展。首先是宋《太平圣惠方》创造了将砒容于黄蜡中,捻为条子,纳痔瘘疮窍中的枯痔钉疗法,并发展了痔的结扎术。《魏氏家藏方》详述枯痔方法及过程。记述痔科专家。从明《普济方》记载的宋朝痔科专家临安曹五为宋高宗用取痔千金方治愈痔疾,至宋代已出现治痔瘘的专家和专科医院。明朝许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引《永类·钤方》肛瘘挂线术,发明肛瘘挂线疗法。明朝陈实功《外科正宗》总结枯痔、挂线、内外痔疗法。明朝薛已《薛氏医案》提出肛门病的发生与局部气血运行不足有关。赵濂的《医门补要》对肛瘘挂线、异物入肛、先天性无肛门症的手术方法有进一步的改良和发展,反映出我国肛肠外科在清代有新的进展。 公元前770-前221年《山海经》《庄子》: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了痔病名,后被世界医学所采用《五十二病方》:最早记载了痔结扎术、切除术等。提出蛲虫命名《内经》:最早记述肠息肉病,肠道瘤症及大肠肛门解剖、生理等《难经》:记述肛门解剖《神农本草经》:提出脱肛、五痔病。公元25-220年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发明肛门栓剂蜜煎导、灌肠术。提出肛肠病辨证施治原则公元251-282年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记述针灸治疗肛肠病的方法、穴位。首载肛门与阴道、尿道合并症。公元610年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详载多种肛肠病,提出痔瘘病名,痔导引术。论述五痔名称。公元581-682年孙思邈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记述了痔瘘脏气疗法及通过面、舌、鼻等处栗疮、斑点诊断肠道寄生虫。公元752年王焘 《外台秘要》:提出内外痔分类法、首载竹筒盐水灌肠术、公元982-992年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发明枯痔钉法,发展痔结扎术。明确痔与瘘的区分。公元1220年魏岘《魏氏家藏方》:详述枯痔方法及过程。记述痔科专家。公元1281年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进一步将痔分为25种。公元1528年薛已《薛氏医案》:提出肛肠病与局部经络气血不足有关的见解。公元1556年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首载《永类钤方》发明的肛瘘挂线疗法。公元1617年陈实功《外科正宗》:总结发展枯痔、挂线、内治、外治等疗法。公元1665年祁坤《外科大成》:描述了肛管直肠癌、肛裂等病的症状。公元1723年《图书集成医部全书》:系统整理有关肛肠病的历代文献。公元1834年高文晋《外科图说》:绘有我国设计创造的多种肛肠科精巧手术器械。公元1883年赵濂《医门补要》:详述异物入肛、先天性无肛门症等手术方法。
肛门痔瘘。治疗肛门痔瘘的保守方法和外科手术方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里仅举一个令人惊奇的环切术。《五十二病方》强调:混合痔合并瘘管者,杀狗,取出膀胱,用竹管从其孔插入膀胱,再将狗的膀胱及竹管一并插入肛门,从管吹气入,狗膀胱即膨胀,然后慢慢将膨胀的膀胱向外引出。此刻,即可用刀徐徐切除其痔与瘘管。术后用黄芩等药敷贴伤口。很显然,公元1877年怀特氏始用环切术,但他所用的不是狗膀胱,而是用木橛子塞入肛门然后拉出使痔瘘内容暴露视野,进行切除手术。我们不怀疑怀特氏环切术比《五十二病方》的手术要高明很多很多,但其所用之木橛与膀胱,两相比较,《五十二病方》的水平,不知比怀特要高出多少倍。令我们惊奇的是,早怀特氏2000多年,在这个领域的我国医学家对治疗这种比较复杂的肛门疾病,已经达到了与19世纪欧洲相似的成就。
痔疮可以在肛门处出现突出的肉球,另外可以引起疼痛症状,这是属于外痔的表现应多吃新鲜蔬菜少吃辣,如吃芹菜、菠菜、大白菜、韭菜、南瓜等以利于排便,一些粗粮,如荞麦、高粱、玉米等也是不错的选择。同时少吃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要按时排便,最好在每天早晨起床后立即排便,一旦有便意要及时如厕。大便干燥时,可在每日清晨饮一杯清淡盐水,怭要时可以吃一些缓解便秘的药物。对于痔疮患者来说,比起蹲坑,坐马桶更好。提肛运动对于改善肛门局部血液、锻炼肛门括约肌功能,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有痔疮的病人,可以在便后或临睡前联系肛门内吸上提运动,每次放松紧缩运动30次最后在使用一些达必康抹在痔疮的位置,一般只要一个月左右,痔疮就会好转的。以上祛除痔疮都是很不错的,但都是要坚持的。
痔瘘是痔疮,肛瘘,肛裂,肛周脓肿等肛周疾病的统称,发病机理是直肠末端的黏膜下层和肛管,肛缘壁皮下静脉血回流障碍,形成曲张,淤积,慢性炎症刺激组织细胞,形成像静脉瘤样团块组织,按发生部位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按轻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肛瘘是肛管直肠同肛门周围邻近组织器官因病理原因形成的不正常瘘道,造成粪便,分泌物外渗,溢出。造成痔瘘,肛周疾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一是饮食原因,饮食不节,过多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二是长期便秘,大便不畅,久泻,久痢等;三是长期负重运行,久坐,久站等;四是女性妊娠、分娩,肝硬化疾病等。痔瘘肛周疾病虽说不是危及生命的重病、大病,但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及大的痛苦,长期及复发性感染,但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及大的痛苦,长期及复发性感染,还会严重影响别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早期彻底治痔瘘病会给广大患者带来新的幸福生活。 复制的 人家讲的,你看一下,觉得对不对,不对就算了~
287 浏览 8 回答
163 浏览 7 回答
82 浏览 3 回答
140 浏览 9 回答
298 浏览 6 回答
302 浏览 6 回答
213 浏览 7 回答
310 浏览 10 回答
212 浏览 7 回答
354 浏览 6 回答
88 浏览 7 回答
342 浏览 5 回答
211 浏览 3 回答
218 浏览 5 回答
128 浏览 9 回答
258 浏览 6 回答
131 浏览 3 回答
313 浏览 5 回答
80 浏览 2 回答
271 浏览 8 回答
172 浏览 5 回答
217 浏览 5 回答
90 浏览 3 回答
248 浏览 2 回答
91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