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初,在法国戛纳召开了有美、英、法、日、意等国医学界知名人士参加的国际医学大会。会上确定:为了进一步巩固各国红十字会已取得的成就,有必要成立各国红十字会的国际联合会。同年2月1日,由美、英、法、日、意5国组成的“红十字会委员会”成立。同年5月5日,红十字会委员会改名为红十字会协会。后由于伊斯兰国家红新月会的加入和成员数目的增加,1983年10月,红十字会协会在日内瓦举行第三届大会。会议决定修改章程,更名为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协会,后改为现名。该组织的宗旨是在战争中行善和通过人道工作维护和平,主要组织机构有大会,为最高决策机构;执行理事会,是执行机构;秘书处,负责日常事务。出版物有《每周新闻》、《协会》季刊。中国于1919年7月8日加入该组织。 6月,第29届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大会在日内瓦经过投票表决,同意接纳以色列紧急救援组织“红色大卫盾”和巴勒斯坦红新月会为成员,并正式批准将“红水晶”定为国际救援运动的第三个标志。2007年1月14日,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正式启用“红水晶”标志。“红水晶”标志与该组织现有的“红十字”和“红新月”标志享有同等地位。标志采用白色背景,图案为一个角支撑一个红色方框,形成红菱框。“红水晶”标志为以色列提供了行动方便。1949年以来,以色列紧急救援组织“红色大卫盾”一直寻求加入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但因宗教原因拒绝使用“红十字”或“红新月”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