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双氟芬酸钠栓对高热患儿具有退热作用快,维持时间长,使用方便、安全,无明显胃肠道反应等特点。题名】双氯芬酸钠栓与对乙酰氨基酚栓治疗小儿急性发热对比分析【作者】郑军【机构】武汉大学医学院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湖北武汉430016【刊名】《儿科药学杂志》 2007年第13卷第6期,21-23页【关键词】双氯芬酸钠栓剂 对乙酰氨基酚栓 发热 儿童【文摘】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栓剂和对乙酰氨基酚栓在儿科临床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选择退热药提供参考。方法:100例急性发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双氯芬酸钠栓0.5mg/(kg·次),肛门给药;对照组予对乙酰氨基酚栓10mg/(kg·次),肛门给药。结果:观察组的起效时间[(41.63±3.71)min]短于对照组[(55.19±5.11)min],维持正常体温的时间[(7.31±1.62)h]长于对照组[(6.57±1.73)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氟芬酸钠栓对高热患儿具有退热作用快,维持时间长,使用方便、安全,无明显胃肠道反应等特点。
著作 部;论文SCI 10 篇;国内核心1篇;国内一般2篇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浓度. 医药导报. 2006, IF: 0, 第一。2.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浓度. 儿科药学杂志. 2006, IF: 0, 第一。3. RP-HPLC同时测定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浓度. 海峡药学. 2007, IF: 0, 第一。获奖、成果:校级1项;
余瑜,男,1960年出生,重庆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院党总支委员。重庆市首批药物化学专业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医科大学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系重庆药学会理事,药物化学专业组副主任委员及中药与天然药物专委会委员,重庆药品监督局药品评审专家,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师职评会化学学科组成员,重庆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儿科药学》杂志编委。从1995年开始招收硕士生,2001年开始招收博士生,已培养博士生3名,硕士生5名。正在培养博士生4名,硕士生9名。
304 浏览 6 回答
298 浏览 6 回答
132 浏览 3 回答
179 浏览 6 回答
189 浏览 6 回答
113 浏览 7 回答
264 浏览 3 回答
113 浏览 3 回答
288 浏览 3 回答
241 浏览 3 回答
92 浏览 5 回答
358 浏览 3 回答
213 浏览 6 回答
149 浏览 6 回答
340 浏览 5 回答
87 浏览 4 回答
266 浏览 8 回答
303 浏览 3 回答
93 浏览 6 回答
326 浏览 5 回答
126 浏览 2 回答
344 浏览 7 回答
264 浏览 5 回答
297 浏览 4 回答
153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