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学院主持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社会发展基金2项,市厅级项目10项,校级项目10项。近5年获市科技进步奖3项,公开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60篇,其中SCI收录10篇。此外,经过不懈努力,获得“江苏省生命化学基础实验室示范中心”建设经费、“中央与地方共建公共卫生学院实验室”建设经费及“南通市化学物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公共技术服务性平台”建设经费共450万资助,用于教学实验室的硬件与软件建设,大大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促进了教学。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特别是教学改革和研究方向的合作,05至06年参加全国性教学经验交流会6次。有一人登上美国讲台,到Idaho州立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讲学。另有2人分别赴加拿大和德国进行学术访问。学院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7人;有1 人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有2 人获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有1人获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带头人,有1人获南通市中青年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有1 人被评为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有1 人被列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有1 人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培养对象。有1人被评为南通大学2007年必胜达杯“我最喜爱的老师”。有3人被评为南通大学优秀教育教学工作者。该学院是江苏省预防医学会理事单位,江苏省环境诱变剂协会理事单位,南通市农药协会理事单位。有1人担任(2007-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医药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有6人担任国家级及省级期刊杂志的副主编、编委及常务编委;有5人在省部级学会担任副理事长、理事职务。通过要求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接触现场,培养专业兴趣,巩固专业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活动和组织能力,使学生全面素质得到拓展和提高。培养出 “厚基础,精专业,能力强” 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具有创新能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才。2004至2007四年来,报考研究生平均录取率;四级英语平均通过率;六级英语平均通过率;毕业生平均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