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个范文 喉癌术后复发的影像学诊断论文作者 论文导师 佟凯,论文学位 硕士,论文专业 耳鼻咽喉科论文单位 大连医科大学,点击次数 论文页数 39页 背景:喉癌术后潜伏着复发的危险,因此,如何及时或早期发现肿瘤复发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喉癌术后的患者,在随诊过程中,定期联合应用间接喉镜和纤维喉镜检查,能够识别大多数局限于粘膜表面复发的肿瘤。而影像学检查尤其是CT对发现喉癌术后患者的局部复发起着关键作用,它主要用于观察复发的肿瘤侵及喉粘膜下及深层组织的程度。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复发肿瘤的位置、范围及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对临床上进一步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增强CT对喉癌术后的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甚至远处转移均能提供十分明确的诊断依据。喉癌手术后,正常的解剖影像标志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为了辨认这种改变,判断是否有肿瘤复发、以及恰当地估计复发肿瘤累及的范围,我们应该熟练掌握其术后影像结构特点及复发肿瘤的影像特征。因此,本文分几种经典喉切除术式来综述喉癌术后的组织结构改变以及肿瘤复发的影像学特点,供耳鼻喉科临床医师在喉癌术后复发的诊断和治疗上参考。 目的:分析喉癌术后复发患者的影像学(主要是CT方面)表现,进而为喉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再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及本科的喉癌术后复发的33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复发部位包括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三个方面,均有病理证实为肿瘤复发。 结果:声门型喉癌复发21例,声门上型喉癌复发11例,声门下型喉癌1例.局部复发12例,淋巴结转移10例,局部复发并淋巴结转移10例,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肺转移一例。在复发性的喉肿瘤中,MSCT多显示形态不规则或欠规则的肿块或结节状,密度不均且不均匀增强,肿块大者可见其中心区不规则形低密度坏死区,其周围结构常受压、受侵。CT增强扫描后往往能勾划出复发灶的边缘。而对于复发性喉癌合并的已清扫的淋巴结床复发或新出现的淋巴结转移来说,CT检查也显示出它的优势,因为CT增强扫描图像能准确地判断出局部淋巴结有无肿大。在发现的21例转移淋巴结中,16例转移淋巴结表现是颈内静脉淋巴结的直径大于10mm或15mm,5例为增强CT扫描见淋巴结边缘强化,中心有低密度或坏死区。远处转移为双肺转移一例。 结论:喉癌患者术后影像定期随访很重要,增强CT是评价喉癌术后患者有无复发必要的检查方法,对评价颈部复发的准确性明显优于临床触诊。做为耳鼻喉科医师应该了解各种喉手术后的残喉组织结构特点及术后复发的影像学特征,在随访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复发率高的喉癌患者更是如此。喉癌术后复发的患者在影像上常有特定表现,掌握好其特点,可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