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在众多人眼中似乎成了没出息的代名词,改变孩子的惰性成了家长头疼的问题。孩子懒惰成性到底是基因所致还是后天环境影响呢?本文将从以一个小白鼠实验为你揭开其中的真相。
密苏里大学兽医学院的教授弗兰克·布思(Frank Booth)与博士后研究员迈克尔·罗伯茨(Michael Roberts)做了一项关于某些基因特征可能影响人懒惰的实验。
实验过程
①首先弗兰克·布思和迈克尔·罗伯茨选择了一批健康的老鼠;
②研究开始,他们分别将这些老鼠分别放到带转轮的笼子里,并开始测量他们6天之中每天的主动奔跑量;
③随后让其中跑得最多的26只老鼠互相繁殖,让跑得最少的26只老鼠也互相繁殖,如此繁殖重复10代;
④观察跑得最多的和跑得最少的老鼠最后的奔跑量。
实验结果
实验发现,跑得最多的老鼠繁衍10代后,它们的奔跑量仍然比跑得最少的老鼠多。弗兰克·布思和迈克尔·罗伯茨经常这次实验成功选育了表现出极端好动或极端懒惰特征的大鼠。研究者们对实验中的每只老鼠都进行了RNA深度测序。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两类老鼠之间存在着基因的差异从而导致了老鼠奔跑量的差异。也就是说决定老鼠是否爱运动与其基因遗传有关。
从老鼠实验引申到人类的“懒惰”
以上实验均是科学家通过研究动物得出的结论,那么放到人类身上呢?目前只有部分研究显示,人体身上同样也有多巴胺分泌器,当多巴胺分泌过多时人会更具有“惰性”,但到底具体是哪个基因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人的惰性还有待研究。不过可以证明的是,孩子懒惰与遗传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虽然有实验证明孩子的懒惰与遗传有关系,但是决定孩子懒惰的性质的影响程度大多源于后天因素的影响。先天的懒我们无法去改变,但是后天环境所导致的孩子的懒惰,家长不能纵容或是忽视,毕竟这会影响孩子的人生。
家长的言传身教
常言道: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长如果整天在家懒懒散散,做起事情来拖拖拉拉,想着依靠他人。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也会变成这样的性格。在孩子幼年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几乎是全部性的。
不良环境的影响
邻居家孩子小红从小跟着父母在家里养成了良好的吃饭前洗手的习惯,结果去乡下奶奶家住了半年回来,看到什么就吃,从来不管手是否干净。
如果孩子结交了一些有着不良习惯的朋友或是处于不良环境中,那么孩子变懒真的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幼年时期的孩子性格习惯处于形成期,并没有彻底地定型,很容易被不良习惯所影响。
家长的过度“溺爱”
目前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孩子的任何事都采取包办式态度。孩子需要干的事情,家长都手把手帮忙干好。久而久之孩子就容易形成懒惰的习惯,什么都不想干,都指望着别人给他干好。
孩子犯懒,重要的两个原因是:一是孩子没有形成“后果”观念;二是内心指望着别人给他做。纠正孩子的“懒癌”,得从塑造孩子的自律性开始,逐步训练并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从而达到根治的效果。
父母做好榜样很重要
孩子经常性地犯“懒癌”,不外乎一开始的教育没到位。家长在要求孩子的孩子,首先自己先做到再说。这样家长在纠正孩子的行为时,才不会被孩子一句“你不也这样吗,我为什么不行”顶回来。从此失去了在孩子心中的榜样的力量。
所以家长在平时给孩子树立起做事情的正确榜样很重要,这样在孩子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就会以家长为模板去努力和约束自己。
培养孩子的“后果”观念
幼年时期的孩子是没有后果观念的,这件事我现在不想做,明天再做吧,这件事很可能因为孩子懒,最后不做了。在孩子的意识里,他们不知道这件事不做会产生什么后果。比如孩子今天因为太晚了不想刷牙,家长此刻怎么做能够让孩子乖乖刷牙呢?
家长可以这样说“宝贝,今天你要是懒不刷牙,那以后可能就吃不了糖了”。
在治疗孩子的“懒癌”时,把后果和孩子讲出来,让孩子明白这次我犯懒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从而让孩子自动完成当前的事情。
孩子的事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孩子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完成,过于包办式育儿会让孩子形成严重的心理依赖。“这件事我可以不做,因为有人会帮我做”,这种依赖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家长从小要培养孩子处理自己事情的能力,这是一种自理能力的培养,同样也是治疗“懒癌”的手段。
家庭里立规矩很重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爱孩子没有错,但一定要有原则。孩子喜欢一出去就买玩具,经济较好的家庭可以满足,但一定要有前提“自己的玩具要自己收纳好,而且不需要的玩具必须想到处理办法”。和孩子定好规矩,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勤劳的习惯,还能培养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
孩子犯“懒癌”这种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是有诸多不利的,形成的原因大多取决于后天家长的影响或是长期缺乏正确的引导。后期纠正起来可能家长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但不纠正对孩子的影响却是一生的。尽早地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尽早解决才是首要任务。
帮助孩子理解自律的好处幼年期的孩子可能无法理解自律是什么意义,家长平时可以给孩子讲解一些名人自律的小故事来让孩子明白自律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