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子宫癌(包括宫颈癌)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而且临床发现子宫癌的发病与年龄无关,年轻女性患此病的也是很多的。得了宫颈癌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哪些人容易患宫颈癌呢?下面就给大家详细地科普一下:
大家需要明白一点:宫颈癌属于高治愈率的癌症,及早发现就有治愈的可能与希望,尤其是在患病的初期阶段,症状一般都不明显,所以只有按时体检才能避免错过治疗的黄金时期。
宫颈癌是发生在宫颈表面黏膜上的癌症,与年龄基本无关,但与性生活中受到的病毒感染有关。虽然都属于子宫癌,由于类型不同、易感染人群及易感染年龄不同,检查和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这一点需要有个清醒的认识。
子宫是胎儿的生长基地,随着胎儿的不断长大,子宫肌肉也会伸张,但作为入口的宫颈却没有明显的变化,只是起到固定子宫、支撑胎儿、防止病菌入侵的“保姆作用”,作用的不同,也导致了癌的成因和性质的不同。
宫颈癌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上皮内病变到上皮内癌到浸润癌。上皮内病变阶段,如果病情较轻微、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会自愈的,也不需要治疗,病情会自然消失,只要定期体检就可以了。
如果到了“上皮内病变”的阶段,就有20%左右的几率转变为上皮内癌了,此时应该积极接受治疗;如果病情不能得到及时控制、进一步发展的话,破坏了上皮下的基底膜,就变成了“浸润癌”。对于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个不幸的事情。
需要指出的是:宫颈癌的发展过程也是因人而异的,临床上发现有患者出现上皮内病变后十几年才转化成癌,由于基底膜很健壮,可以长期维持这种状态。但是一旦基底膜破裂了,后期的发展就比较快了。
疾病也是“挑人”的,通常情况下,心态乐观豁达、体质好、生活环境好以及遗传基因好的人,生病的几率就要小一些。但作为宫颈癌这个“特定的疾病”,以下几种人需要多加注意了:
由于宫颈的位置及功能比较特殊,所以患病人群也就“不是一般人”了,那些性生活比较早、伴侣比较多、怀孕及生育次数比较多以及性生活经历比较复杂的人患病几率要远远高于普通的“正常人”。
只要有了男女之间的生活,无论次数有多少,哪怕仅仅是一次,也有受到病毒感染并转化成癌的可能,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病毒都能引发宫颈癌,比如淋病就不会转化成癌。总之吧,洁身自好是女性预防宫颈癌的一个必要条件。
早期的宫颈癌是没什么症状的,只是在“两人生活”的过程中会出血,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会进一步发展为非正常出血,白带中也会带有血色,同时伴随着腰痛或腹痛。不过你也不必过于紧张,即便是有了这些症状,如果能及早发现并积极治疗的话,宫颈癌也是可以治愈的。
另外有些症状,比如月经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月经量比较多;洗澡时会有血块流出;血块与经血一起流出来等等,这些“不正常”的现象都是需要大家格外当心的。
对于那些患病摘除了子宫的朋友来说,并非就是“世界末日”了,其实摘除子宫对生活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首先从子宫的作用上来看,它只是一个“育儿袋”而已,平时也只有鸡蛋大小,但伸缩性很强,怀孕后期可以装得下千克左右的婴儿及羊水。
其次,即便是子宫摘除了,你的“女人味”依然是存在的,虽然没有了月经,但是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还在,而且雌激素还是可以正常分泌的。
当然了,摘除了子宫以后,膀胱失去了支撑,你去厕所的次数可能会增加,但每个生育过的人也都有过如此的经历,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手术后人的免疫力会有所下降,要及时体检,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
最后,至于夫妻之间的生活问题,基本不会受到影响,手术后的几个月内不要同房,待到伤口完全恢复了,或者是经过医生的允许后,您就可以“一如当初”了,不要有什么心理压力。
总之,宫颈癌很常见,而且还有“发病年轻化”的趋势,但随着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及应用,只要你规范自己的生活、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话,是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如今宫颈癌的死亡率已经有了很明显的下降,所以你还是不必过于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