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中医学论文

论中医学的中和观

2016-09-05 10:0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体系,“中和”作为儒家的主流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从儒家的“中庸之道”,到如今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无不围绕着“中和”这一人文内涵而展开,其对中医理论的构建与临床实践亦产生巨大影响,中医学的生命观、发病观、治疗观与养生观都渗透着中和观的精髓。


  1中和观的涵义


  中和观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贤们在不同时期对“中和”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在西周时期,史伯在《国语,郑语》写道:“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首次阐述了“和”的哲学含义,即事物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状态。春秋时期,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庸》则说:“中者,天下之正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由此提出“中和”的完整概念,并且认为“中和”是世间至善至美的道德。先秦时期,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和”思想发展成熟,并且已成为具有哲学意义的文化。与此同时,中医学也在奠基阶段,作为具有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意义的“中和”思想自然也被吸收进来。因而在中医学理论发展中,“中和”思想起到了指导作用。


  2中医生命观与中和观


  生命观是人类关于如何对待自然生命的一种态度。中医学中的生命观充分体现了天人相应的理念,提倡人的生命活动必须遵循天地自然的法则,顺应自然,才能保证身心健康,不受疾病侵害。


  中医学关于生命活动的中和观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气机升降出人以和为期;第二,阴阳运行均平调和;第三,五行生克制化谨遵规律。《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巳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出人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之孤危。故非出人,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人,无器不有。”说明气的运动需处在动态平衡之中,升降出人各守其位,生长化收藏各运其能,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和谐运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生气通天论》又云:“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这说明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变化,都应以阴阳均平调和为要,阴阳失和是造成疾病的根本原因,保证阴阳的协调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的根本原则。五行生克制化在中医理论构建中已被广泛吸收,它给中医理论带来了系统的概念,基于五行生克制化而构成的中医藏象理论,完美诠释了人体脏腑的相互作用与联系,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指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例如五脏相互制约的表现:肝主疏泄功能的正常,可防止脾胃壅滞;脾胃正常运化,可保证肾水的运行通畅;肾水上济于心,可防止心火亢盛;心火又能制约肺金,可防止肺气清肃寒凉太过;肺金又可制约肝木,防止肝阳上亢。


  3中医发病观与中和观


  中医学认为,生病起于过用。当人体的脏腑气血阴阳出现不平衡的状态,就会导致机体疾病的产生,有可能是饮食,有可能是七情,也有可能是六气的变化,这些本是帮助机体生理正常运行的因素,却因为“过用”,也就是变化超出了一定的度,破坏了“中和”状态,最终导致百病生。


  例如平日里常见的四时之气与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如若正常,都是可被人体所利用的有益之气,可若异常变化,则会变为危害人体的邪气,人体受到邪气的侵害,各种疾病就会出现。例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同时,七情也是如此,正常的生理活动产生喜怒忧思悲恐惊,如果七情不及或太过,则会致病,如《素问,举痛论》中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这些例子都说明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是失去了“中和”的状态,这就是中和观在中医病因学说中的体现。

blob.png

  4中医治疗观与中和观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因而,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就应该以阴阳最终的均衡协调为目标,也就是达到中和观中“和”的高度,保持一种动态的制约。


  中医的治疗讲求顺势而为,根据自然规律进行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僳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如此根据疾病的病位与病性,围绕保持阴阳协调这一核心,拟定出基本的治疗原则。


  中医的用药规律也是谨守中和之道。《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有假者反常。反基者病,所谓时也。”这便是对系统整体的把握,顺其势而利导之,以致“中和”。同时《素问·至真要大论》又提到:“夫五味人胃,各归所喜攻,故酸先人肝,苦先人心,甘先人脾,辛先人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根据中药的药性特点,再结合五脏的制约关系,将五味分人五脏,纠正五脏的偏胜偏衰,使五脏之间恢复平衡状态。


  还有中医治疗法则中的以情胜情法,《素问·五运行大论》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这是一种根据五行生克制化规律而衍生出的治疗方法,以情志的偏胜偏衰,调节脏腑气血阴阳的偏胜偏衰,从而达到机体气血协调统一的状态。


  从治疗原则到用药到情志疗法都体现了调和致中的中和理念。


  5中医养生观与中和观


  中医学认为,“不和则病,不和则治,治则和,和则生,和则寿。”故《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遵循自然界阴阳变化的法则,饮食有节制,运动注意适度,作息有规律,以求达到身心与自然的统一,内外的和谐,形与神、气与血的执中适度。这是对中医养生观最全面的概括,也是中和观在中医养生中的最佳体现。


  相对于中医的生病起于过用的发病观,中医的养生观则强调适度,保证生命状态的“中”,尤为重要。例如《素问·宣明五气》中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过劳或过逸都会造成脏腑气血的失衡,成为致病的隐患。再如《素问·五藏生成》中说:“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这是由于五味过度,通过五脏的相互关联影响了五脏所主。因此,在饮食养生中要充分考虑五脏制约规律,做到谨和五味,食饮有节。在做好饮食管理的同时,精神调摄也需得到重视。《素问·上古天真论》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内心的平和宁静,多一分从容与淡定,维持七情的适度,才能保证气血的调畅,脏腑功能的正常,精神安定内守,形神协调统一。


  6结语


  中医学的生命观、发病观、治疗观与养生观都以中和观为根本,中和观则根植于这四者中,赋予中医基础理论以鲜活的生命力。从中和观出发,我们可以看到中医学中天人相应的生命观,阴阳均调平和的治疗观,把握适度与防止过用的养生观与发病观,强调人与自然,人体本身各脏腑气血阴阳之间协调、和谐、稳定的动态平衡。因此,只有用“中和”观中执中适度、恰到好处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中医的生命观、发病观、治疗观和养生观,才能更好得利用中医药方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徐楚韵、张光霁、申力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