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重新审视“斯密问题”。当前出现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诸多不规范的服务行为。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其片面注重“经济人”的利益追求。而忽视了“道德人”的责任义务。
论文关键词:斯密问题,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经济人,道德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是21世纪初期由政府推行的惠及我国广大农村居民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运行近10年来,新农合制度已极大地缓解了一度困扰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但伴随而来的是日益显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其中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不规范的服务行为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农合制度的惠民形象及可持续发展。当前出现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诸多不规范的服务行为,原因众多,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其片面注重“经济人”的利益追求,而忽视了“道德人”的责任义务。“经济人”和“道德人”是18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阐述人类本性时涉及的两个核心理念,它引发了经济学说史上长达百年的激烈争论,并被学术界称之为“亚当·斯密”问题。对于一定程度上陷入追逐利益的“经济人”“囚徒困境”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重新审视“斯密问题”,无疑对当前规范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有着极为重要的启迪。
一、“斯密问题”的由来
亚当·斯密被誉为西方经济学鼻祖,一生留下两部传世巨著:即1759年发表的被称为经济学“皇冠上的明珠”的《道德情操论》和1776年发表的被奉为“经济学圣经”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所谓的“斯密问题”即由19世纪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根据亚当·斯密在这两部巨著中关于道德利他和经济利己这两种人性论的剖析提出。他们认为,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的人性观是利他的,并以同情心作为其基础,“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医学论文,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1]5而且,这种情感是普遍存在的,不仅仅只存在于那些品行高尚的人之中,也存在于那些严重违反社会法律的人之中,即便是最大的恶棍,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但在《国富论》中,斯密阐述的人性观则是利己的,人类互通有无、互相交易的人性基础不是来自利他心,而恰恰是出于利己主义的考虑。“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不论是谁,如果他要与旁人做买卖,他首先就这样提议:请给我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2]而且,“每个个人都努力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达到最高程度……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只是盘算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 [3]历史学派学者们认为,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将人的行为动机归结为利他(或同情),而在《国富论》中把人的行为动机归结为利己(自私),在同一个人的思想体系中呈现出利他和利己两种相互分裂的人性,就构成了所谓的“斯密问题”。
二、“斯密问题”的解读
作为一名杰出的经济学大师和道德哲学家,亚当·斯密终其一生都在试图对人的本性予以科学的阐释。事实上,亚当·斯密的思想体系里并不存在利他和利己两种矛盾的人性,在其著作里也并没有将利己和利他截然的对立起来论文格式范文。在亚当·斯密看来,利他与利己都应是人类本性的维度之一。因此,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虽然强调了人性利他的一面,但他也看到了人性的多重性以及彼此间的转化;而在《国富论》中斯密虽侧重阐述了人性的利己特征,但也没有否认人性利他的一面。也就是说,“道德人”也有利己心,而“经济人”也有利他心。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借斯多葛学派学者之口指出,人是自利的,每个人生来首先和主要关心的就是他自己,“如果明天要失去一个小指,他今晚就会睡不着觉; 但是医学论文,亿万人的毁灭同他自己微不足道的不幸相比,显然是更加无足轻重的事情”。[1] 165他指出,同情虽然首先作为人的一种道德的本性或道德天性而存在,但这种同情并不不是出于人们的仁慈动机,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怜悯和怜惜,而是指“同感”, 即感同身受。比如当我们看到对准另一个人的腿或手臂的一击将要落下来的时候,我们会本能地缩回自己的腿或手臂;而当这一击真的落下来时,我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感觉到它,并像受难者那样受到伤害,但这并不是对别人真正的同情,而是通过别人身上所遭遇的苦难联想到自己,实际上是打着“同情”的旗帜想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这就是“道德人”的利己性。在《国富论》中,斯密指出,虽然每个人在本性上首先注重的是他自己的利益,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彼此交换,但会在“看不见的手”即市场的引导下促进社会利益,推动历史进步。斯密认为,对于人的自利倾向,我们应当承认其合理性,承认其是人性的组成部分,但他同时强调,自利不等同于自私,“经济人”只是用精明的手段为自己提供所需要的物品与安全,而不是做依附于社会的吸血鬼。斯密进一步指出,“经济人”要获得自身利益还必须兼顾他人利益,即利己的同时必须利他。由于社会中的人的相互依赖性,从交换的角度看,每个人的利益即是自己的目的,又是别人的手段,其经济活动必须是在自己的利益中包含了别人的利益,在别人的利益中又包含了自己的利益。即要实现自利目的,就必须为他人提供其所需要的东西,并通过交换而获得他人所提供的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样,从纯粹利己的动机出发,“经济人”通过一种经济机制的转换,实现了利他的道德目的。显然医学论文,亚当·斯密认为,利己与利他、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可以实现辩证统一,人能够做“经济人”和“道德人”的有机统一体,并尤其强调人类在掌握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身上更要“流淌道德的血液”。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斯密关于“经济人”和“道德人”辩证统一的思想对规范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无疑有着重要的启迪。
三、“斯密问题”对规范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启示
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作为一个既具有公益性质又具有营利性质的社会组织,显然内在地包涵着“经济人”和“道德人”两个基本的方面。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投资主体全球化、产权多元化、服务市场化、医疗机构运作企业化或公司化已成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一大趋势,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这是作为“经济人”的医疗机构生存、发展的需要和动力,是市场经济制度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市场效率、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动力,因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应看到,作为实行一定福利政策如实行由政府推动实施的极具公益色彩的新农合政策的社会公益机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目标是实现农村群众共同的健康利益,其医疗服务应以实现广大农村居民的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为宗旨,而不能以纯商品的形式完全进入市场竞争机制,更不能在企业化的经营中唯利是图,违反行业准则,改变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定位。也就是说,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应该谋利而不失德,在作为“经济人”合理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应该首先作为一个“道德人”而存在,注意协调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不仅“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且能“富而好行其德”,自觉履行社会道德义务,这样才能树立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为自身创造更为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
因此,实现“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和谐统一,这是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真正走出追逐私利的“囚徒困境”的可行之路。但这种统一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社会、政府、医院、医务人员四方共同协作,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共生共赢的和谐态势。首先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这是实现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经济人”与“道德人”和谐统一的核心所在,它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两层内涵。两个层面即政府、社会层面针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激励机制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层面针对内部医务工作者的激励机制。两层内涵则是指激励机制应包括正激励和负激励两个辩证的方面。一个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既能使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作为“经济人”自利的基本要求得到激励和保护,又能使其损害他人利益的心理和行为得到抑制和禁止。一方面医学论文,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提高其社会美誉度,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统筹考虑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及其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各方利益共赢,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其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生共赢关系。另一方面,除了正激励外,还应建立健全负激励机制,即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不规范行为的处罚机制。事实一再证明,一旦惩罚的威胁不存在或者失去效用,道德行为就很难维持。因为当人们发现违背道德的成本代价越来越低甚至变为零,或者说不遵守道德不仅不会给他带来直接损失,反而却可以带来直接利益时,他也就勿须再遵守道德。因此在建立健全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激励机制时,负激励不可或缺论文格式范文。其次是加强医德建设。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建设是实现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经济人”与“道德人”和谐统一的关键。良好医德的形成一方面依赖于制度约束的外在强制,但另一方面更注重医务人员的自省自觉。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以德立国,先哲们不遗余力地传递有关道德的种种信条,即便亚当·斯密也强调人类在掌握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身上更应“流淌道德的血液”。因此,作为在医疗机构尤其是在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这样极具社会公益性机构工作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就更应该自觉培养自己的职业热情,学习职业道德理论知识,把这些理论知识在内化为道德情感,在外化为道德行为,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高尚医德医风。在实施医疗服务行为时,大力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病人、关心病人、方便病人、服务病人,努力提高自身的医德品质,并通过对医疗先进单位及典型人物的宣传宣扬,塑造医务人员的新形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再次是建立完善法律法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奥尔森认为,除非存在强制的或其他的特殊手段以促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否则,有理性的、寻求自身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因此,作为农村社会保障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必须尽快改变当前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医学论文,增强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规范其服务行为,避免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以体现新农合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维护新农合制度的惠民形象。在现今全国性法律出台条件尚不成熟的条件下,可由地方视本地具体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对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对象和范围、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义务、监管机构及其职责、基金筹集、使用及管理、补偿标准及程序、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医疗服务机构行为规范、医药使用及管理、考核及责任追究等相关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以避免新农合实施过程中无法可依的掣肘之制,待条件成熟后再出台全国性的统一法律,从而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惠及亿万农民的系统工程真正进入法制轨道。最后应完善社会监督体系,推动医疗行业中介组织发展。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媒介的作用,加大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社会责任的宣传,积极营造有利于推进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让全社会都 来关注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此外,还应重视医疗行业社会中介组织的培养发展,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行业治理作用。从国际通行惯例来看,专业化的行业协会由于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自律性,故而在相应机构的管理中可以发挥卓有成效的作用。因此,应致力于推进医师协会、医疗机构协会(包括非公经济医疗机构分会)等医疗行业社会中介管理组织的繁荣发展,加强其对医疗服务行业监督、治理的社会功能,从而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监督体系,营造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承担责任的社会环境 。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P5,P165.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P14.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