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中医学论文

养心通脉方治疗冠心病51例疗效观察

2015-07-02 14:4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择的51例患者,在本院内科均已明确诊断冠心病,按1990年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会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属气滞血瘀者16例,气虚血瘀者24例,气血两虚者11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63.5±2.6岁。

1.2、观察方法 患者在观察期间,停服所有治疗冠心病的中西医药物(包括降血脂药),连续服养心通脉方(生黄芪30g、瓜蒌15g、红花5g、降香5g、郁金10g、丹参15g、柏子仁10g、生山楂15g、五味子10g)2~3周,观察服药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及血液粘稠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脂、心电图等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心绞痛发作时,可临时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伴有高血压者,继续常规服降压药。凡伴有心衰及严重内脏疾病者不在观察之列。

1.3 观察结果

1.3.1 症状与体征 疗效评定标准(参考1990年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会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显效为主要症状与体征(胸痛或胸闷、心悸、气短、乏力)消失,不用硝酸甘油等药;有效为主要症状减轻,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含服硝酸甘油量较前减少50%以上;无效为治疗前后基本无变化或加重。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

症状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胸痛或胸闷 43 16(37.0) 23(53.5) 4(9.3)心悸 32 8(25.0) 19(59.4) 5(15.6)气短 36 14(38.9) 19(52.8) 3(8.3)乏力 36 18(40.0) 16(53.3) 2(6.7)

1.3.2 血脂 治疗前后,分别抽血查tc、tg,进行对照,结果见表2。wWW.133229.cOM

1.3.3 血液流变学 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对照观察,结果见表3。

表2 治疗前后血脂改善情况

例数 tc(mmol/l) tg(mmol/l)

治疗前 51 4.82±1.70 2.72±1.47治疗后 51 4.47±1.41 2.21±1.39p值 <0.05 <0.05


表3 治疗前后血液粘稠度改善情况


1.3.4 心绞痛发作次数、用药次数及心电图对比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用硝酸甘油等药次数,并用心电图的st段下移的导联数(nst)及st段下移总和(est)表示心脏缺血情况。结果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用药次数及心电图改善情况

2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老年病,属于祖国医学的“胸痹”、“心悸”、“气短”等范畴。中医认为冠心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是“本虚标实”,所谓“本虚”即指脏气衰微,气血不足。“标实”指痰浊痹阻,血脉瘀滞。正如《内经》云:“手太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故发为本病。益气通心方即具有益气通脉、理气活血之作用,既扶正又祛邪。观察结果表明,本方对于冠心病的症状与体征具有较好改善作用,并能改善患者的血液粘稠度、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血脂及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