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检验论文

糖尿病合并精神抑郁症的临床诊治疗效的相关综

2015-07-16 19:0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于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约70%糖尿病患者伴有抑郁情绪,其中重度抑郁患者的比例可高达35%。糖尿病合并精神抑郁症患者不仅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还会表现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焦虑等一般抑郁症的症状,不仅不利于糖尿病的治疗,还会加重病情从而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1]。本研究将2011年10月-2013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34例糖尿病合并精神抑郁症患者应用黛力新治疗,效果甚佳,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68例糖尿病合并精神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其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45~90岁,平均(65.08±6.72)岁。对照组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43~86岁,平均(64.91±7.5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多尿、多食、多饮、消瘦、腹泻、乏力、肢体麻木等;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FBG)7.5~23.0 mmol/L,餐后2 h血糖(2 h PBG)9.5~31 mmol/L。抑郁症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有一般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诊断:当总分低于8分时为无抑郁;当介于8~17分时为轻度抑郁;当介于17~24分时为中度抑郁;当高于24分时为重度抑郁。所有患者的HAMD评分均高于17分。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取适当运动、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物或应用胰岛素治疗等对症治疗措施。同时,治疗组口服黛力新(10 mg×20片/盒,H.Lundbeck A/S,注册证号H20130126),10 mg/次,2次/d。对照组口服百忧解胶囊(20 mg×7片/盒,PATHEON FRANCE,注册证号H20110442),20 mg/次,1次/d。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FPG、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糖指标的变化以及HAMD评分、临床症状总评分等精神抑郁指标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17.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各项血糖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组的FBG、2 h PBG及Hb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精神抑郁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忧郁情况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的HAMD评分、临床症状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精神抑郁相关指标比较 分
  3 讨论
   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是指患者患有糖尿病之后出现的抑郁症,临床表现为食欲下降、兴趣减退、感到绝望悲观,严重时会有自杀或轻生的想法,这种抑郁症属于继发性抑郁症[2]。当患者获知患上糖尿病后,心理会受到严重的打击,生活各方面均受到影响,严格饮食控制使患者不能享受美食,长期注射胰岛素使患者感到苦不堪言,阳痿使患者郁闷不欢、精神不振,治疗费用昂贵而使其为生活所忧虑[3-4],这些均是糖尿病患者出现抑郁症的原因。反之,抑郁症则可使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还可影响胰岛细胞的功能,加重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紊乱,不利于治疗,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5-6]。
   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了糖尿病合并精神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研究所用药物为黛力新,又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是一种神经阻滞剂,主要作用于突触前膜多巴胺自身调节受体,增加多巴胺的产生和分泌量,增加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的水平,发挥抗抑郁和抗焦虑的作用[7-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的FBG、2 h PBG以及Hb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HAMD评分、临床症状总评分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黛力新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合并精神抑郁症,它可有效降低空腹和餐后2 h的血糖含量,可快速缓解抑郁等相关症状,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红,郑姜钦,吕绍光.解郁方治疗2型糖尿病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40(5):488-489.
  [2]胡凤鸣.糖尿病性低血糖的防治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7):156-157.
  [3]鹿丽,赵莉,晁红梅.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临床荟萃,2009,24(6):537-538.
  [4]金顺华.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5):140-141.
  [5]张立国,李晓哲,周潮,等.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56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2,40(6):117-119.
  [6]陈正龙,陈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101-102.
  [7]李春桂,苗桂珍,朱学敏.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1,30(5):378-379.
  .Diabetes Care,2001,24(6):1069-107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