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提高内镜进修医师的内镜诊疗技术对其进行系统化培训是较好的模式。在进修学习中,按不同的培训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提高进修生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和自信心,从而提高进修效果。
[关键词]进修医师,内镜,诊疗技术
我国消化内镜医师的教育和培训尚没有一个标准或指南,如何在新疆这样多民族地区将一个医学毕业生培养成可以从事内镜检查或手术的医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结合我们制定的培训制度和方法,浅谈内镜进修医师培训的效果。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我院2000~2009年间接收22名内镜专业进修医师,学历:本科14人,大专8人。职称:主治医师16人,住院医师6人。
2.方法
(1)制定培训计划
根据《内科学》、《内镜操作指南》《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6年版)》等,结合我科特色制定培训计划,采取修改条目,设计培训方案,方案经科室负责人核定后执行。
(2)培训形式
按照进修时间和目的不同,对消化内镜医师进修大致可分成几种类型。按时间大致可分成短期3个月、6个月培训及1年的长期训练;按学习和培训目的不同又可分成三个级别的训练,即初级胃肠镜训练、中级内镜训练和高级内镜训练…。
(3)培训内容
根据培训时间设置课程的内容和深度,包括内镜操作的一些指南学习;内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内镜检查的常见并发症与预防;内镜检查的术前准备;内镜检查的术后处置;内镜结构与保养;内镜清洗与消毒;病理活检的方法;常见消化疾病的内镜诊断标准;食管胃镜检查的基本方法,治疗取异物及止血的各种方法息肉切除茹膜切除活检,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胃造凄术、镜下癌症诊断等
(4)培训方法
由内镜中心高年资内镜医生共同组成培训师资队伍,详细分工,按培训计划分别对不同时期来我院进修的22名不同年资的内镜专业医师进行理论讲课、实际操作示教、结合课程内容组织观看实时操作录像,工作中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建立培训手册进行记录,并有带教老师确认签字,完成整个训练后再由带教老师进行定性评价。
(5)培训考核
制定理论和操作的评分标准,每一个专项培训后进行阶段考核,进修离院前再次进行考核,将培训手册留档以外并复印交给原单位。
3.结果
(1)消化道的解剖知识是学习的关键在培训计划中要有2周的理论学习及考核,进修医师对消化道解剖结构的理解将影响到对内镜技术的认知水平,是内镜学习必须掌握的,是每个胃镜医师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充分认识这些结构,不仅能对病变部位进行定位,更有利于熟练电子内镜的操作手法,并能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学习内镜器械性能及管理基础、插镜技术及方法、各种疾病的诊断标准、适应证并发症及其处理活检技术及方法以外,内镜医师应具备消化道内镜检查法的相关知识以及电子胃镜检查流程等。
(2)着重抓好“三个阶段”的带教培训①岗前学习阶段进修生来自不同的基层医院,对内镜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同。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上岗培训前要着重介绍消化内镜室的工作程序,消化内镜发展史,消化内镜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内镜医师的职责、工作中与护士的相互配合。②上岗操作阶段在我科对于初期进修人员现观摩老师的插镜操作示范以及观看操作录像带;我们坚持进修医生第一个月不操作,以看为主,讲解插镜操作手法和技巧,体外进行摩拟插镜操作手法的训练,为进人体内顺利插镜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上岗操作阶段要提前终止不良行为和危险行为。不良行为和危险行为是指操作规范所不允许的不规范操作,对医患双方都毫无益处,甚至引发医疗事故。因此,这一类行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应该在出现苗头的时候提前终止。另外,带教老师及时接替操作是对进修医师的一种保护,也是对病患负责任的表现。③强化提高阶段通过观摩,上岗操作,使其对内镜建立感性认识熟悉内镜下的解剖、标志和部位判断及操作注意事项,进修3个月后可以放手实施具体操作,对进修医师操作时掌握外松内紧原则。
(3)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建立阶段考核制度,在完成每一项培训内容后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使得学员在培训结束后能单独开展业务,从而提高进修效果。
(4)电子内窥镜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不少进修医师学习电子胃镜检查,往往就是只抱着学习操作的目的,以为会操作就是学会了胃镜检查。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必须在学习开始就要纠正。电子内镜检查不仅仅是一项操作,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作出诊断为后续的诊疗行为提供依据,诊断疾病才是内镜检查的重点,只有正确的诊断才使每一次操作有了真正的价值。
总之,电子内窥镜教学是进修医师和带教医师的互动。只有教和学双方共同努力下,在逐步熟练内镜操作的基础上,持续不断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才能真正圆满地完成的电子内窥镜教学培养出合格的内窥镜医师。本文来自《中国医师进修》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