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药学论文

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小儿肺炎的对比研

2015-07-23 09: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儿童肺炎患儿依据不同的给药方式分为二组。试验组用盐酸氨溴索氧驱动射流雾化治疗,对照组用盐酸氨溴索静脉点滴治疗。两组均常规抗炎治疗。结果 试验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盐酸氨溴索可明显改善小儿肺炎症状和体征。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盐酸氨溴索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氧驱动射流雾化组优于静脉点滴应用组。

  【关键词】小儿肺炎,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静脉应用

  小儿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各种年龄段均可见,常好发于3岁以下儿童,易发生并发症 ,尤其是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是小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对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对比性的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我科共收住86例小儿肺炎患儿,上述小儿肺炎病例均按《儿科学》诊断标准执行[1],对病例按住院号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盐酸氨溴索氧驱动射流雾化治疗42例,对照组用盐酸氨溴索静脉点滴治疗44例。氧驱动射流雾化组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平均月龄32.6,平均体重11.8kg。静脉点滴组44例,其中男24例,女20,平均月龄31.8,平均体重11.6kg。二组在性别、月龄、体重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按小儿肺炎抗炎、对症止咳平喘处理,试验组用盐酸氨溴索氧驱动射流雾化治疗,对照组用盐酸氨溴索静脉点滴治疗。

  1.3观察指标:将治疗结果分为临床痊愈、显效和无效三种情况,其中临床痊愈是指1周内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显效是指用药后临床症状缓解,水泡音减少需时超过1周;无效是指临床症状、体征持续达2周以上不见缓解者[2]。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雾化给药组和静脉点滴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总有效率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2.85%和79.5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副作用:试验组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病例发生,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面部发红、哭闹不安症状,停药后症状很快消失,3例出现静脉渗出导致静脉炎,经处理后很快痊愈。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治疗严重呼吸道感染的传统方法是静脉给药,其缺点有:一、有创操作,患儿疼痛不愿意配合,小儿尤其如此;二、全身给药,药物在呼吸道局部的浓度难以达到治疗浓度;三、缺乏改善或支持呼吸功能的措施。小儿肺炎发生时,黏膜易肿胀,分泌物堵塞,气体交换发生障碍 ,导致严重的缺氧和感染中毒症状。缺氧和感染在发病机理中占主导地位。因毒素和炎性介质的释放,使肺循环发生障碍,导致肺淤血、水肿,严重者可致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 缺氧和酸中毒,可引发全身多系统功能损害,按常规治疗很难奏效[3]。氧驱动射流雾化吸入是一种新颖、无创的局部给药途径。氧驱动射流雾化吸入用于治疗各种呼吸性疾病日益广泛,其原理是利用压缩空气或高压氧为动力将雾化的药混合液通过管道吹入较小气道,从而使药物在肺和呼吸道局部达到有效浓度,以达到湿润呼吸道、稀释痰液、扩张支气管、杀菌消炎的作用。氧驱动射流雾化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作用迅速, 疗效显著;与静脉输液相比,氧驱动射流雾化无创、无痛苦,能增加吸入气体的氧含量,对治疗呼吸道疾病起到支持辅助的作用,药物的靶作用集中且明显,减少药物的用量及副作用。此外,氧射流雾化器价格低, 满足一人一具, 有利于防止院内交叉感染。通过试验证明氧驱动射流雾化给药和静脉点滴给药 ,两者的疗效有明显差异 ,而且氧驱动射流雾化更为安全、作用迅速、操作方便,且可避免静脉输液的痛苦和并发症 ,值得临床推广应。

  【参考文献】

  [1]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72-1173.

  [2]马兴玥。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10.16(2):5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