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泡桐属植物的生物活性及药用价值研究
泡桐属(PaulowniaSieb.etZucc)属于玄参目玄参科,是中国本土物种,早已传入越南、日本等地,如今已经分布到世界各地。泡桐属植物的材质由于具有密度小、易加工、耐酸耐腐蚀、防湿隔热等良好的性能,成了制作家具、乐器、航空模型及胶合板等物品的良好材料。泡桐属植物的花大而美丽,还具有一定的香味,可供庭园观赏等用。紫花泡桐因其美丽而曾经一度被美国引进,但由于它生长快速,它的树荫很快就抑制了其他植物的生长,并且因为它容易导致美国树干发生病虫害,所以在美国东南部已经将其列为入侵有害物种。但在我国,由于生长快、材质好、使用价值高而得到广泛的栽植。此外,它还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易繁殖、根深、发叶晚、落叶早等特征,故适合与农作物间作,是平原绿化的重要树种,也适合农田防护林营建、四旁植树和林粮间作等。随着人们的审美价值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泡桐属植物的生物活性及药用价值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
1泡桐属植物的分布与形态特征
1.1分布
除少数边远地区外,泡桐在全国都可以看到其存在的痕迹,有自然分布的,也有人工栽培的,并且一些地方正在引进。在越南、老挝都可以看到白花泡桐。其中,一些优良品种被世界上多数有木材需求的国家引种培育。
1.2形态特征
泡桐属植物的树冠形态有圆锥形、伞形和近圆柱形,而小树树皮平整并且有明显皮孔,其老树树皮会有纵裂。一般情况下是假二叉状分枝,枝对生,几乎无顶芽;除过旧枝,其余全部都有毛生长。其粘性腺毛多种多样,有星状毛、分枝毛、多节毛等,其中星状毛和分枝毛分布繁多,且非常蓬松,因此称作绒毛。叶阔大,且长有长柄,对生,其生命力旺盛的新枝偶尔三枚轮生,为宽卵形或卵形,基部心形,边缘全缘,呈波浪状或3~5浅裂。在幼株中,通常有齿,毛旺盛,无托叶。花通常为白或淡紫色,经常3~5朵成小聚伞花序,总花梗有无以种类而定。入冬以后,总苞和苞片凋零,形成一个由众多小聚伞花序组成的大型花序。其侧枝参差不齐,花序也不均匀,呈现圆锥形、圆柱形和金字塔形。花萼钟状或倒金字塔形,革质,被毛,萼有5个齿,每个略有不同,其后边一枚较大。花冠呈紫色或白色,花冠管基部狭窄,通常从5~6mm处向前弯曲成弓形或骆驼形,并逐步扩大或突然放大,花冠漏斗状钟形或管状漏斗形。除白花泡桐外,其余种腹部均有明显的两条纵纹,里面常常有斑点,其纵纹处为黄色。檐部二唇形,稍稍向后翻转,雄蕊4枚,花柱上端微翘,与雄蕊长度近似相等,子房二室。果实为蒴果,其形状有卵圆形,椭圆形和长圆形等。室背裂开,2爿裂或不完全4爿裂。果皮木质化,有薄有厚,种子小而繁,有少数胚乳,翅膜质。
1.3泡桐属植物的生长环境
泡桐属植物对热量要求较高,对大气干旱的适应能力较强,但因种类不同而有一定差异。对土壤肥力、土层厚度和疏松程度也有较高要求。在怕水淹、粘重的土壤上生长不良。地下水位不足2m时,生长也差。土壤pH值以6~7.5为好。泡桐生长迅速,7~8年生即可成材。在北方地区,以兰考泡桐生长最快,楸叶泡桐次之,毛泡桐生长较慢。不同种类的生长过程有所不同。如兰考泡桐的高生长有明显的阶段性,能由不定芽或潜伏芽形成强壮的徒长枝自然接干。栽植后经过2~8年,自然接干向上生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一般能自然接干3~4次,个别能自然接干5次。第一次自然接干高生长量最大,可达3m以上,以后逐渐降低。胸径的连年生长量高峰在4~10年。材积连年生长量高峰出现在7~14年,这种高峰出现的时间早晚和数值大小,取决于土壤条件和抚育管理措施。
泡桐是一种喜光的速生树种,原产于中国,春季先叶开花,花大,是不明显的唇形,略有香味,盛花时满树花非常壮观,花落后长出大叶,叶密而大,树荫非常隔光,是良好的绿化和行道树种。
泡桐生长非常迅速,十几年树龄的泡桐要比同龄杨树直径大一倍,但生长时间长了,树干会出现中空。由于生长迅速,所以木材材质轻软,容易加工,但也耐酸耐腐,防湿隔热。
泡桐属的物种都是阳性树种,最适宜生长于排水良好、土层深厚、通气性好的沙壤土或砂砾土,它喜土壤湿润肥沃,以pH值6~8为好,对镁、钙、锶等元素有选择吸收的倾向,因此要多施氮肥,增施镁、钙、磷肥。由于泡桐的适应性较强般在酸性或碱性较强的土壤中,或在较瘠薄的低山、丘陵或平原地区也均能生长,但忌积水。泡桐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也较大,在北方能耐-25°C的低温,从中国东北辽宁南部、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至西北部分地区都能生长,各地都有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种类。
2泡桐属植物的分类
自泡桐属1885年建立以来,中外学者对其分类看法各不相同。我国着名林学家陈嵘^以花冠颜色及叶背绒毛稀密为依据将泡桐属分为8种,但这些特征不够稳定,在应用上存在一些困难。后来,美籍华人学者胡秀英根据她多年的研究,对泡桐属的分类进行了整理,将泡桐属定为5种。到1976年,以龚彤为首的学者发表的“中国泡桐属植物的研究”一文中将泡桐属定为7种,虽然后来人们又陆陆续续发现了其他的新种及变种,但在中国植物志第六十七卷第二分册玄参科中依旧用的是7种1变种,故本文依旧沿用7种的说法。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地区的人则将泡桐属植物统称为泡桐。
2.1毛泡桐(Paulowniatomentosa(Thunb)Steud)
毛泡桐,因为其花是紫色的,故又被称为紫花泡桐。落叶乔木,有20m高,其皮灰褐色与白色斑点相映衬。叶柄常有粘性腺毛,叶边缘全缘,经常3~5朵花呈小聚伞花序,侧枝不旺盛,花萼漏斗状,被星状绒毛覆盖。花冠钟状,表面淡紫色,其内面却是白色,其表面被毛,内面却是紫色条纹。果实呈卵圆形,顶端尖锐,4一5月开花,8—9月果实成熟。在北美洲、日本、朝鲜、欧洲以及我国大陆的河南、河北、山东、江西、湖北、辽宁、安徽、江苏等地均有其生长,生存在海拔范围为500~1800m的地区。
其特性对干旱、严寒、盐碱和风沙抵抗力很强,在-25°C以上和38°C以下的气候范围内均可生长,但高于38°C和低于-25°C时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尤其适合生长在北方干旱、寒冷和土地贫瘠的地区。但树形低矮,发育速度迟缓。
另外,该种有1个变种光泡桐(Paulowniatomentosa(Thunb.)Steud.var.tsinlingensis(Pai)GongTong),光泡桐是毛泡桐的变种,分布于我国山东、山西等地。成熟叶片下面毛极其稀少甚至无毛,基部圆形或浅心脏形,是区分该变种与毛泡桐的重要标志。生长环境为山坡或栽培于村庄,可栽培或野生,生长海拔可达1700m。其药理作用有:根能止血、祛风、解毒、消肿;树皮能接骨续损。
2.2兰考泡桐(PaulowniaelongataS.Y.Hu)
兰考泡桐,乔木,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湖北、江苏、安徽等地区,是北方地区生长最迅速的一种泡桐,正是因为其不是每年都生长,而是一次长一段,隔几年之后再长,所以其主干笔直挺拔。树冠稀疏,叶片发育迟缓,其根部发达,生长快。
由于兰考泡桐木质软硬合适,透音效果一流,所以常受到古典乐器制作商的青睐与喜爱。目前,兰考的经济引擎之一就有乐器制作,其提供了全国绝大部分的乐器部件。兰考泡桐的经济价值还在于家具和板材,现已驰名中外,而且形成了规模宏大、人数众多、经济产值高的“泡桐经济产业链”。
2.3揪叶泡桐(PaulowniacatalpifoliaGongTong)
楸叶泡桐,别名长葛桐、胶东桐、楸叶桐、山东泡桐、山东桐、无籽泡桐。树干高大可达20m,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年幼的树皮较光滑,而成熟后即出现浅纵裂。侧枝斜向上生长,树冠椭圆形。楸叶泡桐是药用、观赏、绿化的好手,所以我国许多地区均有种植。
楸叶泡桐喜欢阳光充足的地方,不耐庇荫,比较能耐寒和抗旱。虽然对土壤的性质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是对土壤的肥力要求却十分严格。生长十分迅速,多为人工栽培,但太行山区有野生的。分布于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等地。
楸叶泡桐树有五大好处是分布广。在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中,其中23个都有其自然分布和人工栽培,其分布之广可见一斑。二是生长快。如管理得当,短短几年之内即可成材,其生长之迅速便可知晓。三是材质好。其之所以被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之中,且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究其原因是:密度小,纹理清晰美观,易于保持其形状,并且基本不易燃烧,能防止潮湿,不易被腐蚀和容易变干。四是用途多。楸叶泡桐除了可以用做木材外,其叶、花、果和树皮可用于医疗方面;花可以用来肥沃土地,喂养牲畜,还可以诱捕害虫。再者,其树形外观好看,花清新怡人,叶能净化空气,所以楸叶泡桐不仅可以被用到绿化、木材和医疗等方面,也可以被用到植物保护方面。五是适于农桐间作。泡桐的吸收根88%分布在离地表40cm以下的土层中,而农作物的吸收根90%以上分布在40cm以上的耕作层中,两组数据比较可知,泡桐和农作物根的生长土层是基本错开的,不在同一土层,就不存在竞争土壤水分与肥力的问题。因此,农桐间作是切实可行的。实施农桐间作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且大面积的农桐间作有利于农田小气候的改善。农田小气候的决定因素有风速、水蒸气、湿度等。研究表明,实行农桐间作10年左右的地区,会出现风速降低26%~58%,地面蒸发会减少17%~24%,而空气相对湿度却可以增加11%~29%的现象,这3个方面都得到了改善。由此可见,农桐间作对改善农田小气候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也是楸叶泡桐能得到广泛栽植的原因之一。
2.4白花泡桐(Paulowniafortunei(Seem)Hemsl)
白花泡桐,别名:白花桐、泡桐、大果泡桐、华桐、火筒木、沙桐彭。落叶乔木,主干直,树皮灰褐色;树冠广卵形;叶大,对生,具长柄,长卵形至椭圆状长卵形,全缘或略呈波浪状。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枝、叶、花和果实都是黄棕色星状绒毛,但叶柄、叶片上面和花梗渐变无毛;圆锥状聚伞花序,先开花,后长叶。花冠较大为唇形白色,里面有紫色斑点,还有一定的香味。果实为蒴果,长圆形,顶端有尖锐的部位,种子小而薄且有翅。
白花泡桐的生长习性:偏爱阳光和温和的气候,不太耐寒冷,幼苗必须要严加防寒,尤其是水洼洪涝情况。根扎入土壤深,比较适宜松软、厚度大、排水较好的土地。其好的一点是酸碱度对其影响不大,但通常采用pH值为6~7.5。对严重贫瘠的土地较其他树种强。根系深广,萌芽力萌蘖力强,花期4月,果成熟于10月。在低海拔的山坡、林地、山谷及荒地中均有生长。越向西南地区移动,其生长的海拔越高,可达2000m。在长江流域以南,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区都大量存在。在老挝、越南等国家也有其自然生长或人工栽培的白花泡桐的存在。其用途广泛,可以用作木材、植物绿化和园林欣赏。它的根和皮可用于医疗方面,把根和皮混合捣碎加上白酒,放于肿痛处可消肿止痛。喝其泡的酒可治疗气痛。
2.5台湾泡桐(Paulowniakawakamii)
在台湾本岛和大陆海拔200~1500m的山坡、灌木丛、树林或荒地等地均有生长,大多数都是以野生的方式存在的,目前还没有人工种植。生长在湖南、湖北、浙江、福建、江西、台湾、广东、广西、贵州等地。不太适合大面积人工种植造林,皆因其主干矮小,好的方面是其叶面上有粘性物质,可以抵御虫害。
2.6川泡桐(PaulowniafargesiiFranch)
川泡桐,我国多省有分布,非人工引种栽培。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主要生长在灌木丛中、开阔地、林中、山坡、山坡林中、山坡向阳疏林中。分布于我国浙江、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海拔在300~2000m。
2.7南方泡桐(PaulowniaaustralisGongTong)
高大健壮的乔木,树冠呈伞形,从地面5m以上的地方才会生长枝条。且全部向外伸展。叶片心脏形,全缘或呈浅波状,顶端尖锐,下面密生粘毛。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南、广东等地,已人工繁殖。生长在海拔1200m处。
南方泡桐是台湾泡桐和白花泡桐的过渡品种,南方泡桐与台湾泡桐的不同是其小聚伞花序还有较短的总花梗,花也比较大一些,花冠呈管状钟形,长5~7cm,花萼浅裂。果实近4cm,椭圆形。南方泡桐与白花泡桐的不同,在于白花泡桐的花序狭长几乎呈圆柱状,总花梗更长一些,花冠8~12cm,果实长6~10cm,长圆形或椭圆形。
3泡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人们开始研究其化学成分。最先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是日本学者,随后,相继有不少学者对该属的植物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人们的研究证明了许多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3.1泡桐叶的化学成分
泡桐花先叶开放,当花残败之后,叶就逐渐变得繁盛起来。泡桐树枝繁叶茂,叶片的数量巨大,也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将其焚烧处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了环境。泡桐叶中不但粗脂肪、粗蛋白质的成分较高,而且还有含量较多的铁、锰、锌等成分,对于喂养牲畜来说是再适合不过的了,因为其不仅可以提升牲畜的抵抗能力,而且还有助于牲畜的发育。其叶中还含有杨芹素、山楂酸等许多物质,糖苷和多酣等也在其中0。医疗方面的价值可以体现在治疗痈疽、疔疮、创伤出血等。不同种类的泡桐及同种泡桐的不同时期的泡桐叶中化合物含量各不相同。
3.2泡桐花的化学成分
泡桐花中含有丰富的精油成分,还含有三萜、倍半萜、黄酮类、P-谷甾醇、环烯醚萜苷、苯丙素苷、木脂素苷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燥湿止痢之功能,毛泡桐花在药理上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疖肿等病症,其精油对治疗呼吸道疾病也有一定药效0。黄酮类物质被证实存在于毛泡桐花中,而黄酮是一种优质的抗氧化剂,具有保健功能5。能抗衰老,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功效,并且对于现在人类普遍存在的“三高”问题也有一定的降低作用,还具备抗癌、抗炎等功效。泡桐花的营养成分含量中,粗蛋白的含量为10.8%~14.8%,粗脂肪的含量为3.5%~6.4%,粗纤维素的含量为11.3%~13.6%,灰分的含量为5.4%~6.1%。蛋白质中氨基酸组分齐全,微量元素也比较丰富,钙磷含量分别为0.55%~0.72%和0.21%~0.42%,钙磷含量尤其是钙的含量比玉米和小麦都高67。由此可见,用泡桐花作为饲料可以弥补常规饲料钙不足的缺陷。
3.3泡桐皮的化学成分
杨燕子等通过实验测定了丁香苷在泡桐皮中的含量08,另外,司传颂等也通过柱色谱、薄层色谱等实验方法证明了毛泡桐皮内含有对香豆酸、咖啡酸、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和肉苁蓉甙等化学成分。有专家发现其皮对于痔疮、淋病、丹毒、肌肉损伤等有一定的疗效。
3.4泡桐果实的化学成分
有医学研究表明,泡桐对抗菌和治疗哮喘有一定的疗效。这是因为泡桐果中含有苯丙素和香叶基黄酮等成分&0。另外,泡桐果中还含有桐酸、脂肪油、黄酮类、生物碱等成分,其药理上有止咳、平喘、祛痰、抗菌等作用03。
3.5其他成分
我国学者王文芝等对河南兰考泡桐进行了深入采样分析,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发现了激动素等8种激素,还发现有脂肪酸等多种物质。此外,栗原滕三郎和宋永芳012等对其花精油进行了研究,具体是在色谱和质谱方面,发现有蛋白质和氨基酸等人们必不可少的物质,运用色谱和质谱技术还发现了大量长链和芳香族物质。
4泡桐属植物的药用价值
4.1抗菌作用
芝麻素能够抑制结核杆菌,并且泡桐花的无水乙醇提取物具备广谱的抗菌功效,对黑曲霉、桔青霉、黑根霉、米曲霉、绿色木霉、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被紫葳新苷I抑制,而紫葳新苷I能从泡桐属植物的分析中获得。泡桐花及果实的注射液能够抑制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
4.2消炎作用
泡桐花的有效成分黄酮及其提取物精油和浸膏对鼠类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医治效果M。实验还发现,其浸膏显着增加了豚鼠哮喘的潜伏期,比Dexamethasone更好一些,因而对哮喘病有治疗功效。对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有明显抑制作用,减少炎症。李寅超和他的合作者们完成实验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黄酮和挥发油的作用是通过影响血嗜酸粒细胞的汇集而具有消炎效果的。
4.3临床应用
泡桐不同部位的药用价值在临床当中都有广泛应用,其叶、花、皮、根和种子都可以治疗特定疾病。临床上用泡桐果及花治疗慢性气管炎统计了有1341例,1086例有效,其中病情得到控制的有76例,效果比较显着的有272例。
4.4其他作用
研究表明,止血、杀虫、止咳、平喘、祛痰、治疗手足癣与烧伤、消肿、生发等作用泡桐属植物均具备。目前认为,癌症的发展一般经过始发突变、促癌和突变三个阶段,而泡桐花叶中含有的木犀草素和熊果酸等化合物有抗始发突变和抗促癌的功效,因此其还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综上所述,泡桐属植物在临床方面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其药用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但目前对泡桐属植物的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行得还比较少,对泡桐属植物的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5结语
泡桐作为传统中药,具有疗效显着且多样的化学成分,因此其临床价值和药理活性是显而易见的。目前,人们对泡桐属植物的研究多集中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的种主要为毛泡桐,对其他种研究较少,而对各个植物器官的研究多集中在叶、根、皮部分,茎其次,花最少。对于泡桐属植物药理活性的调研、数据收集和实验分析等还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上。对泡桐属植物不同部分成分的研究进行得还比较少。然而,随着社会进步和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泡桐属植物的研究会提高到一个更新的水平上,本属植物在医疗方面的价值会愈发明显。目前,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重视,寻找绿色健康安全的食品添加剂是今后研究的热点,泡桐属植物很符合这一要求,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作者:姚焕英\高志勇U,王君龙1(1.渭南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陕西渭南714099;2.陕西省河流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陕西渭南714099)
第2篇:探讨重楼属植物的药用价值
延龄草科Trilliaceae重楼属Paris植物有26个种及14个变种,分布于欧亚大陆的热带至温带地区。我国为该属植物的分布中心,有20个种和不少变种,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以西南各省区为多。重楼属植物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中,渍重楼P.一polyphylla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和七叶一枝花P.polyphyllavar.chinensis(Franch.)Hara为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品种。由于长期掠夺式的采挖,缺乏保护,野生重楼资源日益枯竭,重楼属植物的人工栽培日趋活跃。
2014年6月和9月,作者2次深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进行调查,发现全州重楼种植面积大约200hm2。值得注意的是,该州种植的重楼种类较多,包括滇重楼,长柱重楼P.forrestii(Takht.)H.Li,黑轩重楼P.thibeticaFranch.,毛重楼P.maireiH.L6v.,狭叶重楼P.polyphyllavar.steno-phyllaFranch.,皱叶重楼P.rugosaH.Li&Kurita和花叶重楼P.marmorataStearn等,其中以滇重楼和长柱重楼居多,黑籽重楼和毛重楼也占了一定比例。为了探讨重楼属其他种类代替滇重楼和七叶一枝花(华重楼)的可能性,作者对重楼属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其物质基础进行综述。
1重楼属植物的传统利用
重楼属植物在民间常作为传统药物在利用。李恒建立起重楼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后1],重楼属植物的药用种类得到了很好的区分。作者整理了1975年至2014年出版的文献,统计出18个药用种和变种。
重楼属植物的传统利用中,不同种及变种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药用的18个种和变种,用于清热解毒、消肿以及治疗癌症的有13个,用于疔、疮等有12个,用于止痛等有12个,用于熄风定惊等有12个,用于止咳、平喘等有8个,用于毒蛇、毒虫咬伤的有8个,用于止血的有7个,用于胃炎、胃痛等有5个,用于咽喉肿痛的有5个。
2重楼属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
Wei等曾对2012年及其以前有关重楼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27。本文作者主要检索了2013年至2014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同时,补充了Wei等遗漏的部分文献。经统计,目前已对14种和变种重楼的化学成分开展过研究,发现化合物207个2427‘,其中甾体皂苷121个[27—36,40,三萜皂苷18个2937。无一例外,所有被研究过的这14个种和变种,都分离得到了甾体皂苷,其中,以重楼皂苷I(parissaponinI,polyphyllinD,1;分布在12个种),II(parissaponinn,asperin,formosaninC,2;分布在10个种),W(parissaponin3;分布在9个种),VD(parissaponinW,4;分布在13个种),和H(parissaponinH,5;分布在12个种)/以及pennogenin3-O-a-L-arabinofuranosyl-(1—^4)glucopyranoside(6;分布在7个种)分布最广(图1)。另外,在10个种中发现了0-蜕皮激素(0-ecdysone,20-hydroxyecdys-one,7)。上述这7种成分是重楼属植物的代表性成分。
此外,重楼属植物还含有黄酮及其糖苷,苯丙素及其糖苷,以及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yrrolizidinealka?loids)39等。
3重楼属植物甾体皂苷的含量
甾体皂苷是重楼属植物中最重要的成分。2010版药典以甾体皂苷为质量控制标准,规定滇重楼和七叶一枝花中重楼皂苷I,n,W,V的总含量不低于0.6%。重楼属植物甾体皂苷的含量,受很多因素(如产地、采收季节、生长年限等)的影响。李海涛等测定了云南省不同地区滇重楼甾体皂苷含量,最低至0.097%,最高1.477%。赵庭周等研究发现,滇重楼实生苗地下根茎的甾体皂苷含量随栽培年限的增加而增高,第七年达到最高。1年之中,滇重楼地下根茎的甾体皂苷含量,7月份最高,6月份最低。地下根茎的生长旺盛期从6月份开始,10月份达到顶峰。因此认为,滇重楼药材的采收周期以7年为宜,采收的最佳时间为10月份。
陈昌祥等和李恒等测定了重楼属18个种和变种的甾体皂苷含量,含量最高的3个是七叶一枝花(4.05%)、五指莲重楼P.axialisH.Li(2.39%)和滇重楼(2.09%),含量最低的3个是毛重楼(0.04%),日本重楼P.japonicaFranch.(0.06%)和金线重楼P.delavayiFranch.(0.07%)。黄芸等测定了重楼属14个种和变种甾体皂苷含量,含量最高的3个是日本重楼(7.39%)、巴山重楼P.bashanensisF.T.Wang&Tang(6.31%)和滇重楼(5.13%),含量最低的3个是五指莲重楼(0.36%)、毛重楼(0.72%)和海南重楼P.dunnianaH.L6v.(0.79%)。对比上述2个研究结果,五指莲重楼在第一个研究中甾体皂苷含量居第二位,在第二个研究中,其甾体皂苷含量倒数第日本重楼在第一个研究中含量倒数第在第二个研究中含量居正数第1。这说明,如果不考虑重楼属植物的产地、采收季节、生长年限等因素,所获得的数据说服力是有限的。
4重楼属植物传统用法的化学物质基础
甾体皂苷是重楼属植物的主要成分,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甾体皂苷也是其传统用法的主要化学物质基础。重楼皂苷I(1),II(2),W(4),和H(5),以及其他一些甾体皂苷(11和12)对人肺腺癌PC~9~ZD和A549细胞、人鼻咽癌CNE细胞、人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CRF~CEM细胞、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小鼠肺腺癌LA795细胞、人宫颈癌SiHa细胞、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4A细胞、人卵巢癌SKOV3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人结肠癌HT49和SW~620细胞、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乳腺癌MCF-7/ADR细胞等10多种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为重楼属植物抗癌利用提供依据33’4°’46-55。dumoside(8)和chonglouosideSL~6(9)对座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acnes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以解释该属植物治疗疔、疮等之功效。止血方面,以重楼皂苷W(4)效果最为显着。
(5)对酒精诱导的大鼠胃黏膜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但重楼属植物的有些功能,如表2中所列的第3~6,9~13等类别的应用,化学物质基础还有待阐明。
最近从北重楼中发现了吡咯里西啶生物碱,该类成分可能具有肝脏毒性和致癌作用,但重楼属其他植物是否含有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尚未可知。重楼属植物通常有小毒,其毒性是否与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有关,值得深入研究。
5结论与展望
前人曾对重楼属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分类学等方面做过综述[27,2-66]。作者首次系统讨论了重楼属药用植物的传统利用情况,并分析了支持这些药用功能的化学物质基础。目前已研究的14种和变种重楼,甾体皂苷无一例外地是其主要成分。而且,甾体皂苷也是其主要用途如抗癌、抗菌、止血、以及治疗胃炎等的活性成分。这说明,重楼属植物资源之间相互替代具有可行性。Wang等也从化学分类学的角度建议,可用黑籽重楼、南重楼、金线重楼和长药隔重楼P.polyphyllavar.pseudothibeticaH.Li代替滇重楼和七叶一枝花(华重楼)。除了药理活性与化学成分外,还应该关注重楼属植物生物学特性,如种子数目、结实率、萌发率,植株、根茎生长速度,植株抗病性等方面的研究,这有利于发现质优、价廉的替代品。
重楼属植物的有些用途,如止痛、熄风、止咳等的化学物质基础尚不明了。其40个种和变种中,化学成分研究也仅涉及到了14个,还有充足的研究空间。另外,重楼属植物的毒理学研究也应该受到重视。
作者:王跃虎,牛红梅\张兆云2,胡向阳\李恒”(1.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1;2.云南囊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云南禄劝6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