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药学论文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用法在终止妊娠中

2015-11-25 10: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法在终止妊娠中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自愿来我院要求终止妊娠7-12周的健康妇女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用药治疗,随机分为2组:A组于第1、2日8时口服米非司酮75mg,总量150mg,第2日9-10时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0.4mg.;B组于第1、2、3日每12h口服米非司酮50mg、25mg、25mg、25mg、25mg,总量150mg,第3日服米非司酮后1h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服米非司酮前后2h禁食。结果:A组流产成功率为95.45%,B组流产成功率为93.55%,χ2=0.0944,P>0.05无显著性差异,而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3.943、4.825,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终止妊娠,可采用两日用法结合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可缩短时间、减轻胃肠道副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两种用法;阴道用药

  意外妊娠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过去对意外妊娠的妇女采用传统的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手术的痛苦和术后并发症给产妇带来了身体、心里和精神上的创伤,严重者术后会发生抑郁症。药物流产用于终止妊娠减低了手术给意外妊娠者带来的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成为意外妊娠的主要治疗手段。米非司酮属抗孕激素药物,米索前列醇属前列腺E类,两药联用三日疗法是常规治疗早孕的方法,疗效可靠,我院于2007年1月-2010年12月对53例早孕的妇女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早孕,对其用法进行改良,给予两日疗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同常规三日疗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于2007年1月-2010年12月间对53例自愿来本院要求终止妊娠的7-12周的健康妇女按随机分组,分为两组A组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改良两日疗法组,B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常规三日疗法组,A组22人,平均年龄26.1岁;初产妇5人、经产妇17人;平均孕周9.6周;B组31人,平均年龄25.9岁;初产妇8人、经产妇23人,平均孕周9.4周,两组年龄、孕产次、孕周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A组于第1、2日8时口服米非司酮75mg,第2日9-10时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0.4mg,用药前排空膀胱,用药后平躺休息1h;B组于第1、2、3日每12h口服米非司酮50mg、25mg、25mg、25mg、25mg,第3日口服米非司酮1h后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口服米非司酮前后2h禁食,两组总量均为150mg,用米索前列醇后2-4h无宫缩者再应用一次,总剂量不超过0.8mg。观察24h,未排出孕囊者视为流产失败,改用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用药前常规妇科检查及B超确诊宫内孕、活产、宫内未放置节育器,无内外科合并症,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都正常,无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用药禁忌症。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均为北京第三制药厂生产,米非司酮每片25mg,米索前列醇每片0.2mg。

  1.3 疗效评价指标

  (1)完全流产:用药后24h内妊娠物完全排出后阴道出血明显减少,腹痛减轻,一周内阴道流血净,两周内B超检查宫腔内无残留。(2)不完全流产:用药后24h内胎儿及部分胎盘胎膜自然排出,阴道出血量明显增多>100ml,或者阴道出血10天左右未净,量同平常月经量,需及时清宫处理。(3)无效:用药后24h未见妊娠物排出。以完全流产+不完全流产计算流产成功率。

  1.4 测量产时产后24h出血量

  铺一次性防水垫,聚血器放置产妇臀下收集并观察产后2h出血量,2h后离开观察室前常规计算宫腔和阴道内积血。聚血器、产后24h月经垫称重,计算出血量(g),然后按比重1.05相当于1ml血液的标准,推算出总出血量[1]。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 检验或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流产成功率的比较

  A组22例,其中完全流产13例,不完全流产8,无效1例,流产成功率95.45%。B组31例,其中完全流产17例,不完全流产12例,无效2例,流产成功率93.55%。经统计学处理,χ2 =0.0944,P>0.05,无统计学差异,3例流产无效者改用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

  2.2 产时产后24h出血量

  A组出血量90±35ml,B组出血量102±41ml,两组产时产后24h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 副反应及处理

  两组方案发生的副反应见表1,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9.09%、0;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2.26%、25.8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其他反应大致相同。口服米索前列醇后呕吐药物者予以维生素B620mg加米索前列醇0.6mg重复用药一次,7例未见呕吐,1例依然呕吐出药物,予以阴道置米索前列醇0.4mg。两组寒战者30分钟左右自动缓解,两组腹泻予以对症处理,两组中发热者各有1例体温 >39 °,予以5%GNS500ml+地塞米松5mg滴注处理后T正常,余者T38 °左右,未处理。两组对象产后均用广谱抗生素3-5天,无1例发生感染,无1例发生过敏及宫颈撕裂伤。表1 两组方案发生的副反应的比较

  3 讨论

  米非司酮为受体水平抗孕激素药物,可取代体内孕酮与孕酮受体结合,是一种孕酮拮抗剂,口服吸收效果良好,1h后血液中米非司酮水平达高峰,使体内及羊水中雌激素/孕激素比值增高。48h后光镜下可见子宫颈组织胶原纤维降解发展为胶原溶解[2]。此外米非司酮在体内与孕酮竞争抗体引起蜕膜、绒毛变性坏死使胎盘与子宫壁分离[3]。米索前列醇属前列腺E类,它的作用是使宫颈中胶原纤维降解软化宫颈[4]。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大于口服给药的3倍[5],阴道局部用药后不仅可诱发子宫平滑肌收缩,而且可以降解宫颈结缔组织中胶原纤维,软化并扩张宫颈,加速产程[6]。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则是临床广泛应用,疗效肯定的终止早孕药物[7]。近年来,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已成功地代替了人工流产,避免了人工流产所造成的并发症的发生,药物流产无宫腔操作,无机械刺激,减少了感染的机会,即使药物流产失败,用药后宫颈软化扩张,行清宫术因不需要扩张宫颈口而减轻了就医者的痛苦,具有安全、可靠、方便、效果好、副作用少等优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将米索前列醇由口服改为阴道用药诱导妊娠10周以上的流产,取得良好效果,成功率达90%以上[8、9],而且,阴道用药可以减轻口服米索前列醇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本组资料显示,米非司酮配伍阴道用米索前列醇2日疗法A组流产成功率为95.45%,常规三日疗法B组流产成功率为93.55%,χ2 =0.0944,P>0.05,无统计学差异,但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9.09%、0;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2.26%、25.81%,χ2 值分别为3.943、4.825,P﹤0.05,有统计学上意义,应用米非司酮配伍阴道用米索前列醇2日疗法恶心、呕吐反应明显减低。两组的产时产后出血量基本相当,无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生物利用度高,子宫收缩好产时产后出血少,联合米非司酮流产成功率与常规三日用法无显著性差异,且胃肠道反应小,值得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 庄依亮,张振钧,尹德英,等 产后出血的测定与防治的评分[J] 上海医学,1987,10(7):383.

  [2] 翁梨驹,焦丽娅,唐小奈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孕的子宫颈组织学变化[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1):524.

  [3] 罗晓青 米非司酮对胎盘激素的影响[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0,16(5):254.

  [4] 王泽华,李慰玑,欧阳为相,等 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32:326.

  [5] 乐杰,谢幸,丰有吉 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398.

  [6] Wing DA,Rahall A,Jones M.Misoprostol:an effective agent for cervical ripening and labor induction[J].Am J Obstet Gynecol,1995,172(6):181.

  [7] 金力,沈维达,孙志达 复方米非司酮对人体早孕蜕膜组织雌孕激素的影响[J].生殖与避孕,2000,20(4):202-208.

  [8] Karim A.Antiumlcer prostaglandin misoprostol:single and multiple dose pharma coklinetic profile[J].Prostaglandins,1987,33:40.

  [9] 黄紫蓉,杜明昆,袁道源 阴道内给米索前列醇诱导流产的探索[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6,5:31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