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预防与卫生学论文

预防医学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2023-12-09 18: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预防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在日常的医学研究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既包括统计学、流行病学等枯燥繁杂的内容,又包括环境卫生、营养和食品卫生等和人们生活、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如何用有限的学时去讲授如此庞杂的内容,在预防医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社会的发展呼吁创新,教育改革更加需要创新[2,5]。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现探讨几种教学方式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1PBL教学法


  PBL的全称是“Problem-basedlearning”,即以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法,PBL教学模式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提出并在加拿大麦可玛斯特大学医学院开始试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迅速传播开来[1]。PBL教学有如下特点:一是以学生为中心,这种学习过程可以使学生养成一种积极的学习习惯,提高了理解力以及克服困难的能力,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二是培养学生将来实践工作中需要的一般能力和技巧,包括团队合作精神、主持能力、倾听与记录能力、相互尊重与宽容能力、对文献评价能力、自我指导式学习和文献使用能力,以及表达技巧能力等[3]。三是是一个整体性参与的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把概念与实际生活中的事件关联起来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黎显林尝试将PBL教学法应用于中医教学中,分为组织教学,指定教学内容,自学讨论和归纳讲评4个步骤。PBL教学对教案的要求比较高。只有高质量的教案才能保证PBL教学的成功[4]。因此PBL教案需要精心准备。教师应该事先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这说明,对PBL教学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是我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2课本式程序教学


  在预防医学教学过程中,程序化教学预先分解成若干个步骤,按严格的逻辑顺序排列起来,使护理学生每学习一步,就可以得到关于自己答案正确与否,及时反馈,避免学生在不正确的思路中徘徊[6]。这个方法能够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紧凑的活动之中,比较适用于预防医学疾病课堂教育。


  3“习明纳”教学法


  习明纳教学法,实际上就是讨论课。讨论的形式有小型讨论会、分组集体讨论会和大型辩论会等。我们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分组集体讨论。在预防医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下学生分组准备,每组负责一种类型的方法比如t检验和方差分析,课堂讨论[7]。角色不同。教师事先为学生准备好预防医学的参考书文献资料、教材,出一个小课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问题的实质展开讨论,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深入的掌握这门课的知识体系。


  4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结合


  案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查找、辨析、讨论案例,对问题做出判断的一种教学活动[8]。案例教学法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ChristopherColumbusLangdell教授于1871年提出,后推广到管理、教育和医学等领域,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学生来自于各专业,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讨论,能够提高教师指导实践的能力,提高教师运用多种媒体组合教学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也得到提高。


  5模块教学法


  依据知识结构体系,形成教学模块,实现一种“立体化”的教学方式。在预防医学课程中应用模块教学可以加强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之即临床间的纵横联系,提高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对临床工作的总结和做临床科研奠定研究基础,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9]。这种方法强调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理论教学与应用教学相互渗透,紧密结合,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强的新型人才。


  6互动式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强调的便是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变了单纯接受式的学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创新教学理念。鉴于互动式教学具备的优点,笔者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开展了互动式教学法的尝试[10]。实践证明,互动式教学能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协商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7“七步教学法”


  根据预防医学课程的特点和医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在预防医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并实施课堂"七步教学法",旨在引导教师懂得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指导学生明白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从而更好地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11]。


  所以在预防医学课堂实践中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及课堂授课技巧,使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达到更完美的统一。作者:袁萍,周艳,刘晶,李东阳,本文来自《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