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卫生工作与学生健康发展、家庭幸福、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和谐密切相关。然而,受环境恶化、不良生活习惯泛滥以及疾病谱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健康状况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分析学校卫生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关应对举措,以期不断优化学校卫生状况,不断促进学生健康。以下是整理的学校卫生方面的论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在校中小学生人数已逾2.1亿。在校学生主要为青少年,横跨青春期及青年期两个时期,他们正处于接受教育及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加强学校卫生建设,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学校卫生现存问题及对策,旨在完善学校卫生工作、促进学生健康生长发育,现报道如下。
1.学校卫生现存问题
1.1学校卫生法规不健全、卫生资源配备不足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标准及指南[2,然而,该条例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未明确学校卫生工作法律责任、无配套细则及实施办法等,致使学校卫生工作存在执法难行、有法难依等问题。近年来,尽管党中央国务院等职能部门下发了一系列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规章制度,然而,这些规章制度往往因缺乏有效法律支撑,而难以落实。
除此之外,学校卫生工作普遍存在资源配备问题,如医疗设备陈旧、老化,医学药品不齐全,人员配备不足等,严重影响学校卫生工作的进行。
1.2学校卫生隐患
学校是学生长期学习及生活的地方,人口密度较大大,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与流行。然而,学校卫生管理存在诸多隐患,其中以生活饮用水卫生隐患(饮水机未定期进行清洗及消毒,饮水杯具不卫生等)、食品卫生隐患(食堂工作人员无证上岗,食品储存环境差,卫生管理不合格)最为显着。如何杜这些隐患,也是学校卫生管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1.3学生体质及健康问题突出
据报道,近年来,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如视力、肺活量、体重等)逐年恶化“桶形’、“梨形’、“豆芽菜”等体型学生日益增多;近视、肥胖、营养不良、心理问题、传染病(如肝炎、肺结核)等已经成为威胁学生健康的主要问题。
1.4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2008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小学及初中应开设健康教育相关课程,每学期应保证6?7课时。据报道,在接受调查的32所中、小学中,仅有1所小学专门设立了健康教育课程,每周1学时,其开课率仅为3.1%,与纲要要求相去甚远H。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校未能达到规定要求,健康教育大多流于形式,其现状不容乐观。
2.学校卫生管理对策
2.1建立、健全学校卫生法规
(1)从组织层面保障学校卫生体系的人员配备,定期组织学校卫生人员参加系统化培训,通过文献检索、会议讨论、专家咨询等多个环节,建立、健全、细化学校卫生规章及制度,如青春期教育及健康教育工作规范;
饮用水技术标准;厕所配备标准;课桌椅配备标准;教室采光标准;营养不良、肥胖、近视评估及干预标准;传染病预防及控制标准等;以达到规范学校卫生工作,确保学校卫生工作有法可依的目的。(2)从管理层面明确卫生工作人员职责,定期及不定期进行卫生工作检查,定期进行卫生工作人员考核,切实做到奖优罚劣,以调动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卫生工作的蓬勃发展。
2.2卫生隐患干预
对于主要卫生隐患,应进行重点干预。(1)饮用水卫生管理干预。要求每天进行饮水机清洗,每周进行一次检查,每月进行一次细菌培养;加强学生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2)食品卫生干预。认真落实、贯彻《学生集体用餐监督管理办法》及《食品卫生法》[5,,定期组织食堂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要求双证上岗(需取得卫生知识合格证以及健康合格证),加强餐具消毒,以杜绝食物中毒隐患。
2.3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学生体质监测
(1)加大科研力度。定期组织学校卫生人员学习前沿资讯,鼓励学校卫生人员进行科研攻关,立足主要学校卫生问题(如肥胖、近视、营养不良及意外伤害等),以期研究出解决学生健康问题的适宜技术。(2)加强宣教力度。根据《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健康教育需求(如10岁以下学生应主要针对个人卫生、常见疾病预防等方面进行宣教;10岁以上学生应主要针对青春期知识及生殖知识进行宣教),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大纲,由教师与卫生工作人员共同教学,保证健康教育课时,强化健康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学校卫生存在卫生法规不健全、卫生资源配备不足,生活饮用水卫生及食品卫生管理隐患,学生体质及健康问题突出,健康教育流于形式等问题,应通过建立、健全学校卫生法规,主要卫生隐患重点干预,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学生体质监测等举措完善学校卫生工作,以达到促进学生健康生长发育、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
莫昀\广西百色田阳县田州镇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