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预防与卫生学论文

预防医学专业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初探

2016-03-22 21: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为了配合我校2013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安排,本教研室组织部分2010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了深入交谈,了解了当前学生在环境卫生学课程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对我们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方面的期待,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改革带来了一些启示。

  

  1.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

  

  高等教育集知识的生产、创新、传播、应用于一体,肩负着培养社会“高、精、尖”科学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是社会发展的支柱和重要推动力量,在经济发展中居于中心地位^。对大学生而言,大学阶段是他们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阶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将课堂所学内容内化为自身的学识和才能,教师首先必须讲得好,就是要讲得精彩、准确、深入透彻,并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要真正做到这些,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二级学科和主干课程0,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层次学生的必修课。它是预防医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与许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涵盖领域广。内容除了涉及环境与健康问题以外,还和流行病学、毒理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地理学、气象学、水文学等学科相关。因此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除了对可能影响到污染物在相同环境介质或不同环境介质之间扩散迁移转化的规律有深刻理解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知识,才能将涉及到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方面的内容讲得比较深入透彻。学生在各方面对教师都有很高的期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静下心来,认真研读各类相关学科的理论书籍,与相关专家进行讨论,参加会议,加深自己的认识,使自己的知识面更加多元化。此外还可以利用假期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或深入到各级疾病控制中心、环保监测站和环保局等相关单位,了解当前预防医学所面临的挑战和预防医学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以便在授课时有目的地增加相关内容。但仅仅是做好教师知识储备工作,还不能保证就一定能有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进行一定的改革。

  blob.png

  2.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

  

  2.1 调整环境卫生学理论课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由于环境卫生学这门学科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学生要深入理解环境卫生学的有关理论知识,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而不是泛泛地当作科普阅读材料来学习,就需要相关的知识基础。在没有跟学生座谈前,我们认为环境卫生学各章节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不需要作特别补充或复习回忆。通过这次深入讨论,我们了解到学生在很多理论基础方面有欠缺,知道了在哪个章节应该补充什么样的内容。以环境与健康的关系这一章为例,我的体会是,在学习这一章时,只有在对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等学科有较深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很好理解本章所述内容。但现有教材限于教材篇幅和教学时数的限制,相关内容往往介绍较少,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因此,我们在讲解本章有关室内空气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的内容时,以典型案例云南省宣威县肺癌高发的调查过程为例,如果能够较为详细地介绍如何开展不同接触现场的室内外可疑污染物暴露水平监测和人群肺癌发生情况调查,再运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不同污染物接触水平下人群肺癌发病情况的差别的意义,提出肺癌发生的病因线索,就可能会使学生对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环境卫生学研究中的作用有更感性的认识。

  

  又如,本次讨论也发现大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大气卫生一章中讲到的“不同时点和气象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的烟波扩散类型,对近地面的大气污染影响也不同”这一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介绍具体的烟波扩散类型之前引导学生先对有关气象学方面的知识进行有效回忆,搭建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从对流层的气温垂直递减规律,到逆温的概念,到逆温形成的各种原因,再到大气稳定度的影响因素等,使学生逐渐掌握气象因素在污染物扩散方面的作用,从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也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

  

  今后我们还将有目的地经常进行这种访谈或座谈,然后通过对历次座谈内容的总结,逐步了解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既有理论基础,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搭建学生学习的桥梁,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有效利用既有知识,平顺过渡,在不知不觉间提升知识水平,领悟到本学科理论的精髓,在今后的工作中真正能够学以致用。

  

  2.2 改革环境卫生学理论课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除了从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外,还应该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一定的改革。当然,这种改革不应该单方面只从老师的角度进行改革,应该同时伴随学生学习方法的改革。比如,学生不能很好理解气旋和反气旋以及他们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原因是他们对高中地理学上的高气压、低气压的形成过程和特征等知识知之甚少,但这些知识属于在高中时期的学习内容,现有环境卫生学教材中很少有详细的介绍。通过这次讨论,我们发现医科大学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多是理科类学生,学习当中往往忽视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相关基础知识非常欠缺。为了让他们能够很地好理解环境卫生学中气象因素对污染物扩散的知识,客观上需要增加学时,但是每门课的教学学时数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教学方法,改变过去将学生需要掌握学习的知识全部放到课堂上解决的方法,而将相对容易掌握、教材没有专门介绍但对课程理解又必不可少的知识交给学生去解决。在讲授这些内容以前,提前把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关键词等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先在课前利用网络或者图书馆进行自主学习,补充高中阶段或前期学习阶段的空缺,然后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了解和确认同学们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学生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这样可能带来的好处是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会提高,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地去学习并且力求去掌握相关方面的知识,而不是被动的“你教什么,我就听什么,你不教我就不学”被动学习方式,这样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以考试及格为唯一目的的学习状态,充分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和真正意义上的成就感。

  

  又如在讲环境与健康的总论部分,我们会花较大力气去讲自然环境的四个圈层的构成以及他们在人群污染物暴露方面的作用。这次讨论后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对这些知识了解很多,因此,这部分时间可以节省下来用于讲解学生较难理解内容,如接下来要学习的有关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特征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学生感觉太空洞,不好理解,可以增加一个鄂尔多斯草原生态系统的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他们对于外界无机环境的依存关系,通过这个具体的例子来解释生态系统的特征(即整体性、开放性、自调控性和可持续性),使学生对较抽象的知识形成感性的认识,提高学习效果。这种方法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不断完善。有关案例教学的方法,我们教研室的很多老师已经进行了实践,效果很好,比如讲到甲基汞的健康危害,张红梅老师结合日本水俣病的整个调查过程,给出了非常形象生动的案例,学生印象深刻。又如,杨守林老师讲解住宅卫生部分时,也给了学生很好的例子,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也较好。今后我们要更多增加这种案例教学的方法。学生的这些呼声和反应说明我们应该在教学方法上下更大的功夫,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真正学会学懂,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3.改变考试方式,巩固教学重点

  

  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为了全面客观地考核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们对理论课内容和实习内容都进行一定的考核。目前我们对理论课内容的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实习内容的考核则主要采用平时考察的方式。理论课内容和实习内容在考试中所占比例为8:2,大多数同学认可这种比例。但对于考试的方式和时间节点等,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应该增加理论课平时的考试。大家认为增加平时考试,可以督促他们在课程进行中就不断对知识进行温习巩固和梳理,而不是到期末考试时才突击学习。期末考试时由于所面对的知识量很大,又没有平时有效的学习积累,学生往往会应付了事,像小学生一样反复背诵往届学生留下来的所谓知识点或考试点,完全不考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等,更不考虑自身能力的全面发展等,使考试及格成为了学习的唯一目的。我们以前也注意到有些同学只注重分数,学习为考试所左右,为取得好成绩,整天捧着课本硬背,或者找来各种各样的习题集背诵,依然像高中生一样对待大学的学习。显然这样做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无益。其实大学阶段,除了考试之外,大学生应该开始对自己今后发展的专业方向做些考虑,尤其是在高年级专业课学习阶段,要充分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今后的工作或就业选定_个可能的主攻方向,在教材和课堂教学内容之外延伸和扩展自己学习的范围,发挥自己的智能优势,发展自己的兴趣、专长,以求在某些领域内能够深入理解。我们希望通过考试方式的变化促使学生也进行一定的转变。对于实习内容的考试,我们更重视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分析等能力的考核,通过课堂提问、观察学生进行操作、撰写实习报告等,综合评判学生在实验方法、方案设计、操作能力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现象观察和结果分析等环节上的综合能力,将学生各方面的表现以分数形式量化。具体包括:①实习操作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主要考察学生实验准备是否充分,实验操作是否严谨等。②实验报告占50%,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报告的写作水平及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提问占20%,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④出勤占10%。老师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并且对每次实习都进行这样的考核,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重视课间实习,促使他们在日常的训练中逐渐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从而促进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这些好的做法我们将继续坚持。

  

  总之,我们希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修为,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在客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在大学阶段能够有很大的收获,为未来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技术基础。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