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腔内泌尿外科技术对于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狭窄患者100例,采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进行临床治疗,对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93例患者由内窥镜引导找到正确导引方向。采用采用输尿管狭窄电刀内切开术47例,球囊扩张术24例,输尿管镜镜体扩张术16例,导管扩张术13例。93例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88例患者通过手术一次性治愈,治愈率达到88%,5例患者出现病情反复,需要进行额外治疗。结论腔内泌尿外科治疗输尿管狭窄创伤小,操作便捷,安全性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关键词:泌尿外科;输尿管;狭窄
输尿管狭窄包括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炎症及手术损伤后狭窄。在临床上分为恶性狭窄和良性狭窄两类。以前进行的输尿管镜操作易引起输尿管的损伤,并发症多,对肾脏的损害较严重[1]。随着泌尿外科设备的改进以及医生技术水平的提高,今下年采用的腔内泌尿外科治疗输尿管现在,具有创伤小,安全性能高,操作简便,治愈率高等特点,为是尿管狭窄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方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收治的采用腔内泌尿外科治疗的输尿管临床患者100例,男53例,女47例。年龄为9~62岁,平均年龄为38.2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4年。输尿管左侧狭窄54例,输尿管右侧狭窄46例,输尿管肾盂连接处狭窄39例,输尿管上部狭窄27例、中段狭窄13例、下端狭窄11例,狭窄两处以上有10例。狭窄长度为0.5~4.0�。临床表现为尿血、肾绞痛、腰部疼痛。
1.2手术方法
1.2.1术前准备
患者进行常规B超检查、肾动态现象检查、逆行上尿了路造影检查,其中肾功能正常的进行IVU检查,对于检查数据要仔细记录。同时术前要控制尿路感染[2]。
1.2.2手术方法
输尿管镜先进入膀胱内,明确狭窄部位,狭窄长度,狭窄原因以及狭窄程度。辨认最可能的导引方向,然后通过输尿管镜的工作通道逆行插入斑马导丝。退出输尿管镜,将斑马导丝留置在输尿管内,然后再经瘘管进输尿管镜如狭窄段就近探视,以斑马导丝为导芯套进F3输尿管进行扩张,同时注入造影剂在C臂X线机下进行透视,保证输尿管的导管已经通过输尿管的狭窄段,更换F4~F8的输尿管导管进行扩张,每扩张一二分钟就要换粗一号的导管。输尿管镜再次通过斑马导丝进入,保证F9~F12输尿管可以轻易通过狭窄段,狭窄段充分进行扩张,此时在镜下放置双J管,这是进行输尿管扩张导管法。而采用输尿管电刀内切术的患者多是因为息肉阻塞或有炎症,要在输尿管镜下将狭窄段全层放射切开至腹膜外脂肪,然后再镜下放置双J管。球囊扩张的患者是将不透X线标记的气囊导管沿着斑马导丝置入狭窄段,将气囊内注入造影剂使之膨胀,在X定位下将狭窄段置入气囊的中部,给气囊加压至狭窄段完全扩张,一般持续3min。与输尿管扩张导管的方法不同的是,输尿管镜直接扩张是直接从F9输尿管导管直接开始扩张,均匀用力向前推输尿管镜,通过狭窄段会使狭窄段裂开,当狭窄段完全扩张后放置双J管。
1.2.3预防狭窄复发
在术后预留一根F6或F7双J管或两根F5双J管,在术后一个半月至四个月之间是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拔除。也可在经过造瘘口或经尿道逆行防放置金属网状支架[3]。
1.2.4治疗标准
治疗后经过多次的置管处理,狭窄处可以扩张,经肾盂静脉造影证实输尿管与肾积水情况会改善。
1.2.5患者随访
手术后一周进行常规的B超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病情记录进行实际检查,了解是否存在腹膜后血肿和尿外渗,情况良好者可以拔除肾造瘘管;手术后的1、4、7、12月要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输尿管镜检查、利尿肾图、如有需要要进行逆行上尿了路造影。
2结果
93例经过输尿管镜找到了正确的导引方向,采用采用输尿管狭窄电刀内切开术47例,球囊扩张术24例,输尿管镜镜体扩张术16例,导管扩张术13例。93例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88例患者通过手术一次性治愈,治愈率达到88%,5例患者出现病情反复,需要进行额外重复治疗。
3讨论
输尿管狭窄是一常见疾病,常见原因有先天性、炎症性、肿瘤性、代谢性[4]。若是输尿管狭窄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会造成肾功能的严重损伤,甚至丧失肾功能。过去常采用的输尿管狭窄治疗方法是开放性手术,可是这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床上,且手术难度大,并发症高。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腔内泌尿外科技术可以以很好的方法、最小的痛苦、最优的方案一直输尿管狭窄,使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狭窄减少手术造成的局部炎症水肿,减少再次狭窄复发的可能性,即使手术失败了也可以进行反复操作来补救,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对于我院收治的100例输尿管狭窄的患者采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获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总而言之,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作为输尿管狭窄治疗的首先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本文来自《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