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自我管理教育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15-08-01 09:2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6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化疗常规实施一般性告知,实验组则分别在患者入院后、化疗前和化疗后实施了自我管理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肿瘤化疗患者中实施自我管理教育能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关键词:自我管理教育 化疗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001-01
  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三大手段之一,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1]。约有60%-70%的肿瘤患者需配合化疗。由于患者对化疗知识的缺乏加上化疗药物的诸多不良反应,很多患者在化疗之前即对化疗存在恐惧、焦虑等负性心理状态,部分患者提前中断了化疗疗程,影响了化疗疗效。我科于2011年2月-2012年1月对肿瘤化疗患者实行自我管理教育。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86例化疗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36例,年龄33-70岁,平均53岁。乳腺癌20例,肺癌18例,宫颈癌15例,胃癌22例,直肠癌7例,肝癌4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28例,高中26例,大专以上32例。86例患者均为第一次接受化疗,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实验组43例,2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按照化疗常规实施一般性告知;实验组入院后、化疗前、化疗后实施自我管理教育。
  1.2.1 自我管理教育方法。成立自我管理教育小组,由病区护士长、主管医师和主管护士各一名组成,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小组工作的监督、实施情况,主管医师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主管护士为第一执行人。患者住院期间采用面对面沟通、发放化疗相关资料和小型病友会等形式进行自我管理教育。
  1.2.2 自我管理教育内容。
  1.2.2.1 入院后的自我管理教育。入院后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心理状态及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等,由主管护士陪同熟悉病区环境,认识主管医生和病区护士长。发放化疗资料要求患者和家属共同学习,并由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予以指导。给予患者和家属心理上的沟通、辅导,转变被动治疗为主动治疗,告知自我管理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教会病人及家属数脉搏、量体温、测血压、量尿量和饮食摄入记录。
  1.2.2.2 化疗前的自我管理教育。所有患者均为第一次接受化疗,对化疗知识比较缺乏。预先告知患者本次化疗方案、应用药物、治疗目标以及此类药物常见的副作用,要求患者及家属在化疗中和化疗后及时记录异常情况并报告主管医生和护士。并告知常见的胃肠道反应、化疗药物外渗等的预防措施及处理办法。
  1.2.2.3 化疗后的自我管理教育。针对化疗后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进行适当的处理,对于耐受性较差的患者要同时进行心理辅导,增强患者治疗信心,要求患者家属要有乐观、开放的态度来感染患者,使患者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以促进治疗。定期举办住院患者病友会,邀请已接受多次化疗并恢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交流心得体会,给其他患者以榜样力量。给予患者出院期间的饮食指导、用药管理等,要求患者出院后要认真执行医嘱,同时记录体温、脉搏、血压和睡眠情况,定期门诊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由医生、护士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饮食计划,并告知下次治疗时间。
  1.3 观察指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问卷内容包括:遵医行为,发生静脉炎(采用有、无进行评价),满意度(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满意度为(满意人数+较满意人数)/调查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发生静脉炎情况和满意度比较。见表1。
  3 讨论
  Barlow[2]等将自我管理定义为在应对慢性病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症状、治疗、生理和心理社会变化,以及做出生活方式改变的能力。现代医疗追求的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互动模式,在更高层次上要求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Corbin[3]提出自我管理的三大任务:①疾病的医学管理,如应该如何监测自己的病情,如何向医生报告病情,如何正确服药;②与慢性病共处时,日常生活的管理,即患者应将自己作为正常人一样,适当承担一些工作、家务等;③不良情绪的管理,即管理因疾病的不确定性所致的愤怒、忧虑、苦恼和抑郁等情绪变化及其对个人的将来造成的影响。
  3.1 自我管理教育能改善患者心理。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直接影响化疗治疗效果[4]。肿瘤化疗患者在化疗前因担心化疗药物的效果、不良反应等而存在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从而影响药物疗效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在自我管理教育的过程中,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均有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给予心理沟通和疏导,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了正确的认识,改善患者因对疾病知识认识不足而导致的以焦虑为主的情绪障碍。
  3.2 自我管理教育使患者和家属全程参与治疗。有研究表明[5]化疗患者化疗期间和化疗后化疗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没有化疗前的理想,尤其是化疗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时间、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预防药物外渗和静脉炎、化疗部位皮肤护理以及化疗后的生活方式注意事项等条目。本研究在患者入院后、化疗前和化疗后三个阶段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侧重点不同的自我管理教育内容,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治疗方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都做到心中有数。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求患者及家属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疾病的观察、汇报工作,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在疾病治疗上的积极性,有利于疾病的预后。
  3.3 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化疗药物存在诸多不良反应,且化疗周期比较漫长,有部分患者会在化疗疗程中间终止化疗而影响疗效。通过自我管理教育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对疾病、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等认知水平,而在该过程中采取病友会等教育形式更是能提升患者对治疗疾病的信心,有助于患者完成整个化疗疗程从而达到预期疗效。
  参考文献
  [1] 谢丹.癌症患者心理问题原因的分析与对策[J].北京:中华医药杂志,2006,6(3):8-10
  [2] Barlow J,Wright C,Sheasby J,et a1.self-management approaches fo

[1] [2]  下一页

r people with chronic conditions:a review [J].Patient Educ Couns,2002,48(2):177-187
  [3] Corbin T,Strauss A.Unending work and care:managing chronic illness at home[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8:23
  [4] 王波.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4):22-24
  [5] 郑敏华,沈蕴之.化疗患者化疗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5(28)19-20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