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鉴别

2015-07-28 18:1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4-0086-02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均为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二者在临床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常合并存在,但其发病机制不同,因此,治疗原则也不同,故术前明确诊断至关重要。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和超声诊断仪分辨率的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日益受到重视[1],其能清晰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内部结构及血流情况,已成为诊断和鉴别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首选方法之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共收集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各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间我院住院治疗患者,均经病理证实。3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5~53岁,平均(42.2±5.3)岁;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8~53岁,平均(43.2±5.3)岁。全部研究对象均有孕产史,均出现痛经进行性加重,且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PHILIPS-IU22及开立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 MHZ及3~5 MHZ。患者膀胱适度充盈后(阴超则排尿后),取仰卧位,作纵、横、斜多切面扫查,二维超声观察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内部结构等;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流变化情况,并计算阻力指数RI。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子宫肌瘤组RI与子宫腺肌病组比较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声像图表现
  子宫肌瘤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子宫呈局限性隆起,其中6例多发性肌瘤子宫呈弥漫性增大,1例超过孕3个月大小,形态不规则,切面内见圆形等回声或低回声团块,团块可在浆膜下、肌壁间、黏膜下、宫颈内,以肌壁间最多见,后部回声多有衰减现象。24例(80%)子宫肌瘤界限清晰,周边为假包膜形成的暗带光环;子宫腺肌病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子宫多为轻度弥漫均匀性增大,以前后径增大为著,不超过孕3个月大小。病变部位局限于子宫后壁及角部,亦可弥漫整个肌层。后方回声多以增强为主,共21例,占70%。子宫腺肌病仅在有时由于异位的子宫内膜分布较局限时,显示出与肌壁界限较清楚,但其周边无暗带光环。
  2.2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
  22例子宫肌瘤其边缘见环状或半环状血流(封三图3),血流较丰富,肌瘤较大,边界清晰。肌瘤内部血流较周边明显减少,呈星点状或无血流显示。RI=0.61±0.06。21例子宫腺肌病仅内部见点状或短线状血流者(封三图4),且血流较子宫肌壁明显稀少。RI=0.73±0.04。子宫肌瘤组RI与子宫腺肌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532,P < 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是两种发病机制不同的疾病,二者超声声像图有重叠现象,随着超声诊断仪器及技术的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以上两种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2]。
  3.1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声像图表现
  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成。子宫肌瘤的子宫呈局限性隆起,多发性肌瘤可弥漫性增大;边界清,周边有明显的假包膜、暗带光环,少数边界不甚清楚,多见于小肌瘤;子宫肌瘤可出现在肌壁间、黏膜下、浆膜下、宫颈部及阔韧带内,以肌壁间多见;子宫肌瘤可呈等回声、低回声、强回声或混合不均质回声,以低回声为多见;子宫腺肌病属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弥散于子宫肌壁,引起肌纤维反应性增生,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多为轻度弥漫性均匀性增大,以前后径增大明显,子宫形态尚规则,表现为饱满、圆钝。病变部位多局限于子宫肌壁,以后壁多见,亦可弥漫整个肌层。子宫腺肌病与正常肌壁间界限不清,无包膜。子宫腺肌病周边无暗带光环。子宫腺肌病可见肌壁回声强弱不等、分布不均,大多见局限性不均质低回声、内部见高回声和低回声交织状改变,宫后壁明显增厚,无栅栏样图像[3,4]。
  3.2 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子宫肌瘤团块周围血流呈环状或半环状,内部呈条状和短棒状,血流较丰富,考虑是由于包绕包块周边的假包膜内分布有放射状血管所致[5],肌瘤内部可记录到低阻力的动脉频谱RI<0.7。而子宫腺肌病病灶内血流稀少,见少许点状、短棒状血流信号,局限性病灶周围未见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环绕,频谱多普勒探测到低速高阻血流频谱RI>0.7。
  综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最有价值的鉴别依据是假包膜、界限是否清楚,但单凭声像图表现仍很难作出准确的诊断,仍需密切联系临床进行综合分析,避免子宫腺肌病漏诊误诊,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 超声医学[M]. 第4版.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193-1194.
  [2] 许发珍.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分析[J]. 医学信息,2010,9:2640-2641.
  [3] 余小红,范光明. 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8):1428-1429.
  [4] 杜典国,阿孜古丽.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超声特征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11(12):163-164.
  [5] 李兰弟.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7):89-9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