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独活寄生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

2015-07-25 09: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io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本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致残率高,西医尚无特效疗法。笔者采用中药独活寄生汤联合甲氨蝶呤内服治疗RA患者41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RA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男12例,女28例;年龄20~69岁,平均(43.6±5.2)岁;病程1.1~28年,中位数12.5年。治疗组男15例,女26例;年龄19~70岁,平均(44.7±6.1)岁;
  病程0.5~31年,中位数11.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7年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诊断标准;②年龄18~70岁;③愿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②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肝肾功能损害及胃肠道、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或继发疾病者;③有使用免疫抑制剂相关禁忌症者;④过敏体质或对治疗药物过敏者。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每次10 mg,
  每周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组方:当归20 g、川芎12 g、白芍20 g、干地黄20 g、人参20 g、茯苓15 g、杜仲15 g、桑寄生15 g、牛膝15 g、独活10 g、秦艽10 g、防风10 g、肉桂心10 g、细辛5 g、甘草10 g)水煎剂,每日1剂,分3次口服。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
  2.2 观察指标 观察并详细记录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计算DAS28评分;观察两组平均起效时间及HAQ指数变化。
  2.3 不良反应监测 观察皮疹、胃肠道反应、贫血、白细胞减少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等。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治疗前后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AS28评分和HAQ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组内DAS28及HAQ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DAS28评分及HAQ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20%所需时间比较 采用关节肿痛的VAS评分进行评价,记录关节压痛数及晨僵时间。结果发现,治疗组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缓解患者关节肿痛、关节压痛及晨僵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ESR下降较对照组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见表2。
  3.3 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1例,经药物保肝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出现白细胞减少2例,加用升白药后白细胞逐渐恢复正常;治疗组出现恶心2例,服用护胃药症状缓解。
  4 讨 论
  RA属中医学“顽痹”“尪痹”“历节”等范畴,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僵硬、甚则变形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RA作为一种常见风湿病,其中医病因病机为“虚邪瘀”[2],即正气亏虚,卫外不固,风寒湿等邪气侵袭;或脏腑功能失常,痰瘀内生,阻滞经络,气血不通,而致本病。
  独活寄生汤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在临床上被运用于各种痹病的治疗,包括RA、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等。本方具有滋补肝肾、养血祛风、散寒除湿等功效。方中独活、杜仲、牛膝、桑寄生补益肝肾,强健筋骨;四物汤可以养血活血;人参、茯苓、甘草益气固表。以上药物补肝肾、益气血,扶正为主。秦艽、防风、肉桂心、细辛祛风散寒除湿,以祛邪;四物汤合牛膝又可活血通络。诸药合用,扶正为主兼祛邪通络,标本兼顾,故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独活有镇静、镇痛等作用;秦艽有抗关节炎、镇静和镇痛等作用;防风有明显解热作用且能明显提高痛阈;杜仲作用于中枢可使动物安静、贪睡、不易接受外界刺激;牛膝能使周围血管扩张,且有止痛作用;川芎则能抑制动物自发活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党参具有强壮、补血和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甘草也有抗炎、抗变态反应及镇痛作用;茯苓具有镇静作用;肉桂能增强血液循环、镇痛;细辛具有局部麻醉及解热、镇痛作用[3]。以上各药的药理作用,均与本品的整体作用有一定关系。药理研究表明,本方有抗炎、镇痛作用,能显著增加免疫器官胸腺、脾脏的重量,明显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对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实验表明,本方能明显增加毛细血管管径,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延长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的潜伏期,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毛细血管闭合[4-5]。治疗组无肝损伤,说明本方可以扶正补肾,具有抑制甲氨蝶呤副作用的功效。
  总之,独活寄生汤临床上具有补虚不留滞,攻邪不伤正,补肝肾、养气血、祛外邪、通经络等功效,对RA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甲氨蝶呤作为治疗RA的基本药物,各国诊疗指南均推荐本药[6],但单独长期应用,毒副作用很大,因此和独活寄生汤联合应用,可减少其用量及毒副作用,增强疗效,值得笔者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5 参考文献
  [1]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诊疗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0-54.
  [2]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3] 颜正华.颜正华中药学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86-289.
  [4] 丁安伟,徐立,马红,等.现代中药临床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16-132.
  [5] 陈成然.独活寄生汤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21):2926-2928.
  [6] 张奉春.风湿免疫科诊疗常规[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27-3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