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甲胎球蛋白(AFP)/肿瘤体积比在评估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复发中的临床作用。 方法 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行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期相同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随访复发的时间进行分组,其中半年内复发组(A组)18例,半年后复发组(B组)12例。比较两组间患者的术前AFP值、术前肿瘤体积、AFP/肿瘤体积比以及术后组织病理分化程度对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分析AFP/肿瘤体积与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 结果 A、B两组术前肿瘤体积分别为(48.90±35.92)、(37.25±20.29)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术前AFP值为(140.06±106.22)ng/mL,明显比B组[(83.21±33.29)ng/mL]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术后组织的病理分化程度为:高分化3例,中分化8例,低分化例7例,B组为:高分化7例,中分化3例,低分化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的AFP/肿瘤体积比均值为(3.51±1.39),明显比B组(2.47±0.91)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相关分析表明,AFP/肿瘤体积与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存在显著相关性(r = 0.574,P = 0.021),AFP/肿瘤体积比值越大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半年内复发的可能性越大。 结论 AFP/肿瘤体积比可以作为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评估指标,当AFP/肿瘤体积比大于3.5时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患者半年内复发的可能性比较大。
[关键词] 甲胎球蛋白;肿瘤体积;肝癌;复发
[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2(a)-0057-04
血清甲胎球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 PCD)的诊断和治疗中一直以来是被作为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筛查、术后复发、转移监测等最有效的肿瘤标志物。但对于行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常常会遇到一定比例的原AFP阳性HCC患者复发时表现为AFP阴性,而AFP阴性HCC患者则表现为AFP阳性。因此,在临床中对于行根治术后的患者常会结合对小肝癌确诊度较高的螺旋CT检查,以进一步保证对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确诊率。本研究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行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期相同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的术前AFP值、术前肿瘤体积、AFP/肿瘤体积比以及术后病理分化程度对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分析发现AFP/肿瘤体积与患者术后复发的有密切关系,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30例患者均临床确诊为原发性单发的肝细胞性肝癌,临床分期为TNM Ⅲ期,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为23~70岁,平均(54.2±10.2)岁,在我院行原发性肝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均证实为肝细胞癌,手术切缘大于1 cm且切缘无肿瘤残存,所有病例均随访2年。根据临床随访复发的时间进行分组,其中半年内复发组(A组)18例,半年后复发组(B组)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
1.2.1 临床诊断标准 根据人民卫[第一论文网提供论文写作和发表论文服务www.dylw.net]生出版出版的《内科学》第7版。
1.2.2 影像学诊断标准 螺旋CT提示,肝癌特征性单发占位性病变,排除继发性转移癌。
1.2.3 病理诊断标准 术后肝组织病理学检査证实为肝细胞性肝癌。
1.3 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2]
1.3.1 手术指征 严格按照中华外科学会肝脏学组颁布的肝癌手术适应证进行手术。
1.3.2 手术方法 彻底完整切除肉眼所见肿瘤组,手术切缘大于1 cm切缘无残癌,术后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残存,术中测量肿瘤组织大小,计算肿瘤体积(V=πd3/6),单位mL。
1.4 观察指标
术前抽血检查患者AFP水平、检测患者肝肾功能、三大常规、凝血功能,心、肺、脑功能,复查患者全身CT,根据影像学检查,计算术前肿瘤体积大小;术后密切检测血清AFP水平,以及肿瘤组织总病理活检,明确肿瘤细胞分化程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行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间术前AFP值、术前肿瘤体积以及两者间比值的情况
A、B两组间术前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术前AFP值明显比B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的AFP/肿瘤体积比均值为(3.51±1.39),明显比B组(2.47±0.91)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间术后组织病理分化程度情况比较
A组术后组织病理分化程度明显比B组差,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7,P = 0.015),见表2。
2.3 AFP/肿瘤体积与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关系
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AFP/肿瘤体积与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存在显著相关性(r = 0.574,P = 0.021),AFP/肿瘤体积比值越大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半年内复发的可能性越大。
3 讨论
3.1 肝癌术后复发的评价
原发性肝癌目前在我国的发生率也在日益上升,肝癌已经成为我国常见的几大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大约为20.40/10万[1]。目前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仍然以外科手术为主,术后加予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使得肝癌的病死率比以前大为下降。但是,行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常常会出现术后的复发,而且复发率高,国内外学者统计发现,行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的患者,术后2年内复发率可高达61.5%~98%[3],因此,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的复发率仍然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立对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的复发的早期监测与防治体系是保证原发性肝癌根治术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延长肝癌切除术后的生存期。目前临床上监测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主要有效
[1] [2] 下一页
手段是AFP、B超、螺旋CT和 MRI。术前、术后AFP的定量动态监测是作为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及转移的敏感指标。但在有些患者,或者是行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常常会出现AFP数据与临床表现不一致的情况,有些AFP阳性的患者术后复发时表现为AFP阴性,而AFP阴性的患者术后复发时表现为AFP阳性。因此,寻找一个更为客观或者灵敏的监测指标也成为广大从事肝癌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关注的焦点。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