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Bcl—2与S100A6在不同子宫平滑肌肿瘤中的特征研究

2015-07-16 09: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子宫平滑肌肿瘤是最常见的子宫肿瘤,常见于30~50岁妇女。子宫平滑肌肿瘤有良性、交界性与恶性之分,常见的良性肿瘤为子宫平滑肌瘤,恶性为子宫平滑肌肉瘤最常见,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交界性肿瘤为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其预后一般好,但组织病理学与平滑肌肉瘤难以鉴别,容易误诊,且近年来发病率显著增高。本文通过Bcl-2及S100A6在不同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为临床病理诊断提供实验依据,并以期为鉴别子宫平滑肌肿瘤良恶性提供辅助诊断指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2006~2012年手术切除且资料完整的良性平滑肌瘤30例,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30例,平滑肌肉瘤10例。所有子宫平滑肌瘤组织蜡块为4 μm切片,其病理诊断均根据已知的诊断标准。
  1.2试剂
  Bcl-2(兔抗人单克隆抗体)、S100A6(兔抗人单克隆抗体)、山羊抗兔二抗均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公司。
  1.3 免疫组化化学
  石蜡标本作4 μm连续切片,常规脱蜡及复水,PH6.0枸橼酸液高压热修复,3%H2O2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20 min,5%BSA封闭,滴加一抗4℃过夜,滴加山羊抗兔二抗20 min,37℃滴加SABC30 min,后DAB显色,苏木素复染,脱水,树胶封片。每次实验以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以已知阳性片作为阳性对照。
  1.4 免疫组化结果判定
  Bcl-2的效应产物为棕色颗粒,分布于细胞浆,S100A6效应产物为棕色颗粒,分布于细胞核。在400倍镜视野下随机选取切片中至少5个区域,计数阳性染色细胞的百分数,取其平均值为该切片的阳性细胞百分数,可分为5级:0分:染色细胞<5%;1分:染色细胞5%~25%;2分:染色细胞25%~50%;3分:染色细胞:50%~75%;4分:染色细胞>75%。染色强度分为4级:0分:不显色;1分:浅黄色;2分:棕黄色;3分:深棕色。两者相加为最终免疫组化结果(0~1为-,2~3为+,4~5为++,6~7为+++)。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学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30例良性平滑肌瘤(UL)中,Bcl-2阳性表达28例(93.3%),S100A6阳性表达9例(30.0%);30例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CL)中,Bcl-2阳性表达27例(90.0%),S100A6阳性表达17例(56.7%);10例子宫平滑肌肉瘤(LMS)中,Bcl-2阳性表达4例(40.0%),S100A6的阳性表达9例(90.0%)。UL组Bcl-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LMS组(P<0.05﹚,CL组Bcl-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LMS组(P<0.05﹚;CL组S100A6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UL组(P<0.05﹚,LMS组S100A6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UL组、CL组(P<0.05﹚。见表1、2。
  3讨论
  子宫平滑肌肿瘤是妇科最常见的肿瘤,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50岁妇女,据尸检统计,30岁以上的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因肌瘤多无或很少有症状,临床报道发病率远低于肌瘤真实发病率。其组织学分为三大类:良性子宫平滑肌瘤(UL),子宫平滑肌肉瘤(LMS),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CL)。子宫肉瘤少见,恶性程度高,占子宫恶性肿瘤的2%-4%,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1%,大多数预后极差。交界性子宫平滑肌肿瘤有多种类型,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是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中的一种,占子宫平滑肌肿瘤的3.7%,具有生长迅速、容易复发及具有恶变倾向的特点。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富于细胞型子宫肌瘤虽然临床表现为良性,但是在短期内增长迅速,应尽早手术或术后加强随访,在组织病理学上,因镜下细胞可异常丰富,甚至出现个别异型细胞,与平滑肌肉瘤难以鉴别,容易误诊,且近年来发病率显著提高,因而给日常诊疗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Bcl-2蛋白是Bcl-2 原癌基因的编码产物,可以促进细胞的存活。Bcl-2蛋白家族成员中有些促进凋亡,如Bad,有些阻止细胞凋亡,如Bcl-2。有些细胞因为缺乏营养因素或者因为其他刺激,从而凋亡,而Bcl-2通过在体内或体外增加其表达产物,能够抑制细胞的凋亡,还有细胞通常是由于生长因子的需求而进行复制的,而Bcl-2蛋白可以降低细胞对生长因子的需求。有资料显示,Bcl-2表达阳性率高的细胞不仅寿命长,而且细胞凋亡进程缓慢,从而引起细胞的堆积,继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因此,Bcl-2蛋白对肿瘤的生长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显示Bcl-2在UL和CL组织中的表达高于LMS组,推测Bcl-2在UL、CL的生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由以上可见,在良性肿瘤及交界性肿瘤中Bcl-2呈高表达,在恶性肿瘤中呈低表达,随着恶性程度的升高,其表达越低,说明CL是有别于恶性肿瘤的。
 S100A6是钙结合蛋白S100家族成员之一,是由Kuznicki和Filipek最先在Ehrlich腹水瘤中检验出来的。S100A6在人体内参与细胞周期活动、肿瘤生长、细胞分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活动等,以上这些生物学功能都是通过与靶蛋白及钙离子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S100蛋白家族是一类非泛素化、EF-手型钙结合蛋白,其在细胞内的分布很广泛,其分布受细胞分裂状态和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当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或细胞分裂状态变化时,细胞进入S期的时间也不一样,S100A6的分布也会发生变化。S100A6对卵巢子宫异位内膜的凋亡起到抑制作用;在恶性程度高、淋巴结有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S100A6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骨肉瘤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长短,不仅取决于肿瘤的转移程度,还取决于S100A6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在胃癌中S100A6呈现高表达;S100A6通过对乳腺细胞MCF-7的生物学促进作用,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在恶性程度高、淋巴结有转移的甲状腺组织中S100A6呈现出高表达。在肝癌、黑色素瘤、结直肠肿瘤、胃癌、乳腺癌、甲状腺癌中,S100A6呈现高表达,由此,推测S100A6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增殖和分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目前S100A6在子宫平滑肌肿瘤中的研究较少,本实验研究表明:S100A6蛋白表达阳性率在LMS组显著高于UL组(P<0.05﹚和CL组﹙P<0.05﹚,S100A6在恶性子宫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中染色程度深,表达增强,与S100A6在其他恶性肿瘤如骨肉瘤、黑色素瘤等有一致性,而在良性子宫平滑肌肿瘤中呈现出低表达,提示S100A6的异常表达与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Bcl-2蛋白的表达随子宫平滑肌肿瘤的恶性程度的增加 而降低,S100A6的表达随子宫平滑肌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故在USMT中应用免疫组化检测Bcl-2、S100A6的表达可提示肿瘤的良恶性,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另外可进一步证明,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可能是一种介于良恶性子宫平滑肌肿瘤间的特殊类型的肿瘤。
  
   谢幸. 妇产科学. 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310.
   石一复,谢幸,赵承洛,等. 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病理诊断及临床特征.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4):201-203.
   刘旭初. 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29例临床病理分析.基层医学论坛,2013,71(4):495-496.
   原灵娥, 李志刚. 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19例分析. 中国民康医学, 2012,24(2):176.
   Margetic S,Gazzola C,Pegg GG. Leptin:a review of its peripheral actions and interactions. Jnt J Obes Rbes Relat Metab Disord,2002,26(11):1407-1433.
   Reed JC,Talwar HS,Cuddy M,et al. Mitochondororial protein p26 BCL-2 reduces growth factor requiremengts of HIH3t3 fibroblast. Exp Cell Res,1991,(19)5:277.
   Bray K,chen HY,Karp CM,et al. Bcl-2 modulation to activate apoptosis in prostate cancer. Mol Cancer Res, 2009,7(9):1487-1496.
   Kuznicki J, Filipek A. Purif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a novel Ca(2+)-binding protein(10.5KDa) from ehrlich ascites-tumor-cell. Biochem J,1987,247(3):663-667.
   Stradal TB ,Gimona M. Ca(2+)-dependent association of S100A6(Calcyclin)with the plasma membrane and the nutions for signal transduction by S100 proteins. Structure,1998,6(2):223-231.
   高菊梅,张晓玲. S100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实用临床医学, 2011,3(12):125-127.
   谭媛, 姚德升. S100A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9-1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