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究不同止血方法对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均进行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手术治疗,并按照术中不同的止血法,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36例,分别行缝合止血与电凝止血,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卵巢功能。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月经异常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的黄体生成素、血清雌二醇及卵泡刺激素等性激素水平变化不显著(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各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中,采用缝合止血方法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而电凝止血的损害性较大。
腹腔镜;卵巢肿瘤剥除术;止血;卵巢功能
R713.6 B 1673-9701(2014)34-0011-03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卵巢肿瘤患者治疗中亦逐渐推广应用,其中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手术已经得到诸多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认可。而术中不同的止血方法亦会对患者术后卵巢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积极探寻有效、安全的术中止血方法,对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观察与比较临床上常用的两种止血方法(电凝止血法与缝合止血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旨在为卵巢肿瘤剥除术中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均经妇科检查、B超诊断及术后病理证实,且排除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术前6个月均未使用性激素治疗,且月经周期具有规律性。按照术中不同的止血法,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36例,其中观察组年龄19~42岁,平均(29.52±3.25)岁,肿瘤直径6~10 cm,平均(6.23±2.12)cm。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平均肿瘤直径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手术治疗:于脐轮下缘作一1 cm左右的切口,成功穿刺后,置入腹腔镜,于下腹第二穿刺孔置入10 mm套管、第三穿刺孔置入5 mm套管,进行手术操作。观察肿瘤位置、质地、形态及盆腹腔等情况后,充分分离囊肿间隙和卵巢,并对囊肿进行剥离。观察组44例患者对剥离创面进行腹腔镜下缝合止血,对照组36例患者对剥离创面进行腹腔镜下电凝止血,其中,单极电凝止血20例,双极电凝止血16例。
所有患者均于手术前、手术后6个月、手术后1年的月经周期开始的第2天,采集静脉血液标本,按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方法,对患者的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血清雌二醇(serum estradiol,E2)及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LH)等性激素水平进行测定。此外,分别于手术后的6个月、1年根据随访结果,观察与记录患者月经的变化及临床症状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需对比的指标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的表示分别采用(x±s)表示法与百分比表示法,差异检验分别采用t检验方法与卡方检验,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F检验,且均以检验结果P<0.05表示对比形成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性激素水平变化比较
观察组手术前与手术后6个月、1年的黄体生成素、血清雌二醇及卵泡刺激素等性激素水平变化不显著(P>0.05),对照组手术前与手术后6个月、1年的各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月经异常发生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的月经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其中,观察组术后1年,仅1例患者发生周期延长,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共7例患者发生月经异常:2例月经周期延长,1例月经减少,3例月经增多,其余1例患者出现月经淋漓不尽。而术后1年,对照组共有9例患者发生月经异常,月经增多与月经减少分别为4例与3例,其余2例患者发生月经周期延长。
3讨论
卵巢在女性内分泌及性激素代谢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较多年轻的卵巢肿瘤患者,由于卵巢功能异常而导致月经不规律,甚至发生全身基础代谢的异常变化。目前在临床上常采用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但手术过程中不同的止血方法对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干扰仍存在不同意见。有研究认为,在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高频电刀进行操作,并不会明显损害患者的卵巢功能。手术中反复进行电灼,往往容易损伤或破坏患者皮质及剩余的卵泡,对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卵巢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有研究指出,在该手术中,采用pk刀电凝止血方法与缝合止血方法,对患者手术后的卵巢功能的影响并不会出现较显著的区别,且在刘玉娟等的研究中则证实,采用缝合止血方法与电凝止血方法,对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影响并无较大差异,但对于卵巢肿瘤患者,以上两种止血方法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黎明鸾等的研究中,证实了缝合止血方法的优越性。
本研究中,亦通过对比缝合止血方法与电凝止血方法观察对该类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采用缝合止血方法的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的黄体生成素、血清雌二醇及卵泡刺激素等性激素水平变化不显著(P>0.05),而采用电凝止血方法的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符,进一步证实了采用缝合止血方法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影响较小,而电凝止血的损害性较大。有研究指出,缝合止血方法有利于保留患者剩余的卵泡,对卵巢组织的损伤较小甚至并未造成任何的损伤,这在较大程度上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的卵
巢功能,而电凝止血方法容易导致卵巢组织的焦化,卵巢床往往分布了较大面积的焦痂,一旦这些焦痂发生脱落,则会出现新的创面,不利于患者卵巢功能的保护。在本研究中无论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还是月经异常发生率,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证实了缝合止血的优越性。但亦有研究发现,在该类手术过程中,单极电凝与双极电凝对患者手术治疗后卵巢功能的影响亦存在差异性,这有待于本研究进一步取证分析。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中,采用缝合止血方法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而电凝止血的损害性较大。
薛龙海. 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82例分析.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6):135-136.
刘小红,陈海霞,安丽萍,等.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临床分析.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4):159-160.
刘开江,崔丽青,刘青,等.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女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1):38-41.
王丽鹏.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海南医学,2013,24(17):2525-2526.
李敬. 单孔腹腔镜在妇产科年轻女性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663-3664.
吴新容,杨泽妹. 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对卵巢功能近期的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5288-5289.
吴淑玲,彭小莲,康惠超,等.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pk刀电凝与缝合止血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640-3641.
刘玉娟,周洪贵,谌伦华,等. 腹腔镜下电凝和缝合止血对残留卵巢储备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6):441-443.
黎明鸾,金松,欧曼颖,等. 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中电凝、缝合止血患者术后卵巢功能比较. 山东医药,2010,50(6):46-47.
郑健,宋静慧,王丽岩,等.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使用单、双极电凝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