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无症状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意义

2015-07-09 10:1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对无症状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8例经手术证实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有症状和无症状两组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其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发病类型和恶性率。结果 有症状和无症状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发病类型和恶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超声对无症状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胆囊息肉样病变;无症状;超声诊断

value of ultrasonic diagnosis for asymptomatic polypoid lesions of gallbladder

  yang bo.huadong sanatorium of binhu,wuxi 21406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ultrasonic diagnosis for asymptomatic polypoid lesions of gallbladder.methods 278 cases with polypoid lesions of gallbladder(plg) proved by operation were divided into symptomatic group and asymptomatic group with the method of retrospective analysis,then comparatively analyzed the disease types and malignant rate of plg.result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on the disease types and malignant rate between the symptomatic group and the asymptomaetic group of plg cases (p>0.05).conclusion ultrasonic examination is an important technique for diagnosis of asymptomatic polypoid lesions of gallbladder.

  [key words] polypoid lesions of gallbladder (plg);asymptomatic;ultrasonic diagnosis

  胆囊息肉样病变(ploypoid lesions of gallbladder,plg),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是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起的一类疾病的统称。wwW.133229.COm这一影像学诊断按病理则可分为如下几种:胆固醇性息肉、胆囊腺肌样增生、炎性息肉、腺瘤和息肉型早期胆囊癌[1]。而王秋生等[2]则从另一角度将胆囊息肉样病变分为三类:(1)胆固醇性息肉;(2)息肉型早期胆囊癌;(3)余下的均为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该方法分类简单实用,对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其中息肉型早期胆囊癌直接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而胆囊癌患者早期无特殊症状和体征,致使诊断常被延误[3]。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plg病理和超声诊断,以期探讨无症状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回顾分析了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经超声诊断为plg并进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278例,其中男156例,女122例,年龄26~71岁,平均47.3岁。根据患者有无右上腹隐痛等不适病史将其分为两组:甲组,有相关症状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144例;乙组,无自觉症状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134例。

  1.2 仪器及扫描方法 使用仪器为alokgα10、alokg4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00 mhz。检查前日晚餐后禁食,次日早晨空腹检查。检查时取仰卧位及左侧卧位,行右季肋部纵切扫查,仔细观察胆囊大小、形态、囊壁、囊腔内有无异常回声,发现异常采集图像并用彩色多普勒(cdfi)观察其内部血流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差异的统计学意义水准α取0.05。

  2 结果

  甲组(有症状)与乙组(无症状)中胆固醇性息肉、息肉型早期胆囊癌、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的发病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此外对甲组和乙组中三类胆囊息肉样病变是否单发、直径做统计分析(见表2,3)。表1 139例plg患者超声结果的比较表2 甲组胆囊息肉超声检查结果分表3 乙组胆囊息肉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3 讨论

  本组资料中,甲组(144例)胆固醇性息肉、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及息肉型早期胆囊癌的发病率分别为68.06%、23.61%、8.33%;乙组(134例)这三类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发病率分别为72.39%、20.90%、6.72%,两组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结果显示:无症状胆囊息肉样病变与有症状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发病类型相似。这指示我们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应该对无症状的胆囊息肉样病变给予足够的重视,无论其是否有临床症状,对待胆囊息肉样病变既不能盲目施行胆囊切除术,同时也不能放过那些可能为胆囊癌或有成为胆囊癌倾向的病例。此外资料显示:息肉型早期胆囊癌患者息肉的单发比例和>10 mm的比例明显高于胆固醇性息肉和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的患者。这符合全国第四届胆道外科会议提出在plg识别肿瘤危险性的四项指征:(1)单发病例;(2)病变直径>10 mm;(3)广基;(4)有增大趋势的病变。

  随着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和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提高,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检出率逐年增高,邓绍庆等[4]报道我国健康成人中plg的患病率约为5%,已成为常见的胆道疾病。

  目前,超声因其方便安全、无创伤及其可重复性已成为plg诊断的首选,其检出率可达91.3%~92.5%[5,6]。但进行超声检查时亦应注意以下几点:(1)从不同角度,多轴断层,多方位进行扫查,以显示息肉大小、部位、数量、回声强度、胆囊壁改变等;(2)合并结石时,应进一步改变体位,避免因结石而掩盖息肉病变,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准确性在不合并结石者高达98%,而合并结石者降低到60%[7];(3)定期随访,观察胆囊息肉样病变是否有增大的趋势,同时以此避免将胆泥、胆囊内凝血块等假阳性病变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变。

  综上所述,通过认真、细致地检查,及对无症状胆囊息肉样病变病人的常规健康体检,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袁海霞.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进展.中国临床医学,2006,139(4):673-674.

  2 王纯正,徐智章.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56.

  3 王秋生,黄筵庭.胆囊息肉病变的特点于与手术时机.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5,15(1):10.

  4 邓绍庆,周孝思,张武.胆囊息肉样病变肿瘤和癌前病变的识别.实用外科杂志,1992,12(10):600-601.

  5 郑敏,李春艳,王玲.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的超声诊断与探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8):794-795.

  6 周连锁,石景森,郝秀原,等.胆囊息肉样病变612例临床分析.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6(3):260-262.

  7 赵继东.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分析.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1,2(9):22-2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