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回顾中药五味的源流,分析五味的判定标准及五味的意义。认为《神农本草经》中的五味原指药物的真实滋味,后世由于岐黄五行学说和神仙方士内容的混入,导致五味逐渐演变为中药的性能。目前五味具有多重判定标准,且不能对药物的药效起到清晰的明示作用,因而实用价值不大。而将“味”作为药物的性状,标明药物的真实滋味,则可回归到《神农本草经》的原意,这样不仅有助于鉴别药材的质量,而且有助于把握汤药的滋味,具有一定的临床实际意义。故建议今后淡化作为性能的五味,强化介绍每味药物的滋味。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中药五味;中药性能;滋味
中药的性能是采用中医理论对中药作用特点的高度概括[1]。目前通行的各级各类《中药学》统编教材均将五味作为重要的中药性能之一加以介绍。但是,笔者发现,不少药物的“味”与上述理论并不一致,造成不少困惑。因此,有必要对五味理论加以梳理和重新认识。
1中药五味的源流
《说文解字》:“味,滋味也,从口未声。”[2]五味最早的本义是指酸、咸、甘、苦、辛5种滋味,其形成与饮食的烹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在先秦时期的《尚书》、《左传》、《周礼》、《礼记》等著作中均有体现。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根据当时风行的五行学说,将五味与五脏相配属,并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3]: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www.133229.cOM但《黄帝内经》所论述的五味,并未涉及到具体的药物,缺乏事实依据。而同属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的《神农本草经》在其“序例”部分提到了“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并且在其收载的每一个药物下,都标明了“味”,如描述干地黄为:“干地黄,味甘,寒”[4]。将《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在内容上进行比较,则前者主要论述阴阳五行理论及针刺疗法,后者主要论述药物。因而近代上海名医刘民叔[5]据此将中医古代之源流分为主要两派,一为神农本草学派,一为歧黄五行学派。他认为《神农本草经》原是神农本草学派的著作,而后来却被掺杂了歧黄五行学派的内容。例如在《神农本草经》中提到了五色芝,分别是赤芝、黑芝、青芝、白芝和黄芝。原文曰[4]:“赤芝,味苦,平。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黑芝,味咸,平。主癃,利水道,益肾气,通九窍,聪察。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青芝,味酸,平。主明目,补肝气,安精魂,仁恕。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白芝,味辛,平。主咳逆上气,益肺气,通利口鼻,强志意,勇悍,安魄。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黄芝,味甘,平。主心腹五邪,益脾气,安神,忠信和乐。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在刘民叔看来,“神农古本草中,凡有固执脏腑经络者,皆当属于岐黄。例如赤芝味苦益心气,黑芝味咸益肾气,青芝味酸补肝气,白芝味辛益肺气,黄芝味甘益脾气。以五色五味,分配五脏,绝非神农家法”[5]。因为在《神农本草经》的绝大多数内容中,并不以五味来说明药效。例如“玄参,味苦,性微寒。主腹中寒热……补肾气,令人目明”[4]。“石南,味辛,平。主养肾气,内伤阴衰,利筋骨皮毛”[4]。两者都能够补养肾气,却一苦一辛,可见《神农本草经》的原作者并不以“味”来说明药效。《神农本草经》中所描述的味,绝大多数都是药物的真实滋味而非现在所认为的性能。五色芝及其他一些与真实滋味不符合的药味,乃是歧黄五行学说和神仙方士内容混入《神农本草经》所致。后世本草学家不明真相,反而在被改编的《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将五行五味学说作为中药性能的核心并不断加以发挥,以至于至今不得不把五味作为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其实,药物的滋味并不止五味,除了辛、甘、酸、苦、咸之外,至少还有涩和淡,但是为了照顾五行五味,故一直将淡附于甘,涩附于酸。这也是五行五味学说所存在的一个明显瑕疵。了解五味的历史源流,有助于正确认识五味。
在最初的《神农本草经》中,所标注的“味”描述了药物的真实滋味,而且一药只标一味。如甘草味甘,黄连味苦,乌梅味酸,吴茱萸味辛,白僵蚕味咸等等。但自从歧黄五行学说混入本草著作之后,后世的五味就出现了至少3个判定标准。第1个标准是药效,以药效来反向判定五味。如麻黄并不具有真实的辛味,但因其能发汗解表,符合《黄帝内经》“辛散”的理论而标其味为辛[6]。杜仲并不具有真实的甘味,因其能补肾强骨,符合“甘补”的理论而标其味为甘[6]。第2个标准是五行配属,如尽管磁石并不具有真实的咸味和辛味,也不具有“咸软”和“辛散”的特点,却因其颜色为黑色,与五行中的“水”相应而标为“咸”味[6],或因其为金石类药物,与五行中的“金”相应而标为“辛”味[6]。第3个标准是滋味,最早因滋味而标注的五味在本草著作中仍然可见,如现行《中药学》统编教材中葛根与防风的味均为“辛、甘”[6],其中的“甘”即来源于其真实的滋味。多重判定标准的五味同时出现,造成了目前五味体系的混乱和矛盾。尽管《中药学》教材将五味对药效的提示作用归纳如下[3]:辛“能散、能行”,甘“能补、能和、能缓”,酸“能收、能涩”,苦“能泄、能燥、能坚”,咸“能下、能软”,但由于五味判定标准的混乱,导致其对药效的提示作用缺乏严密性。如麻黄与磁石之辛味所指不一,葛根与杜仲之甘味所指不一,芒硝味咸可以软坚泻下,但蛤蚧味咸却不能下不能软,五倍子味酸能够收敛固涩,但牛膝味酸却不能收不能涩等等[6]。更有甚者如朱步先[7]认为,辛味能敛,酸味能通,苦味能发,咸味能坚,甘味能泄能下,完全与统编教材的认识相反。此外,五味对于相当多的中药药效并不能起到明示作用。例如,至今五味仍未与杀虫、驱虫、安神、平肝、化痰、截疟、胜湿、逐水、消积、回阳救逆、升阳举陷、通阳、涌吐、蚀疮、去腐、排脓、生肌等众多功效相联系[8]。可见,目前五味的判断标准不一,不能对药物的药效起到清晰的明示作用,因而实用价值不大。
3中药五味的意义
古人试图归纳五味以概括药效的规律,这是对临床用药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除此之外,笔者认为作为性状的味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3]。性状鉴定是最简单易行的中药材鉴定方法。古代中医中药不分家,凡行医者必识药。对药物的真实滋味做到心中有数是准确辨识药物的基础。所以但凡优秀的医药学家,必定亲自尝验药物的滋味。而后世医药逐渐专门分化,导致现在的医生不识药(味),这种情况令人担忧。首先,药材的真伪优劣是影响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而品尝药物滋味是鉴定药材质量的简便方法。如龙胆草的性状鉴别要点之一就是味极苦,我们可以通过这一明显的性状来确保所使用的药材质量。现在伪药劣药并不鲜见,若不知药材质量,医生怎能保证临床疗效?其次,明晓药物的滋味有助于把握药物的用量用法。对一些滋味厚重难咽的药物须严格控制用量或将汤剂改为丸剂(胶囊剂),如龙胆草、黄连、苦参等药物味极苦,入汤剂一旦超过15 g,患者也许无法忍受汤药的苦味。这不但会败坏患者的胃气,还会降低患者的依从性,从而降低疗效。反之,对一些滋味较为适口或清淡的药物,如山药、薏苡仁、茯苓、黄芪、党参等味淡味甘之品,可以根据病情的需要,适当大胆地提高用量。因而,掌握药物的真实滋味对于鉴别药材质量,把握汤药滋味,确保临床疗效具有不可忽视的实用价值。这也许正是《神农本草经》的原作者为每味药物标明滋味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神农本草经》中的五味原指药物的真实滋味。由于岐黄五行学说和神仙方士内容的混入,导致后世五味逐渐演变为中药的性能。而目前五味具有多重判定标准,且不能对药物的药效起到清晰的提示作用,因而实用价值不大。而若将“味”作为药物的性状,标明药物的真实滋味,则能回归到《神农本草经》的原意,这样不仅有助于鉴别药材的质量,而且有助于把握汤药的滋味,具有临床实际意义。故笔者建议将来的《中药学》教材可作适当调整:淡化作为性能的五味,强化介绍每味药物的真实滋味。遵古而不泥古,学古而为今用。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古代中医药理论,才能真正地做到继承和发扬中医药。
【参考文献】
[1]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8.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31.
[3]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4-16.
[4]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5-277.
[5]刘民叔.华阳医说[m].上海:民国铅印本(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书):32.
[6]凌一揆.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7-247.
[7]朱步先. 五味功用之辨证观[j].中医杂志,2003,44(12):888.
[8]雷载权,张廷模. 中华临床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