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不同浸种处理对阳春砂种子发芽的影响

2015-07-04 09:4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作者:张丹雁,欧阳霄妮,徐志东,江翠娟,赖小平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浸种处理对阳春砂种子发芽的影响,寻找提高砂仁种子发芽力的适宜浸种方法。【方法】设置9个浸种处理实验组,对照组无浸种,处理1组浸泡15 mg/l萘乙酸8 h,处理2组浸泡100 mg/l赤霉素30 h,处理3~8组分别浸泡8、20、30、40、45、50 h清水,每期播种量为100粒,按株行距4 cm×4 cm,采用室外盆播方式播种。【结果】萘乙酸对种子发芽起明显抑制作用,并使种子推迟出苗。赤霉素浸种可明显提高种子发芽力,并诱导砂仁种子提前萌发。8 h清水浸种对砂仁种子发芽无显效, 20~50 h浸种则发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以30~50 h为佳。【结论】赤霉素及清水浸种处理可明显提高砂仁种子的发芽力,方法简单实用又经济实惠,可广泛推广应用于砂仁的播种育苗生产实践中。

【关键词】 阳春砂/生产和制备;发芽

阳春砂来源于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的干燥成熟果实,为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中国药典》有收载[1],主要分布于广东、云南、广西、福建等地,以广东阳春所产为道地[2]。阳春砂的繁殖有分株繁殖和种子繁殖2种方式,由于种子繁殖是解决短时间内大面积种植的较好办法,故常用于砂仁的扩大种植生产中。wwW.133229.COM影响砂仁种子发芽的因素多且复杂,除环境及气候条件、种子成熟度、播种时间、储藏及运输方法等条件外,播种前的浸种处理对砂仁种子发芽亦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观察了播种前不同浸种处理对砂仁种子发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阳春砂成熟种子采自阳春砂仁试验示范场,将种果去除果皮,按传统加工方法以河砂搓种(将种子团及适量河砂置于畚箕中搓2 h),过筛,取种子摊凉1 d后以布包埋于湿砂中备用。播种用盆为口径35 cm的普通陶瓷花盆,内装疏松湿润的种植壤土。赤霉素及奈乙酸均为分析纯。

  12分组与处理播种前设9个浸种处理实验组,对照组无浸种,处理1组浸泡15 mg/l萘乙酸8 h,处理2组浸泡100 mg/l赤霉素30 h,处理3~8组分别浸泡清水8、20、30、40、45、50 h,每期播种量为100粒,株行距4 cm×4 cm,培土02~05 cm,分别于2006年9月15日及9月25日播种,实验地位于阳春市“砂仁试验示范场”、荫蔽度为70%~80%的树荫下,每次播种实验重复3次,播种后观察和记录其出苗情况,尤其是发芽盛期(种子集中发芽的时段)的出苗状况,并计算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发芽率[3]指种子发芽总粒数占试验总粒数的百分比。发芽势[3]指从发芽开始到发芽最高峰为止时种子的发芽率,或者是发芽试验初期,规定日期内正常发芽的种子发芽率。发芽率及发芽势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p发芽率=n发芽总粒/n试验总粒×100%;p发芽势=n发芽种子,规定天数/n试验总粒×100%。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张丹雁,等.不同浸种处理对阳春砂种子发芽的影响第1期21播种前不同浸种处理对阳春砂种子发芽的影响表1、表2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处理1组萘乙酸浸种可抑制阳春砂种子的发芽,使发芽率及发芽势均显著降低(p<001),并使种子推迟出苗。处理2组赤霉素浸种可诱导种子萌发,9月15日播种者发芽率及发芽势、25日播种者发芽率均显著提高(p<001),并可使出苗期明显提前。处理3组8 h清水浸种对砂仁种子发芽无显效,处理4组20 h清水浸种中9月15日播种者发芽率及发芽势、25日播种者发芽势均显著提高(p<001),处理5~8组30、40、45、50 h清水浸种的发芽率及发芽势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表1播种前不同浸种处理对阳春砂种子发芽的影响表2播种前不同浸种处理后阳春砂种子的发芽盛期出苗状况

  3讨论

  张丹雁等[4]探讨了不同播种期阳春砂种子发芽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8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适宜播种,且此期间迟播其发芽率及发芽势比早播者高,但从生产角度和实际需要考虑,应选择早播,为解决早播出苗率偏低的问题,可通过采取播种前浸种处理方式来提高早播种子的发芽力。

  2010年第27卷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本研究结果显示:萘乙酸虽为植物生长激素,但仅促进根的生长,对种子发芽起抑制作用,并使种子推迟出苗,不适用于浸种。以赤霉素浸种,种子发芽率明显提高,并使种子提早3~6 d出苗, 9月25日播种后30 d前出苗数已高达出苗总数的80%以上,发芽势亦强,不但可提高种子发芽力,而且可诱导砂仁种子提前萌发,赤霉素浸种处理可推广应用。

  清水浸种30~50 h可明显提高砂仁种子发芽力,但用在生产实践上则需考虑天气因素,如果播种后半个月内雨水过多,播种地长期积水,经浸水处理的种子则容易烂种烂芽,反而降低出苗率,而且浸水处理时间越长,出苗率就越低,因此清水浸种时间应根据播种当时的气候状况灵活选择。

  赤霉素及清水浸种处理方法简单实用又经济实惠,可广泛推广应用于砂仁的播种育苗生产实践中,尤其在发芽率较低、发芽盛期不明显而在生产实践中又必须的早播时段(8月下旬)。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77.

  [2] 刘军民,徐鸿华.阳春砂仁规范化栽培技术[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7.

  [3] 王书林.中药材gap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8.

  [4] 张丹雁,徐志东,欧阳宵妮,等. 不同播种期阳春砂种子的发芽实验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4):39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