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浅析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

2015-07-04 09:4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早期诊断的水平。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共计150例,对其中20例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68±10)岁,15例表现为原胸闷的气短呼吸困难症状短期加重,2例猝死,3例咯血胸痛,2例发热,15例肺动脉高压右心衰,3例出现低血压。18例接受溶栓及抗凝治疗,死亡12例,好转8例。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多表现为原呼吸困难加重,心衰难以纠正,病死率高,应引起重视,及早进行肺血管ct成像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治疗者无溶栓禁忌证无论有无血流动力学改变均应接受溶栓和抗凝治疗。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血栓栓塞症; 诊断; 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病(以下简称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国人患病率高,据统计4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在8.2%,约1/4的患者可出现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ormboembolismpte)[1]。我们对copd合并pte患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预后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copd合并pte患者20例,copd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2002年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和2007年的修订版。Www.133229.cOmpte的诊断标准符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00版和2008版[2]及《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和治疗》

 3.3 临床特点 copd合并pte的临床表现与无合并pte时的表现极相似,不具有特异性,但copd本身就有呼吸功能障碍和循环功能不全,若再合并pte使呼吸,循环功能急转直下,难以纠正,预后不良,故在临床上应特别重视合并pte的诊断,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及时进一步检查,尽早做出诊断:①以copd急性加重入院,但未找到急性加重的明确诱因;②以呼吸困难为主,咳痰并不多,也无脓痰,发热等表现;③虽经积极的抗生素治疗,但呼吸困难缓解不明显;④吸入较高浓度的氧气,但pao2仍低,<60 mm hg,尤其无二氧化碳潴留者;⑤有低血压或休克等血流动力学改变者;⑥突发胸痛、咯血、出汗、头晕者[4,5]。
  3.4 治疗问题 在copd基础上再合并pte,其pte的危险度不能按无copd的pte进行分类,因copd本身就有呼吸功能衰竭和心功能不全,一旦再合并pte尤如雪上加霜,使心肺功能进一步恶化,故应积极治疗,尽早尽快清除血栓栓塞,我们主张:①一般不用手术及介入取栓技术,因患者存在心肺功能障碍,病情重,一般情况差,根本不能耐受手术的创伤和打击;②其溶栓的适应证应当放宽,我们认为一旦确诊copd合并pte且无明显的溶栓禁忌均应积极的溶栓治疗;③溶栓后长期抗凝,以防复发。
  3.5 愈后 copd合并pte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多在短期内死亡。表现为呼衰心衰者往往难以纠正,多在1月内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初仅表现呼吸困难,循环功能尚好者,3月内出现右心衰的表现,且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劳动能力,使愈后急转直下,一年死亡率在60%以上。
  
  参考文献
  [1] 程显声.进一步提高肺动脉栓塞诊断与处理水平.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517-518.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3] 荆志成,邓可武.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溶栓治疗.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932-1934.
  [4] 程显声,高明哲,等.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溶栓及抗凝治疗多中心临床分析.中华内科杂志,2002,41:6-10.
  [5] 郑志鹏,何建国,程显声,等.230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对症治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住院转归.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