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16层螺旋CT在评价肝硬化体积变化效果的研究

2015-12-13 11:5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评价肝硬化后肝小叶体积变化规律及其余肝硬化严重程度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82例肝硬化患者及109例正常人进行扫描,采用仪器自带软件测量肝脏左外叶、方叶、右叶及尾叶的体积,计算全肝的体积以及各个肝叶占全肝的百分比、体积指数及体积变化率。结果:除尾叶外,肝硬化组与正常组各个肝叶的体积大小和肝叶占全肝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层螺旋CT能准确地测量肝脏及各肝叶的体积、肝硬化肝脏的大小与疾病程度存在一定关联。

关键词:16层螺旋CT;肝硬化;体积测量
    肝硬化由于肝组织大量纤维化和再生结节形成,肝叶的大小随之发生变化,不同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体积变化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多层螺旋CT具有快速容积扫描、良好的时间和Z轴空间分辨率及三维后处理能力,取代以往采用径线测量的方法成为可能[1]。研究采用16层螺旋CT对全肝及各小叶体积进行测量,探讨肝硬化后体积变化情况及与肝功能Child分级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肝硬化组:选择本院2011年经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B超或CT检查确诊的肝硬化患者82例,男56例,女26例,平均年龄(46.4±13.5)岁。其中病毒性肝硬化53例,乙醇性肝硬化25例,淤胆性肝硬化4例。排除合并肝脏占位性病变、门静脉血栓等患者。正常对照组:为同期109例因其他原因要求行上腹部增强CT检查的患者,男67例,女42例,平均年龄(49.1±20.9)岁,无肝脏、肾脏及胆道疾病。

1.2  研究方法:肝脏体积测量:采用飞利浦16层螺旋CT扫描仪行常规双期扫描,扫描条件为120 kV、100 mAs,螺旋准直1.5 mm。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肝脾下缘,一次屏气进行快速螺旋扫描。扫描结束后,将原始数据行门静脉期重组,将其输入仪器自身携带的Volume功能软件,首先进行全肝体积测量,从膈顶至肝脏下缘的横断面图像上逐层划取肝叶轮廓,描绘中避开下腔静脉及胆囊,肝左外叶分界为镰状韧带和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尾状叶分界未下腔静脉右缘与门静脉右缘,由计算机计算出肝脏及各肝叶的体积,并计算各肝叶占全肝的百分比。

    记录肝硬化组及正常组患者的身高、体重。为排除个体差异,根据体表面积公式计算每单位体表面积的肝体积[1]

    根据身高、体重及体表面积推导正常人标准肝体积公式,并计算肝硬化患者数据带入公式,得出肝硬化患者公式体积,将该数据与16层螺旋CT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得出体积变化率及体积指数。将肝硬化患者Child分级情况与体积变化率、体积指数进行关联,并分析相关性。

1.3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肝脏体积测量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肝脏体积及各小叶占肝脏比例结果比较(

组别

 

肝脏

左外叶

方叶

右叶

尾叶

对照组

体积(cm3

1 220.5±220.5

203.5±58.3

220.3±44.1

789.9±138.7

39.0±2.8

占肝脏比例(%)

 

15.6±3.7

18.4±3.0

63.8±4.1

3.2±0.7

肝硬化组

体积(cm3

886.3±305.7

265.8±100.4

113.4±78.4

488.7±120.1

30.6±8.5

占肝脏比例(%)

 

30.3±7.8

13.9±6.2

58.7±8.3

3.2±1.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②P<0.01

2.2  不同肝功能下肝叶体积结果:不同Child分级的肝硬化肝脏及各肝小叶体积变化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肝功能下的肝硬化肝脏及各肝小叶体积(,cm3

Child分级

例数

全肝

左外叶

方叶

右叶

尾叶

A级

26

1005.4±296.4

240.9±144.8

190.5±100.8

614.5±138.5

36.9±10.8

B级

32

875.3±154.1

196.7±73.2

132.6±42.4

561.7±142.6

32.8±8.9

C级

24

774.9±168.6

173.3±69.0

114.7±36.9

450.6±73.1

31.7±7.0

注:与A级比较,①P<0.05;与B级比较,②P<0.05

3 讨论

    16层螺旋CT目前成为临床上肝脏体积测量最常用的方法,其准确性也被广泛公认,研究证实,CT测量体积与肝脏实际体积符合程度较高[2]。而肝脏的体积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肝脏功能状况的间接反映,而活体准确测量肝脏体积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因此,应用16层螺旋CT能够通过薄层三维重建,显示各肝小叶的轮廓,得到肝脏体积的准精确测量。

    目前国内关于肝脏体积的研究比较多,但各研究数据不尽相同,黎一鸣等测得正常人平均体积为(1250±141)cm3,该结果与本研究结果相近[3]。本研究发现全肝平均体积在A、B、C三个级别呈现递减趋势,C级患者的全肝、左外叶、尾叶体积均有明显小于A、B级患者,但肝功能较好的A、B级间全肝、左外叶、尾叶体积,左外叶、尾叶占全肝体积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到左外叶、尾叶占全干体积百分比随分级略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参考文献

[1] 胡咏梅,武晓洛,胡志红,等.关于中国人体表面积公式的研究[J].生理学报,1999,51(1):45.

[2] 李金平,蒋慧杰.多层螺旋CT肝体积测量及临床应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17):1786.

[3] 黎一鸣,吕  凡,吉  鸿,等.肝脏体积变化与病肝储备功能的关系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3,18(1):7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