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鹅足滑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及对照组39例, 治疗组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对照组采用微波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结果:两组均有不错的治疗效果,而且治疗组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和微波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鹅足滑囊炎均有不错的治疗效果,但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效果更明显优于微波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银质针导热治疗鹅足滑囊炎是一种疗效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银质针;微波;半导体激光;鹅足滑囊炎
鹅足滑囊炎是引起膝关节疼痛的常见病之一。临床表现为膝关节内侧疼痛,活动时,尤其是膝关节屈曲、外旋、外展时疼痛加重[1]。2005年3月~2011年10月,笔者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鹅足滑囊炎患者,并与微波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组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部83例均为本院康复科门诊患者,均为单侧发病,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两组:银质针导热疗法组为治疗组,微波结合半导体激光组为对照组。治疗组44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31~70岁,平均(51.2±9.9)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9.3±5.4)个月。对照组39例,男18例,女21例;年龄29~68岁,平均(52.4±10.9)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10.5±7.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3 疗效评定:①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状况:以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患者感受最痛程度;②膝关节评定量表评估疗效:采用Insall膝关节评定量表平估疗效[2]:治愈:主要临床症状、阳性体征完全消失,功能恢复,能胜任正常工作和劳动;显效:主要临床症状、阳性体征大部分消失,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有效:主要临床症状、阳性体征部分改善,功能部分恢复,能参加一般工作和劳动;无效:临床症状、阳性体征在治疗前后无变化或加重,功能无改善,影响正常工作和劳动。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各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均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的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两样本t检验,两组间治疗后疗效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组别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组 | 5.14±1.13 | 1.25±1.30①② |
对照组 | 5.18±1.12 | 2.28±1.49① |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1;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2.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疗效比较:见表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73,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均下降,而且治疗组VAS评分下降更明显;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说明两组均有不错的治疗效果,而且治疗组更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疗效比较(例)
组别 | 例数 | 治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治疗组 | 44 | 16 | 19 | 8 | 1 | 97.7 |
对照组 | 39 | 5 | 13 | 18 | 3 | 92.3 |
3 讨论
鹅足滑囊位于缝匠肌、股薄肌、半腱肌的联合腱止点与胫骨内侧副韧带之间,由于三个肌腱有致密的纤维膜相连形同鹅足而得名。鹅足滑囊炎又称胫骨内髁炎。由于长期挤压、摩擦或损伤,滑囊壁发生充血、水肿、渗出、增生、肥厚、粘连等无菌性炎性反应。
银质针导热疗法是由宣蛰人改进陆云响医师家传银质针而做的密集型针刺疗法,是严格按照人体软组织外科解剖和软组织压痛点分布规律,采用精确的银质针针刺疗法,导入所需的最佳温度,从而消除无菌性炎性反应,松解肌肉痉挛,解除软组织疼痛[3]。微波温热效应可改善组织血液循环,消散亚急性、慢性炎性反应,缓解肌痉挛,调节神经功能。激光可改善组织血液循环,加快代谢产物和致痛物质的排出,抑制痛觉,有镇痛效应;提高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免疫功能[4]。观察证明,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效果更明显优于微波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银质针导热治疗鹅足滑囊炎是一种疗效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4 参考文献
[1] 朱玉奎.四肢疼痛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201.
[2] Riegler HF.Recurrent dislocat ion and subluxat ion of the patella[J].Clin Orthop,1988,27(2):201.
[3] 王福根.银质针导热治疗软组织痛[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
[4] 南登崑.康复医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