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7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心电图分析

2015-12-13 11: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8例患者在心电图检查中发现心电图改变者75例,异常改变率为96.2%;其中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者61例,占78.2%,窦房阻滞者11例(I度6例,II度4例,III度1例),占14.1%,慢-快综合征者2例,占2.6%,窦性静止(SP)者1例,占1.3%。结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多数患者心电图表现突出,容易诊断,但仍有部分患者心电图检查不明显,需结合其他诊断方法,以免误诊。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电图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指窦房结病变使冲动的形成或传出发生障碍或衰竭,引起一系列心律失常。它可继发于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风心病、结缔组织疾病、代谢性疾病,少数为原因不明[1]。心电图检查是临床诊断SSS十分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文章就SSS的临床心电图表现做出相关分析,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7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上患者均排除因药物因素、血钾因素、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等因素影响而引起的心电图改变情况。其中男41例,女37例;年龄23~74岁,平均45.2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4.2年;致病原因中继发于冠心病者37例,心肌炎者22例,心肌病者12例,风心病者5例,原因不明者2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脑供血不足表现包括乏力、头晕、心悸、是谁等,其中12例患者伴有头痛、晕厥症状;不同程度的心脑供血不足及肾供血不足表现包括反复心悸、心绞痛、尿量减少、腰痛、蛋白尿等,其中3例发生肺水肿,1例发生氮质血症。
1.2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在症状发作时均立即采用日本光电公司生产的Cardiofax 8500型心电图测量仪进行心电图检查,常规测量并记录12个导联。
2 结果
  本组78例患者在心电图检查中发现心电图改变者75例,异常改变率为96.2%;其中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者61例,占78.2%,窦房阻滞者11例(I度6例,II度4例,III度1例),占14.1%,慢-快综合征者2例,占2.6%,窦性静止(SP)者1例,占1.3%。
3 讨论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近年有上升的趋势,本病发生率约为3/5000,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30~50岁和60~80岁这两个年龄段多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2]。病窦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由于心动过缓或伴有心脏停搏,使心输出量减少而出现不同程度脑、心、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亦有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而心电生理检查异常或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甚至发生体循环血栓栓塞等症状而作出诊断。
  心电图检查是临床诊断SSS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之一。其中窦性心动过缓是病窦综合征中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在本组患者中有61例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占78.2%。需要注意的是,在健康人群(如青少年、运动员)中,窦性心动过缓亦很常见,因此需予以鉴别。对于长时间内心率在45~50次/min以下,并常伴有交界性逸搏或逸搏心律,对运动、发热、疼痛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心率无明显增加者,应高度怀疑病窦综合征[3]。其次,窦房阻滞也为临床上SSS心电图改变的重要表现。窦房结能正常地发放激动,但其激动信号通过窦房结与心房肌组织连接处时发生传导障碍。根据阻滞程度不同可分为I度、II度和III度窦房阻滞。根据文中本组病例的观察,I度6例,II度4例,III度1例,以轻度窦房阻滞多见。对于I度传导阻滞,由于窦性激动虽传导至心房速度减慢,但均能传导到心房而产生P波,且P-P间期与正常无太大差别,因此在心电图检查中较难区别。II度窦房阻滞心电图特点是P-P间距逐渐缩短,直至1次P波脱落出现长间歇,即P-QRS-T波群脱落1次;或表现为P波突然脱落,产生长的P-P间歇,且此长P-P间歇是短P-P间歇的整倍数。本组有1例患者表现为偶然发生1次P波脱落,可连续发生2次或更多次阻滞。III度窦房阻滞较少见,表现为不出现P波及其后的QRS-T波群。
  在本组患者中还出现慢-快综合征者2例,占2.6%,窦性静止(SP)者1例,占1.3%。以上两种表现均比较少见,但并不排除其可能性。慢-快综合征的电生理基础可能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形成障碍或窦性激动传导障碍,引起缓慢性的窦性节律(包括窦缓、窦房阻滞或窦性静止)而窦房结以下部位心房或心室易损性的敏感性增高且同时有病理性的心肌膜电位降低,除极化速度或幅度降低,冲动在其间传导减缓引起单向阻滞等,从而具备折返条件。本组唯一的1例窦性静止病例,其心电图表现为长心动间期不出现P波,长P-P与短P-P间期不成倍数关系,且长P-P间期表现为房室交界性逸搏控制心室。
4 参考文献
[1] 缪  武,童道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6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11):178.
[2] 马  丽.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5(3):151.
[3] 陈淑萍,刘海燕.9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0):90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