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5-12-13 11: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肝癌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检查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个月行超声造影及肝脏增强CT、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评价射频消融的疗效。结果:100例患者经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均获得成功,无出血、针道转移、损伤周围重要脏器等现象发生,无手术死亡,并发症大多在术后1~3周内恢复。100例患者中86例病灶完全消融,术前AFP升高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9例中有44例的AFP下降。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具有安全、微创的特点,对肝癌尤其是小肝癌具有很好的疗效,但仍需不断提高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安全性以及疗效。

关键词:肝癌;射频消融;并发症;疗效
    虽然治疗肝肿瘤有很多种手段,如手术切除、原位毁、栓塞化疗、全身化疗、免疫治疗、肝脏移植等,但仍没有一种方法能令人满意。到目前为止,外科手术仍是肝癌获得治愈的最确切治疗方式,但其适应证范围窄,根据美国肝脏病协会2005年肝癌手术指南,超过75%的患者由于肿瘤的大小、数量位置、肝功能情况等原因而不能被手术根治性切除[1-2]。射频消融术(RFA)是一种新的肝癌微创治疗方法,具有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3-4]。现将从2008年3月~2010年10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肝癌患者经RFA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2008年3月~2010年10月,经B超引导下对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射频消融技术,其中男76例,女24例;病变大小:<3 cm 24例,3~5 cm 48例,>5 cm 28例,最大的长径为7.5 cm;患者年龄:<60岁54例,≥60岁的46例;病灶个数:单个58例,多个病灶42例;肝功能Child分级:A级68例,B级26例,C级6例;AFP高于正常者49例;行单次RFA者79例,2次15例,3次以上者6例,共计127例次,单次最多治疗4个点。所有患者均有肿瘤标记物检查,2种以上影像学检查或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1.2  治疗仪器:射频治疗装置采用HCGF-3000冷极射频肿瘤治疗机(珠海和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设定工作频率:460 kHz;最大射频功率:120 W;蠕动泵流量:<50 ml/min;温度:70℃~90℃;热疗12 min。

1.3  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采用超声探测肝癌位置和大小,并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和进针方向。射频的能量由小到大贯序治疗,由计算机控制能量与阻抗。且超声显示肿瘤部位回声逐渐增强,逐渐覆盖整个肿瘤,此时射频治疗机停止工作,即完成一个位点治疗。根据肿瘤大小,每个病灶治疗2~4个位点。治疗过程中于静脉补液并加用止血药物,部分患者予以心电监测。术后应用保肝药物,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1.4  疗效观察:检查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个月内追踪观察患者B超、增强CT、超声造影、血清肿瘤标志物等,以评价射频消融的疗效,观察病灶的回声、大小、是否有强化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

2 结果

2.1  影像学改变:治疗前对100例患者行超声造影及肝脏双期CT检查均为有血供的实性结节,治疗3月后后行超声造影及肝脏双期CT检查后发现86处毁损区血流完全消失,整个病灶呈囊实性无血流改变,14处病灶仍有血流,但局限在边缘范围,详见表1。

表1  不同大小肿瘤术后影像学表现(例)

肿瘤直径

例数

完全消融

肿瘤残留

<3 cm

24

24

0

3~5 cm

48

45

3

>5 cm

28

17

11

2.2  实验室检查:100例患者中49例术前AFP升高,术后44例下降,其中转阴38例,另有6例升高,经影像学检查,出现肝内转移灶。

2.3  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本组100例患者RFA均成功,无出血、针道转移、损伤周围重要脏器等现象发生,无手术死亡。100例患者中术后的并发症主要为:感染和发热67例次(67%),腹痛腹胀32例次(32%),肝细胞损害35例次(35%),黄疸加重11例次(11%),消化道出血5例次(5%)等。这些并发症大多在术后1~3周内恢复。术后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转氨酶升高,一月内均降至术前水平。

3 讨论

3.1  射频消融技术的适应证:①不能手术的小肝癌;②位置不佳,手术困难的小肝癌。肿瘤紧贴第一肝门、第二肝门或第三肝门;③患者不愿手术的小肝癌;④手术切除后早期复发的小肝癌;⑤条件合适的转移性肝癌。结合本组100例患者,整个操作安全性很高,无一例因RFA死亡。而对于瘤体>5 cm的患者效果较差,这主要可能是受射频仪器可凝固坏死的范围影响,一般凝固坏死的范围超过瘤缘0.5~1 cm为宜,而现在大多设备的凝固范围在长径5 cm左右;另外,作为大体积的瘤体,在癌的分期上可能更靠高等级期,也预示预后欠佳。

3.2  射频消融技术的优势:相比于注射无水乙醇(PEI),RFA具有以下优势:①RFA渗透能力较强;②RFA能够有效地避免肿瘤的针道转移,能够明显减少针道转移;③ RFA可以加强免疫功能;④RFA在术中可以直观地评价疗效。近些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探索提高射频消融效果的方法和拓展应用范围的策略。在本组中的100例肝癌患者经射频消融治疗均获得成功,无出血、针道转移、损伤周围重要脏器等现象发生,无手术死亡,并发症大多在术后1~3周内恢复;100例患者中86例病灶完全消融,术前AFP升高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9例中有44例的AFP下降,因此可以说,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具有安全、微创的特点,对肝癌尤其是小肝癌具有很好的疗效。

4 参考文献

[1] Taura K,Ikai I,Hatano E,et a1.Implication of frequent local ablation therapy for intrahepatic recurrence in prolonged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ndergoing hepatic resection:an analysis of 610 patients over 16 years old[J].Ann Surg,2006,24(1):26.

[2] Bruix J,Sherman M.Manage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Hepatology,2005,42(10):1208.

[3] Nader N,Massarweh,James O,et al.Trends in the Utilization and Impact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2010,210(4):441.

[4] Peng ZW,Chen MS,Liang HH,et al.A case-control study comparing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alone or combined with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EJSO),2010,36(3):25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