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采用厄贝沙坦与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肾内科及内分泌科门诊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测定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谷丙转氨酶、血清胆固醇;检测血常规。结果:对照组治疗24周后显效1例,有效3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16.8%。强化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有很好的疗效,有待临床进一步验证及推广。治疗雷公藤具有一定的毒性,在应用时应加以重视。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厄贝沙坦;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的、危害性大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我国终末期肾病(ESRD)约5%为糖尿病所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糖尿病诊疗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引起终末期肾病(ESRD)的比率逐年提高。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一旦出现临床肾损害,持续性蛋白尿,则病程难以逆转,大量蛋白尿可出现于以上各期中,此类患者治疗效果差,患者很快进展至肾功能衰竭。为此于2007年1月~2009年11月采用厄贝沙坦与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为本院2006年2月~2009年7月肾内科及内分泌科门诊患者48例,所有患者都为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大量蛋白尿符合肾病综合征的标准。肾功能全部正常。所有患者均排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力衰竭、原发性高血压、泌尿系统感染、发热、急慢性肾炎等其他疾病引起的低蛋白血症、浮肿及大量蛋白尿。所有患者都行已肾活检病理检查,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患者25例,男16例,女9例,男:女比例为1.8,年龄42~61岁,平均52岁,病程2.5~8.9年,平均3.9年;对照组患者23人,男15例,女8例,男:女比例为1.8,年龄39~63岁,平均49.8岁,病程3.4~10年,平均4.2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饮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以指尖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 h血糖<8 mmol/L为血糖的控制目标,根据血糖的情况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水肿重的要卧床休息;采用优质蛋白饮食,蛋白量为1.0~1.2 g/d/Kg,低脂饮食,水肿重的要严格限制盐的入量(<2 g/d),并严格限制水的入量。浮肿严重者可适当利尿消肿。辅以降脂、抗凝等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应用ARB类药物厄贝沙坦,75 mg,1次/d,根据血压及肾功能等逐渐增加剂量,至150 mg,2次/d;雷公多苷20 mg,3次/d,治疗12周后改为10 mg,3次/d;对照组患者,只给予ARB类药物厄贝沙,用法同联合治疗组。疗程24周。
1.3 观察指标:①采用双缩脲法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②采用全自动生分分析仪测定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谷丙转氨酶、血清胆固醇;③应用强生公司生产的血糖仪测血糖;④检测血常规。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经过SPSS 11.5处理,所有资料均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疗效判定:①完全缓解: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尿蛋白少于0.5 g/d,血浆白蛋白大于35 g/L,肾功能正常,血脂明显下降;②部分缓解:临床症状好转,尿蛋白少于1.5 g/L,肾功能基本正常;③无效:临床症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肾功能无变化或恶化。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白蛋白、血白蛋白比较结果:见表1。联合治疗组第24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第24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4周两组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肝功能、肾功能、血白细胞、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g/24 h)及血白蛋白(g/L)比较
检测项目 | 治疗前 | 24周 | ||
联合治疗组 | 对照组 | 联合治疗组 | 对照组 | |
24 h尿蛋白 | 7.64±3.18 | 8.03±3.96 | 2.34±1.95 | 4.08±3.88 |
血浆白蛋白 | 19.6±5.4 | 18.5±5.8 | 32.2±6.5 | 24.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