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肝气郁结型郁病40例临床分析

2015-12-13 11: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 分析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肝气郁结型郁症的应用。方法 运用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肝气郁结型郁症40例。结果40例中治愈25例,占62.5%;好转12例,占30%;无效3例,占7.5%;总有效率92.5%。结论 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肝气郁结型郁症满意,而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柴胡舒肝散加味 郁症 肝气郁结 临床分析

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肝气郁结型郁病40例临床分析
吴国林,孙存霞(山东省博兴县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博兴,256504)

摘要:目的 分析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肝气郁结型郁症的应用。方法 运用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肝气郁结型郁症40例。结果40例中治愈25例,占62.5%;好转12例,占30%;无效3例,占7.5%;总有效率92.5%。结论 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肝气郁结型郁症满意,而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柴胡舒肝散加味 郁症 肝气郁结 临床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HuShu wood scattered liver diseases and its treat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stagnation bipolar disorder.
Methods using wood HuShu scattered liver diseases and its treatment of 40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stagnation. The results of 25 cases of 40 cases were cured, accounted for 62.5%; Better in 12 cases, 30%; Invalid in 3, 7.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2.5%. Conclusion HuShu wood scattered liver diseases and its treatment of bipolar disorder stagnation satisfied, and less side effects, worth clinical application.
  2008年10月~2011年9月,笔者用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肝气郁结型郁病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40例均为女性,年龄23~54岁,平均40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4个月。
  诊断标准:依据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1997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郁病的诊断标准。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柴胡舒肝散加味,药用柴胡12g、陈皮10g、白芍6 g、川芎10g、木香6 g、香附6 g、酸枣仁15g、枳壳6 g、甘草6 g。实证(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弦数)加丹皮6g、栀子6g、黄连6g、 半夏9 g。虚证(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加黄芪20g、麦冬10g、 五味子10g 、枸杞子6 g。每日一剂,水煎服,10天为一疗程。治疗2~4个疗程。另据患者具体情况辅以言语、行为心理治疗、体育锻炼及针灸、饮食等方法治疗。忌食辛辣刺激之品。治疗前后观察心电图、生化指标,排除高血压病、糖尿病、甲亢等器质性疾病。
1.2.2疗效判定方法
  症状消失3个月内无复发为痊愈。情绪稳定,精神可,胸胁胀痛,心烦易怒明显改善为好转,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2.结果
  治愈25例,占62.5%;好转12例,占30%;无效3例,占7.5%;总有效率92.5%。
3.讨论
  郁病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哭易怒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及脉弦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是内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与现代医学的抑郁障碍非常相似。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各类心理障碍约占全世界人口的10%[1]。
  本研究所治疗的40例的肝气郁结型郁病患者治愈25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达92.5%,表明柴胡舒肝散有较好的疗效,与国内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心因性疾病52例研究基本一致[2]柴胡舒肝散源于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该方是在《伤寒论》四逆散的基础上加陈皮、川芎、香附而成。方中柴胡、香附、枳壳、陈皮具有舒肝解郁、理气畅中之效,川芎、白芍、甘草有活血定痛、柔肝缓急之功。酸枣仁具有益肝养心的作用。根据其症状、体征以及舌脉之象,结合个人情况进行辩证施治。该方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优点。    
  因此,我们采用柴胡舒肝散加减治疗肝气郁结型郁病,正是通过“顺气为先”,而使肝木条达,从而达到“气得流通,郁于何有”之目的。西药的疗效在提高,但是治疗费用的增长也使很多病人无法接受,此外疗程长,撤退反映大,以致一些病人无法停药等现实问题,迫使我们要正视传统中医药在郁病治疗中的地位。但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在今后的临床中充实和完善,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治疗体系。

参考文献
1冯韵凝.魏睦新治疗郁证的经验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6:1232-1234.
2范要武.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心因性疾病52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7:43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