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效果,并加以比较,以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36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盐酸氮芥组)18例和B组(环磷酰胺组)18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进行研究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血清IL-2高于A组,而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A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采用环磷酰胺进行治疗,效果较盐酸氮芥明显,安全性也更高,值得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环磷酰胺;盐酸氮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效果
笔者就环磷酰胺和盐酸氮芥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及比较,效果较为明显及可靠,现将经验及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36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盐酸氮芥组)18例和B组(环磷酰胺组)18例。A组的18例患者中,男7例,女11例,年龄19~58岁,平均(35.7±3.4)岁,尿蛋白为(5.7±1.3)g/(24 h),血清白蛋白(14.0±3.2)g/L。B组的18例患者中,男6例,女12例,年龄18~56岁,平均(34.9±3.7)岁,尿蛋白为(5.6±1.4)g/(24 h),血清白蛋白(13.8±3.5)g/L。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尿蛋白、血清白蛋白等基本资料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A组采用盐酸氮芥进行治疗,给予患者盐酸氮芥第1次计量为3 mg,后给予4 mg,至5 mg,维持治疗。B组采用环磷酰胺进行治疗,给予患者环磷酰胺2~3 mg/(kg·d),1次/d,8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进行研究及比较。
1.3 评价标准:显效[1]:各项症状及体征均消失,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及血清白蛋白等均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有效:各项症状及体征均有所改善,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及血清白蛋白等均均有很大的恢复;无效:各项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及血清白蛋白等均无变化或进一步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将文中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软件选用SPSS 12.0,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及t检验,其中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 | 治疗效果 | 不良反应 |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恶心 | 呕吐 | 发热 | |
A组(n=18) | 9(50.0) | 4(22.2) | 5(27.8) | 4(22.2) | 3(16.7) | 1(5.5) |
B组(n=18) | 14(77.8) | 3(16.7) | 1(5.5) | 1(5.5) | 1(5.5) | 2(11.1) |
组别 | IL-2 | IL-6 | TNF-α | |
A组(n=18) | 治疗前 | 65.84±6.23 | 105.26±15.03 | 157.25±12.54 |
治疗后 | 84.32±7.05 | 59.21±13.55 | 82.13±9.84 | |
B组(n=18) | 治疗前 | 64.96±6.31 | 106.27±14.35 | 156.94±13.02 |
治疗后 | 96.33±6.47 | 45.28±13.81 | 62.17±10.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