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经下腹单横切口补片法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方法及术后情况。方法:将收治的双侧腹股沟疝患者45例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2例(前入路常规腹股沟疝斜切口两侧分别作无张力修补)和对照组23例(经下腹单横切口补片法),对两组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式在切口血肿、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恢复日常生活时间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平均费用、术后疼痛病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下腹单横切口补片法治疗双侧腹股沟疝可快速确定疝囊,操作方便且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双侧腹股沟疝;下腹单横切口;补片法
成人腹股沟疝在临床中属于多见病,当前临床治疗中修补的主要是在传统的腹股沟斜切口处于前入路作无张力修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后入路手术有了新的认识。对2007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双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45例,均为2007年7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双侧腹股沟疝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9~78岁,平均(57.9±3.6)岁。其中1例为双侧复发疝,1例为单侧复发双侧疝,无嵌顿疝。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2例(前入路常规腹股沟疝斜切口两侧分别作无张力修补)和对照组23例(经下腹单横切口补片法),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在硬膜外实施麻醉,保持患者处于平卧状态,在腹股沟下腹单横切口,在斜疝疝囊高位游离之后完成结扎,直疝疝囊内翻包埋后做缝合处理,游离精索采取聚丙烯网片,且布置于腹外斜肌腱膜下、腹横肌腱弓和腹内斜肌浅面。精索需设置在成型网片的圆孔内部,同时向上、外进行拉开操作。缝合过程中要保证缝线在耻骨结节1~2 cm以外的耻骨结节上进行,具体操作在腱膜组织与补片远端完成第1针的缝合。然后对补片至陷窝韧带、耻束、腹股沟韧带、精索孔等位置分别实施缝合处理。补片上缘按照正确的缝合方式固定在腹横肌腹内斜肌腱弓位置。保证缝合网片精索孔的远端裂口采取人工内环。在复位精索之后将腹股沟管前壁等关闭。对照组:采用前入路以常规腹股沟疝斜切口两侧分别作无张力修补。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切口血肿、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费用、术后疼痛及恢复日常时间。术后常规随访时间设定为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术式在切口血肿、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恢复日常生活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平均费用、术后疼痛病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情况比较()
组别 | 切口血肿(例) | 平均手术时间(min) | 平均住院时间(d) | 平均费用(元) | 术后疼痛(例) | 恢复日常生活(d) |
观察组 | 1 | 53.5±8.5 | 5.0±3.5 | 3675±455 | 0 | 10.5 |
对照组 | 2 | 55.5±9.5 | 4.5±3.5 | 4994±475 | 2 | 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