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探析双J导管在泌尿外科应用中的并发症的对策

2015-11-09 10: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析应用双J导管在泌尿外科中出现并发症的原因以及对策。方法:分析110例应用双J导管治疗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所有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当中有50例患者腰痛,有30例患者有肉眼血尿的症状,有14例患者有管腔梗阻的症状发生,有14例患者有膀胱刺激症状的发生,有1例患者出现了双J导管的移位,有1例患者有尿路感染的症状。经过处理以后,所有患者的并发症全部消失。结论:在泌尿外科当中应用双J导管的治疗方式会有并发症发生,但是经过预防以及及时的处理可以得到控制。

关键词:双J导管;泌尿外科;并发症
  在泌尿外科当中,双J导管可以接触尿路的梗阻,这种应用很重要。它克服了很多往外引流所带来的不便,要想达到以往手术的效果,可以通过腔内技术防止双J导管,但是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出现并发症也是不可避免的[1]。在2000年~2010年河南省温县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双J导管的治疗的患者当中,有110例出现了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10例患者,其中男60例,女50例;年龄15~80岁,平均40岁。其中,有45例患者的肾盂和输尿管是切开的,10例患者实行了UPJ成形术,有10例患者实行了肾后性梗阻致肾功能衰竭行内引流的治疗,有15例患者的上尿路有比较大的结石,实行了ESWL辅助治疗,有27例患者实行了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后引流的治疗,有1例患者实行了肾外伤肾盂积液引流治疗,有2例患者有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症状。
1.2  方法:置管的方法是手术中的顺行置入法:置管方法有:在所有的患者当中,采取术中置管的患者有55例,操作是在手术当中直视下置入双J导管,插入膀胱以后就拔出导丝,然后把另外一端置于肾盂之内,把切口关闭。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经过输尿管镜或者是膀胱镜逆行置入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来进行输尿管狭窄的治疗,ESWL辅助治疗或者是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引流。具体操作是:把导丝逆行插入到肾盂,把双J导管经过端孔来套入导丝当中,然后用推进杆把双J导管推入肾盂好输尿管当中,最后退出导丝、推进杆,用膀胱镜来观察双J导管的位置后,退出膀胱镜。还有一种方法是把一端封闭的双J导管和导丝一同在膀胱镜下置入,然后再退出导丝。
2 结果
  在所有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当中有50例患者腰痛,有30例患者有肉眼血尿的症状,有14例患者有管腔梗阻的症状发生,有14例患者有膀胱刺激症状的发生,有1例患者出现了双J导管的移位,有1例患者有尿路感染的症状。经过处理以后,所有患者的并发症全部消失。
3 讨论
  患者产生腰痛的原因可能是放置了导管后引起的不适应,本组一共有50例患者出现了腰痛的症状,如果患者在行走的时候腰痛的症状加重了,那么应该减少活动的强度和活动量。为了减少反流的出现,应该嘱咐患者多喝水,增加排尿的次数,对放置了双J导管的患者,为了减少反流导致的尿外渗,应该留置导尿3~5 d,这样患者排尿的时候不需要腹部用力,可以积极控制感染,避免引起肾盂肾炎。除此之外,还应该处理咳嗽以及便秘等疾病[2]。
  作为一种内支架物,双J导管本身会刺激输尿管或肾盂黏膜水肿,较长时间存在于体内,有利于病原菌黏附于双J导管上,成为继发感染的来源。发生感染的常见因素是双J导管梗阻、位置不正确及尿液引流不畅所致。因此,在放置双J导管后,若有血尿,尿培养阴性,可能是双J导管对黏膜的摩擦损伤所致。若细菌培养阳性,伴有膀胱刺激症状,应考虑感染存在,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若导管有移位或梗阻,应及时调整或换管。本组出现的血尿,其中大多为双J导管刺激损伤所致,可通过卧床休息、多饮水、口服解痉剂后缓解[3-4]。
    一般情况下,双J导管放置的时间如果哦太长就会导致管腔结石,尤其是膀胱段更加的明显。本组患者当中有10例患者出现了结石的症状,其中有6例患者的结石位于输尿管中下段,有4例患者的结石位于输尿管的上段[5]。形成结石的主要原因有:导管的表面粗糙,石垢累计以后就形成了壳皮;双J导管的表面与蛋白质发生了化学反应以后引起了有机蛋白的团块沉淀下来;患者本身有结石病史也会加速结石的形成。患者要多喝水,要定期复查或者是更换双J导管。除此之外,对于很难处理的结石或者是壳皮,可以根据情况来采用输尿管镜碎石的方法进行治疗。
 由上可以看出,双J导管作为输尿管内支架的引流,效果很多,会有并发症产生,但是经过处理以后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4 参考文献
[1] 孙雅军,林文洪.双J管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的应用与比较[J].中国内镜杂志,2007,13(9):995.
[2] 屠民琦,施国伟,何家扬,等.双J管临床应用的并发症[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6,1(1):71.
[3] 李  伟,黎海亮.置入超选择肝动脉造影导管的技巧和原理[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20(7):1258.
[4] 汪  清,刘欣民,哈不都拉.双J导管的临床应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1997,23(2):356.
[5] Yeniyol CO,Tuna A,Yener H,et al.Bacterial col-onization of double J stents and bacteriuria frequency[J].Int Urol Nephrol,2002,34(2):19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