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周围性面瘫早期施行针灸疗法的临床体会

2015-11-06 09: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早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采取针灸疗法,运用祛风通络法则,取手足阳明经主穴,对早期周围性面瘫进行施治。结果:通过对临床病例汇总分析,总有效率达93%。结论:疗效满意,及早施用能提高临床治愈率。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灸疗法;早期施用
  周围性面瘫西医谓之面神经炎(或麻痹),是一种以面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起病突然且症状各异。临床报道不少治疗方法,早期治疗是关键,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2009年采用针灸疗法治疗126例周围性面瘫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26例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2009年门诊针灸患者,符合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其中男75例,女51例;左侧69例,右侧57例;年龄15~72岁,平均32.4岁;发病时间2~7 d左右。
1.2  治疗方法:采用祛风通络法则,取手足阳明经地仓、颊车、四白、下关合谷等穴,配穴取手少阳经风池、翳风等穴位[1];根据病情随症加减配穴: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加阳白、太阳;鼻中沟歪斜加水沟;额唇沟歪斜加承浆。合谷取健侧,余穴取患侧。因病情早期,邪气盛,正气较足,治疗方法宜采取泻法(泻健侧补患侧)。主穴取手足阳明经:地仓透颊车、四白、阳白、下关、合谷等穴,配穴取手少阳经风池、翳风等穴,针刺宜浅,每次留针20 min左右,每次选3穴或4穴,艾条点燃距穴位5~8 cm,以患者忍受为度。一般10次左右为1个疗程,个别病例加服中药牵正散或西药泼尼松。每次疗程结束后休息3 d,再进行下一疗程[2]。
1.3  疗效评定:评判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痊愈:症状完全消失,面部所有区域功能正常;显效:仔细观察看出轻微的功能减弱,并有轻微的联带运动,面部静止时对称,张力正常,上额运动中等,眼轻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角轻度不对称;有效:自觉症状改善,有明显的功能减弱但双侧无损害不对称,可观察到并不严重的联带运动,挛缩和半侧面肌痉挛,面部静止时张力正常;上额运动微弱,眼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角明显不对称;无效:自觉症状改善,面部静止时不对称,上额无运动,眼不能完全闭合,口角仅有轻微运动。
2 结果
  共126例患者,1个疗程31例,2~3个疗程95例。其中治愈86例,占68%;显效16例,占13%;有效15例,占12%;无效9例,占7%;总有效率为93%。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中医认为是风邪阻络,经气不适,经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面而发病,常见于青壮年,但老人、儿童也多见,发病多见于夏季(吹风扇或空调),冬季发病如感冒后。其病机在于感受风寒,加之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蚀面部经脉,迫使经脉受阻,经筋失养,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通过针刺加灸且有调和阴阳、扶助正气、湿经散寒、开合毛肌等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本病系中风范畴的“中络症”,发病急速,及早合理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早期病在腠理部位表浅。一面发生面瘫要尽快就医,治疗越及时,疗效越好。针灸治疗为首选,世界卫生组织也较早认定其为针灸治疗适宜症之一。用针灸治疗面瘫,不良反应及医源性问题发生率很低,是社区医院值得推广的中医药服务适宜技术.
4 参考文献
[1] 王明光,王  巍.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140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0,8(3):76.
[2] 王  峥.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9):69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