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对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稳定期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的患者120名,其中40名患者接受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作为中医组,40名患者接受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作为西医组,40名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作为综合组。对三组患者在稳定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汇总统计。结果 综合组有效率90%,中医组有效率62.5%,西医组67.5%。χ2检验结果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使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在稳定期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西医综合治疗 稳定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临床上呼吸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气流阻塞并呈进行性发展。目前COPD的患病人数,其病死率较高,且对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1]。因此有效的治疗COPD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COPD的治疗关键在于稳定期患者病情的控制。故本人即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稳定期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相关的临床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来我院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的患者120名,其中男性患者66名,最高年龄54岁,最低年龄32岁,平均年龄41±3.6岁;女性患者54名,最高年龄58岁,最低年龄31岁,平均年龄43±3.2岁。这120名患者中,其中40名患者接受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作为中医组,40名患者接受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作为西医组,40名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作为综合组。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临床诊断标准 ①、患者临床表现为反复性咳嗽、咳痰、咯血,部分患者午后出现乏力、盗汗、低热等症状。②、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发现,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FEV1/FVC<70%及FEV1<80%。
1.2.2 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方法使用本院自拟的“排痈通气汤”进行治疗,其具体处方如下:人参15g、黄芪15g、白术10g、茯苓10g、桑白皮10g、麦冬7g、甘草5g,以上诸药加水煎煮,取药汤200ml,患者每日服药2次,每次一剂。
1.2.3 西医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方法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进行定量吸入治疗,其具体剂量为每日患者给药3至4次,每次40至80μg。每种治疗方法均连续治疗3周,3周后对每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
1.2.4 临床疗效评价 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在稳定期阶段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好转,FEV1/FVC值已恢复至正常水平范围内。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在稳定期阶段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FEV1/FVC值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在稳定期阶段患者的临床表现较治疗前无明显的好转,部分患者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患者的FEV1/FVC值也处于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水平。
1.2.5统计学方法 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FVC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两种检验均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基本检测指标。
2.结果
三组患者的详细治疗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三组患者稳定期治疗效果汇总比较
组别 N(例) 有效(例) 显效(例) 无效(例) 有效率(%) |
综合组 40 24 12 4 90 中医组 40 14 11 15 62.5 西医组 40 17 10 13 67.5 |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FVC汇总比较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检验 |
综合组 55.52±10.23 61.52±9.45 P<0.05 中医组 56.78±10.12 57.01±10.34 P>0.05 西医组 55.98±10.21 56.13±9.87 P>0.05 |
3.讨论
COPD属于中医理论中的喘证、肺胀等范畴,其稳定期的病症主要表现为虚证.现代中医学研究发现, 本COPD的发病过程呈现肺气虚至脾气虚,脾气虚至肾气虚,肾气虚最后发展至阴阳两虚的逐渐加重发病趋势。因此,中医疗法在COPD 稳定期主要以扶正固本为主,通过对肺、脾、肾三脏之虚进行补益,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应注意在调理的过程中应特别重视脾脏的补虚[2]。中医理论认为脾属土,脾为人体的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肺属金,脾为肺之母,肺虚易导致脾虚, 即中医理论中的“子盗母气”, 导致患者咳、痰、喘等症状进一步加重. 本研究中药物的选用即着重于COPD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肺、脾、肾虚损的病机特点, 通过使用本院自拟的排痈通气汤对患者进行各脏腑的调理,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剂量随证加减,以发挥最佳的培土生金之功效。目前,西医对于阻塞性肺病的治疗往往还是采用支气管舒张药物为主,通过将患者的支气管进行舒张,而达到患者肺部阻塞的效果,临床治疗过程中,虽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化药不良反应较多、患者易耐受等缺点,因而无法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3]。
本人通过临床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P<0.05),且综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EV1/FVC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而进一步说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临床治疗的有效性。
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治疗具有着重要的临床和资料意义,值得进行进一步的临床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 林琳, 汤翠英, 许银姬.健脾益肺冲剂治疗慢阻肺稳定期呼吸肌疲劳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3,37 (11) :10-12.
[2] 王坤根. 补肺益肾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24(6):555-556.
[3] 黄东晖, 吴蕾, 何德平,等.中西医综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观察[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