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5-10-15 09:1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对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从文献数据库收集ICU心脏骤停进行心脏复苏抢救的患者98例,并将其分成自主循环恢复组和未恢复组,对两组患的临床资料以及对自主循环恢复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比较得知,对自主循环恢复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原发病、心脏骤停的形式以及目击觉察等。结论:对于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实施电除颤是进行抢救的一项重要措施,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ICU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原发病;目击觉察

    目前在临床上所说的心脏骤停就是指由于心脏一过性急性原因而导致有效地排血功能丧失致使循环或者是呼吸发生停顿而引起的临床死亡的一种状态,可以说是最为危险也是最为紧急的一种状态,因此对心脏出现骤停的患者进行抢救的关键就是对其予以及时的心肺复苏[1]。在本次研究中,出于对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的目的,将收集到的98例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的患者分成自主循环恢复组和未恢复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这段时间里发生心脏骤停并进行心肺复苏的ICU患者病例98例,男51例,女47例,年龄32~78岁,平均54岁,平均病程5年。以上所统计的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收集到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心脏骤停时间,心脏骤停形式、是否存在目击察觉以及心肺复苏持续时间等几项内容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采取的主要复苏方法有:胸外对心脏进行按压、机械通气、气管插管、电除颤、肾上腺素或者是阿托品静脉注射以及抗心律失常等的一些心肺复苏的方法,其中机械通气和电除颤方法最为主要,并且要使头部保持低温状态、脱水并对脑细胞进行保护,而且还要对患者的原发病进行及时的治疗。同时还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比如说血必净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等。
1.3  复苏标准:自主循环恢复标准主要有:①在对大动脉进行触动时会出现搏动;②患者的平均脉动压应大于8.0 kPa;③心电图上能够对正常心率予以显示;④以上所说的几个指标的持续时间应大于10 min。复苏成功:心跳与呼吸发生恢复,患者痊愈出院;有效:心跳和呼吸得到恢复,并持续时间大于10 min,但是患者后来最终死亡;无效:心跳与呼吸均未恢复或者是自主循环恢复没有达到以上所说的标准而出现死亡。自主循环恢复例数为成功例数与有效例数的总和。
1.4  统计学处理: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相关因素:①原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12例,复苏8例,成功率为66.7%;呼吸系统疾病18例,复苏11例,成功率为61.1%;意外中毒5例,复苏3例,成功率为60.0%;②心脏骤停形式:快速型心律失常19例,复苏15例,成功率为78.9%;缓慢型心律失常15例,复苏8例,成功率为53.3%;③目击觉察:存在目击觉察16例,复苏12例,成功率为75.0%;不存在目击觉察13例,复苏7例,成功率为53.8%。通过对自主循环恢复组和未恢复组进行比较分析后,结果得出,对心肺复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原发疾病、心脏骤停的形式以及目击觉察等。原发病中则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的疾病以及意外中毒等几种常见病。心脏骤停形式中快速型心律失常要比缓慢型心律失常具有很好的复苏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是否存在目击觉察而言,存在目击觉察的成功率和有效率要比不存在目击觉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还得知,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相关因素中还包括有患者的年龄以及发病至开始心肺复苏时间等,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3 讨论
  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而言刚开始时的心电图一般表现为心室颤动,所以实施除颤的速度对于对室颤性心脏骤停进行抢救获得成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每耽搁除颤1 min,就会使室颤性心脏骤停的存活率发生降低,降低幅度在8.5%左右[2]。而在1 min之内所获得的除颤的存活率能够达到90%之高。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在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时开始进行除颤的时间越早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有效率就会越高。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中对自动体外除颤器予以了介绍和推广,该仪器能够对患者心律进行自动分析,若是发现有需要除颤的心律时,就会自动进行充电,然后就会对急救者进行通知按下键钮开始电除颤,该仪器的操作简易学还好用,能够使开始除颤的时间得到大大的缩短[3]。复苏药物如血必净等的应用,在本次研究中的资料显示,两组患者的药物用量对心肺复苏的效果并不具有明显的影响[4]
  综上所述,对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比较复杂,还需要予以进行一步的研究与探讨,在临床工作中,要对此予以特别的注意,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和有效率。
4 参考文献
[1] 邵孝珙.现代急诊医学[M].北京:北京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9:81.
[2] 何荣华,岳新荣.对心肺复苏顺序的重新认识[J].国外医学心血管病分册,2008,25(14):21.
[3] 王立祥,沈  洪,韦中余,等.单—胸外按压肺潮气量的观测[J].中华急科医学杂志,2009,17(3):49.
[4] 美国心脏学会.200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M].北京:海洋国际出版社,2008:18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