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30例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2015-09-24 08: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的鼓室成形术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中耳炎患者共30例30耳,都采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随访3个月进行效果观察与评价。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都有明显下降(P<0.05),而高频骨导无明显变化。随访发现2例未干耳,有1例患者出现迟发性面瘫,经对症处理后完全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为10.0%。结论:慢性中耳炎的鼓室成形术治疗能明显改善听力状况,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中耳炎;听力状况;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并发症

慢性中耳炎是耳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耳流脓、耳鸣、听力下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手术是治疗慢性中耳炎最有效的方法,同时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进步,以彻底清除病灶,重建中耳听骨链以提高听力为目的的鼓室成形术已成为当今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最有效方法[2]。文章为此具体探讨了30例慢性中耳炎的鼓室成形术方法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09年月1月~2011年12月收住我科的中耳炎患者共30例30耳,入选标准:有完整随访资料;单耳发病;患者同意;无严重并发症。男21例,女9例,年龄6~70岁,平均(45.56±2.11)岁。发病位置:左侧18例,右侧12例。临床表现:耳鸣24例,耳痛18例,眩晕9例,全聋1例,既往中耳乳突手术史15例。术前常规CT检查均证实患者中耳慢性乳突炎性反应。
1.2  手术方法:文章所有患者都采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由同一术者行手术治疗,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耳后切口,清除乳突及鼓窦内病变组织。显微镜下探查鼓室,清除鼓室内病变组织,采用羟基磷灰石材料的部分听骨赝复物,乳突术腔使用收集的骨粉和耳后肌骨膜瓣填塞以缩小乳突术腔,行耳甲腔成形。术后每天换药并行外耳道腔清理。术后3个月行纯音听力检查。
1.3  评价指标:我们采用纯音测听(PTA)作为听力功能性评价,选取骨导(BC)2 kHz,4 kHz 2个频率的听域平均值作为高频骨导评价,术后气骨导差(ABG)为术后气导听阈与术后骨导听阈之间差值。同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纯音测听值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纯音测听值变化:经过手术治疗后,本组患者的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都有明显下降(P<0.05),而高频骨导无明显变化。详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纯音测听值变化( ,dBHL)

指标

手术前

手术后

P

气导听阈

53.69±6.25

39.65±10.39

<0.05

气骨导差

29.40±9.21

20.57±8.50

<0.05

高频骨导

25.56±10.87

26.39±11.20

>0.05


2.2  并发症:随访3个月本组患者发现2例未干耳,有1例患者出现迟发性面瘫,经对症处理后完全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为10.0%。
3 讨论
慢性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12岁以下小儿。在其治疗中,手术是治疗慢性中耳炎最有效方法,因其对中耳炎性反应根治比例高,术中可及时发现中耳病理状态并给予彻底清除,同时恢复或重建听骨链以改善患者听力[3]。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目的就是恢复鼓膜的解剖和功能特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必须三个明确的目标:①可靠的修补鼓膜,避免中耳炎复发[4];②足够的抗张性,要求鼓膜既能抵抗外界大气压的压力变化;③良好的传音功能。当前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后的传音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择修补的材料[5]。羟基磷灰石材料的部分听骨赝复物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除了其使用方便外,稳定性好,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良好的听力改善的特性。根据文献报告,使用羟磷灰石材料部分听骨赝复物置入后患者听力状况明显改善。在评价指标上,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听力功能评价主要为纯音听域测听(PTA),主要分为气导听域(AC)和骨导(BC)等[6]。临床上常以手术前后气导的改变来评价手术效果,可以比较某个频率,也可以比较几个频率,一般是取这些频率的均值[7]。本文选择2 kHz、4 kHz 2个频率的听域平均值。本文结果显示,经过手术治疗后,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都有明显下降(P<0.05),而高频骨导无明显变化。随访发现2例未干耳,有1例患者出现迟发性面瘫,经对症处理后完全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为10.0%。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患者对于听力改善的要求越来越高,慢性中耳炎的鼓室成形术治疗能明显改善听力状况,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Goldenberg RA,Driver M.Long-term results with hydroxylapatite middle ear implants[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10,122(8):635.
[2] 赵啸天,王增勤,刘志莹.羟基磷灰石人工听骨的临床应用研究[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4(9):157.
[3] 王  斌,戴春富.听骨链修复材料及其术后排出的影响因素[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0,14(5):2.
[4] 王希军,宋江顺,王鸿南,等.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术方法的改进[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8,12(5):3.
[5] 徐志文,唐安洲,陈  陵,等.开放式乳突术腔的处理[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10,35(2):153.
[6] 戴艳红,佘万东,俞晨杰,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前后骨导听阈变化的临床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O08,22(1):25.
[7] 李春艳,舒  畅,彭志林,等.内镜在鼓室成形术中的辅助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07,13(5):726.
[收稿日期:2012-06-06   编校:苏建东]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