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高血压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

2015-08-07 08:5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 观察与研究高血压中医辨证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选择了自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为41-79岁。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除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外,按照4种类型进行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降压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降压显效率为68.3%,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降压显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的显效率为88.3%,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的显效率为63.3%,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高血压患者症状改善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该疗法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并有助于对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

关键词:中医辨证;高血压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生活节奏与饮食结构也在不断改变,使得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高血压极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多会并发急性心力衰竭、脑出血、高血压性心脏病、脑血栓以及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所以,对早期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血压在中医学中称为头痛、眩晕,属于肝阳肝风等的疾病范畴。为观察高血压中医辨证的治疗效果,本文对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治疗分析,现将结果呈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了自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67例,女性53例,年龄为41-79岁。所选病例均符合以下几点[1-2]:①全部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且临床症状明显;②患者均符合神疲乏力、自汗、口干咽燥、少气懒言、舌胖且质红少苔、五心烦热等中医证型。本文中所选择的这些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方面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除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外,按照4种类型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具体分为:①肝火亢盛行症;②阴虚阳亢症;③痰湿壅盛症;④阴阳两虚症。肝火上炎可以平肝泻火为主,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症候,则以滋阴潜阳为主,临床治疗可应用潜阳平肝汤加减治疗。痰湿中阻症候患者,多中气不足,久则生痰,以化痰燥湿为主,可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阴阳两虚患者则多舌淡苔白,可采取地黄饮子加减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降压情况。
  
 1.3疗效标准
   以《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为依据,来评定疗效标准,主要症狀有:頭痛,腦暈,心悸,失眠,耳嗚,煩躁,腰酸腿軟。症状消失为显效,减轻为有效,症状未见改变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5.0进行统计学方面的分析,所有组间数据应用x ?检验与秩和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降压显效率为68.3%,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降压显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的显效率为88.3%,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的显效率为63.3%,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医学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是现代生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发病率较高,有较多的并发症。
高血压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病理生理过程,不是单一因素,而是由于患者自身的一系列因素,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性格特点、身体素质、饮食结构、有无家族病史、职业类别、心理状态等均会对本病的形成造成影响。而且高血压的发病机制都有所不同,不同个体有着不同的发病机制和病因,不同发病阶段参与的机制都有所不同。所以,同一用药方法无法使所有患者获得较好的降压效果,有时还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且患者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后西药治疗需终身服药,若长时间用药不当,严重时会造成心、脑、肾等身体重要器官组织的缺血,使得患者出现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以及肾功能衰退等病症。心、脑、肾器官的血流供求情况对血压升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治疗高血压时不仅要控制高血压,还要注意防治高血压靶器官的损伤,这对减少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可能性及病死率很有帮助。
  肝火亢盛型: 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处方由龙胆草15g、车前子30g、泽泻30g、生地15g、当归10g、 山栀子、生甘草、黄芩10g、 夏枯草30g、海藻15g组成。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 黄芩、山栀子具有苦寒泻火之功,泽泻、车前子清热利湿,使湿热从水道排除。海藻以清热化痰 ,夏枯草以加强清泄肝经之热的力量, 生地、当归滋阴养血,以使标本兼顾。甘草有调和诸药之效 。
    阴虚阳亢型:可用潜阳平肝汤加减治疗 , 处方由生地黄 、玄参各25g 白芍12g 生龙牡各30g  生代赭石20g 生决明子30g 白蒺黎10g、钩藤、怀牛膝、天麻各15g 组成。便秘加大黄12g 热盛加生石膏30g 痰多加胆南星、天竺黄各15g。生地黄、玄参、白芍能滋养肝肾之阴,生龙牡、代赭石、 决明子能潜阳熄风 ,天麻、钩藤、白蒺黎能平肝熄风,怀牛膝引气血下行,生石膏清泄胃火,大黄通便泄热,胆南星、天竺黄能清热化痰。
  痰湿壅盛型:采用半夏白术麻汤加减疗法,选取白术、天麻、枳实、半夏、每种10g,9g陈皮,决明子、泽泻、茯苓、每种15g,6g远志。出现明显恶心、纳减的患者加用15g藿香,10g砂仁。
  阴阳两虚型:采用地黄饮子加减治疗,可达到温肾育阴的效果,采用石斛、桑寄生、熟地每种15g,5g肉桂,杜仲、麦冬每种10g。有严重偏血虚患者加用鸡血藤、熟地黄每种20g,有心悸怔仲者加用龙眼肉、酸枣仁每种15g。
     高血压在中医典籍中常以 “眩晕”、“头痛”、“中风”等病论述,其中以“眩晕”论述最多。而大部分医学者认为,引起肝阳亢盛的主要原因是素体阳盛、气郁化火、怒动肝火等。阴虚阳亢的本质是因为阴不制阳、肝肾阴亏[4]。历代医家对此类病证早有认识,并有诸多论述。《素问侄真要大论》有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认为眩晕与肝有关。由于阴虚阳亢的产生,导致阳亢耗阴再次出现阴虚,阴虚加重,阴不足则阳无以化,最终使得阴阳两虚。痰湿壅盛主要是因为 饮食过于肥腻,摄入糖分较多而运动量较少,造成痰、湿、瘀等不良因素留在体内,因痰湿中阻而引发眩晕。由于高血压的病因、机制不同,决定了运用中医辨证进行治疗,个性化治疗,更有针对性,较同一用药的西医方案降压效果更明显。中医药辨证治疗高血压可减轻或避免西药降血压治疗的诸多副反应,如血压波动大、咳嗽、药物性头痛、面部发红潮热等,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且对患者伴发的高血脂症可以兼顾,对于远期并发症的防治更具优势,体现了中医理论未病先防,治未病的思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可见中医辨证治疗具有明显改善症状的功效,从整体调节心、脑、肾的血流供求情况,从而恢复心、(血、)脑、肾的病理变化,以实现对高血压的综合治疗。 总之,中医辨证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对改善症状,降低血压,调整全身状况,防治心、脑、肾等合并症疗效均较明显,并有助于对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值得从基础与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林金秀,吴可贵.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治疗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9,7(2):29-30.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199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
[4]郭艳艳,方显明.中医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2):202-203.
[5]乔松,冯加纯,杨晶,等.高血压大鼠脑内小血管改变及其继发损伤的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3):17-18.
[6]邓启华.符文增.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个体化治疗方法学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9,6(10):438-43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