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成年人低视力和致盲的主要原因[1]。DR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且无有效的治愈方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延缓其进展至关重要,可使绝大多数患者保存有用的视力。拜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药品,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解热、镇痛作用[2]。有研究显示,其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本项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拜阿司匹林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纳入研究的对象均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标准。研究组30例,54眼,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8~78岁,平均(56.9±13.2)岁,糖尿病病程4~9年,平均(6.8±2.4)年。分期:Ⅰ期10例(16眼),Ⅱ期15例(28眼);Ⅲ期3例(6眼),Ⅳ期2例(4眼);平均空腹血糖≤(7.6±0.9)mmol/L;平均餐后血糖≤(11.5±0.6)mmol/L。对照组30例,共55眼,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5~80岁,平均(57.1±5.8)岁;糖尿病病程3~11年,平均(74±3.0)年;分期:Ⅰ期9例(15眼),Ⅱ期13例(24眼),Ⅲ期5例(10眼),Ⅳ期3例(6眼);平均空腹血糖≤(7.3±0.5)mmol/L;平均餐后血糖≤(11.6±0.8)mmol/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降糖药口服治疗,同时口服羟苯磺酸钙分散片(江苏万高药业有限公司,0.25g×12片×3板,国药准字H20080288)口服, 500mg/次,3次/d。研究组同时口服拜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100 mg×30片,国药准字J20080078),200 mg/d,顿服,1周后减至100 mg/d。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1.3疗效评价标准[3]
显效:没有明显的出血或渗出,或偶见复发的小出血斑,眼底造影病变显著减小,视力检测提高2行以上。有效:可见有出血和渗出,但基本稳定,眼底造影病变减小,视力提高在1行内。无效:眼底病变没有变化甚至加重,眼底血管造影病变扩大,视力检测下降2行以上。
1.4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及安全性,安全性评价主要通过肝功能、肾功能、24h尿蛋白定量(24 h HUPQ)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研究组总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4.002, P<0.05
2.2两组血糖变化
见表2。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血糖变化(x±s,m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DR是糖尿病DM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成年人低视力和致盲的主要原因,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且无有效的治愈方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延缓其进展至关重要,可使绝大多数患者保存有用的视力[4]。
DR的发生、发展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主要与糖尿病病程、血糖、血压等全身因素及眼压、屈光等眼部因素相关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相对较低,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发病5年之后,可见DR的严重程度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血糖控制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三项指标,其中血糖水平是反映血糖控制质量的一个瞬时指标,而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质量的平均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l%,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会降低35%。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均可明显减少2型糖尿病并发DR的风险。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大血管及微血管发生病变的重要且可变的因素,可使动脉血管内皮增生、硬化、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引起视网膜缺血、缺氧,新生血管形成,研究表明血压增高与DR的发生、发展成正相关。糖尿病患者常出现脂质代谢紊乱,主要是其绝对或相对胰岛素不足,直接影响体内葡萄糖和脂肪的正常代谢,过高的血糖不能进入正常分解代谢,导致糖-脂转化。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的异常随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加重,脂代谢异常可增加血液黏滞度导致微循环异常,加重视网膜的渗出和水肿,参与DR的黄斑病变。有DR病变的患者,其一级家属发生DR的危险性明显升高,糖尿病家族史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微量元素含量的改变影响DR的发展,目前普遍认为血清镁的减低是影响DR发展的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由于饮食控制和渗透性利尿导致不同程度的镁缺乏,导致低镁血症,低镁可引起胰岛素抵抗,加重糖代谢紊乱促成DR。
妊娠对视网膜病变的影响仍存在着一定争论,多数认为妊娠是糖尿病妇女DR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高度近视是否对DR有一种保护因素,目前还不能确定,多数学者认为高度近视可抑制DR发展。关于高度近视的这种保护性作用的确切机制目前还不甚清楚。DR的发生发展除受屈光影响外,还受眼压、眼灌注压的影响,这两者是影响视网膜血流的物理因素,眼压下降时会使眼灌注压升高,视网膜的高灌注状态可能是诱发和加重DR的因素之一。视网膜灌注压与DR呈正相关,眼内压与DR呈负相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包括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微血管壁周细胞丧失及微血管瘤形成、毛细血管无细
胞化、血-视网膜屏障破坏、新生血管形成等。电镜下观察到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眼底微血管广泛的基底膜增厚,基底膜还可表现为硬干酪样空泡形成和胶原纤维沉积;周细胞丧失导致微血管瘤形成的可能解释,一是周细胞抗增生作用减弱或丧失,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移行,形成微血管瘤;二是由于周细胞具有大血管平滑肌细胞样作用(收缩性),其产生的张力可对抗血流产生的透壁压力。而周细胞丧失,其产生的张力减弱,在薄弱部位引起局灶性微血管扩张,微血管瘤形成;毛细血管的所有细胞元素的丧失为非特异性改变,可发生于许多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机制不明,可能多种机制参与其发生,无细胞化导致毛细血管功能丧失、闭塞;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在糖尿病的早期甚至在临床上能观察到视网膜病变之前即可出现;上述病理变化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产生释放血管生长因子(VEGF、bFGF等),形成新生血管。
糖尿病患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随着DR的发生发展,可逐渐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眼前黑影,视物变形。如果发展成PDR伴视网膜前出血、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脱离,可出现突然视力下降。如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则出现头痛、眼痛、眼胀等高眼压症状。
拜阿司匹林是解热镇痛类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阿司匹林作为传统的抗血小板药物,其疗效已肯定。在众多的肠溶阿司匹林中,拜阿司匹林凭其独特的精确肠溶技术而独树一帜。拜阿司匹林的包衣以水为介质,抗酸性强,在胃内不溶解,在小肠内缓慢释放,生物利用度高。
在本次的研究中,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拜阿司匹林治疗,结果显示,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拜阿司匹林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它不会影响到降糖药的作用。在安全性评价中,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指标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拜阿司匹林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拜阿司匹林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齐慧君,黎晓新. 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预后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10):801-803.
[2] 张陶莉,张春晓. 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1,11(4):359-361.
[3]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J].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32.
[4] 郑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防治:进展、挑战与展望[J]. 中华眼底病杂志,2012,28(3):209-214.
[5] 陈雨,朱晓.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国际眼科杂志,2006,6(2):433-435.
[6] 胡安娣娜,李涛,罗燕,等.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9):925-928.
[7] 祁学成,曾瑞兰,唐建平. 血脂康、泰嘉、拜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干预[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3):2428-2430.
[8] 李明,郭锐. 疏血通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4例临床体会[J].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8):1331-1332.
[9] 段海平, 范晓歌, 孙丽萍,等. 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轻中度急性脑梗塞患者78例临床观察[J]. 中外健康文摘,2013,10(15):15-16.
[10] 刘敏,黄艳. 依那普利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 西部医学,2011,23(2):248-249.